现在已经到了10月份全国各地农民播种小麦的高峰期了,你们哪里什么时候种植小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还是“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或者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呢?在秋季不看月份时间和农历节气的前提下,一般在秋季气温回降到16-20度这个范围时,这个时候就是最适合播种小麦的时间。
不过今天这篇文章农技小背篓给大家说的不是小麦播种期,而是要给大家重点强调和介绍的是关于小麦秸秆还田上的秸秆还田重点注意事项,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地区农种植小麦都是先玉米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另一方面是每年玉米秸秆还田耕种小麦后都会出现大量小麦发芽出苗不齐、缺苗断垄、扎根不牢、苗黄苗弱、病虫害增加等方面问题。
为了指导与帮助大家解决掉秸秆还田不当对小麦种植所造成的诸多不良负面影响,今天农技小背篓给大家专门总结了几个玉米地秸秆还田地播种植小麦时需要重点注意的细节事项,希望大家在种小麦前简单看一看,避开一些常见性的秸秆还田耕种误区。
一、还田秸秆的秸秆用量过多有害而无利
第一点:每亩玉米秸秆总量。对于普通种植的玉米来说,一亩地的玉米秸秆总重量大体上和一亩地的玉米棒穗总产量是差不多的,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玉米秸秆差不多都得在斤以上了(你家玉米亩产量能达到多少)。
第二点:适宜秸秆还田量:咱们农民朋友在玉米秸秆还田时,如果直接把这一千多斤的新鲜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到地里就实在太多了,一般每亩地的新鲜秸秆还田量一般在--斤(土壤肥力中等以下差)或-斤(土壤肥力中等及以上)左右就完全足够了,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每亩地的还田秸秆总量最高不要超过斤,否则会影响小麦根系的正常发芽、生根与长根。
第三点:秸秆还过量还田弊端多。因为,如果玉米秸秆还田的数量太大,会造成土壤中掺混的碎秸秆太多、土壤太过松散、土壤间隙太大,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秸秆在地里发酵腐烂腐熟不彻底,也容易造成过量的秸秆在地下土壤中腐烂分解与小麦发芽长苗激烈争夺氮肥养分(微生物分解转化秸秆需要消耗掉较多的氮素),而且很容易造成土壤疏松封闭不严跑风漏墒,导致小麦种苗根系与土壤接触实,如此一来,小麦播种后就容易发芽出苗不齐/缺苗断垄、出苗后生根与扎根困难、幼苗期苗黄苗弱、越冬期不耐寒冻等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小麦播种后遇到秋旱少雨或小麦播种后不浇水、不镇压的麦田,上述问题会更加严重。
这是咱们农民朋友秸秆还田种小麦前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还田秸秆量不宜过大。
二、还田秸秆宜细宜碎宜短而不宜太长
一般来说,玉米秸秆还田时粉碎的越短、越细、越碎,秸秆还田质量水平就越高、还田地种出来的小麦在发芽出苗率和小麦生长的苗情/苗势/产量等方面就越好。现在玉米秸秆还田都是使用可以粉碎秸秆的联合收割机,而且收割机粉碎秸秆的长度一般都是可以调整的,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收割玉米粉碎秸秆时尽量给开机子的稍微说一下,也就搭上几句好话的事儿。
第一点:还田秸秆适宜长度。对于普通玉米秸秆还田后种植小麦的土地来说,一般玉米秸秆粉碎后的长度最好控制在3-5公分左右,最长建议不要超过6-8公分。这里说的碎秸秆长度并不是说控制每根碎秸秆的长度(也根本没法做到),而是要求尽量做到全田至少有85-90%以上的碎秸秆长度在这个范围之内,并且收割玉米时秸秆留茬高度也要尽量控制在5-8公分之内。
第二点:还田秸秆过长危害多。如果玉米秸秆还田时秸秆粉碎度不够、粉碎后的碎秸秆太长,比如说全田80%以上的碎秸秆长度超过了8-10公分,那么就就会给小麦播种带来以下几种危害:①还田秸秆在地下土壤里腐烂慢、分解慢;②秸秆还田后土壤太松、间隙太大、压土不实、跑风漏墒;③小麦种子和幼苗与根系接触不实,即影响小麦发芽出苗,又影响小麦扎根生根,还容易造成小麦长苗黄弱、越冬期容易发生冻害。
三、还田秸秆一定要抛撒均匀不能成团又成堆
现在很多农民种地都比较“懒”,玉米收割完粉碎后留在地里的成堆成团碎秸秆,很少有人会到地里抛洒均匀。如果玉米收割后的碎秸秆在地里成堆成团,那么这些碎秸秆比较厚比较多的地方小麦播种后就很容易发芽出苗不齐、缺苗断垄、长苗黄弱、冬天容易冻伤冻死麦苗。
因此,农技小背篓提醒大家:玉米收割粉碎在地里的秸秆,在耕地之前一定要花点时间全田走一走、看一看,发现碎秸秆比较厚或成团成堆的地方,稍微抛洒一下,深翻耕后再旋耕细耙1-2次,让碎秸秆在地里分布的均匀一些与土壤充分混合(有利于碎秸秆快速充分腐烂分解),以免影响小麦的正常播种与生长。
四、还田秸秆一定既要早耕深耕又要尽量深埋
这一点主要是提醒那些土壤贫瘠、干旱少雨、风沙大地区的玉米秸秆还田小麦种植地(如中西部地区的农田耕种区),小麦播种前耕地时,一定要玉米秸秆还田的碎秸秆深埋到地下25-30公分的深层土壤中去,即耕地时适合深翻耕土地深度不要小于25公分,如果这些地区还田秸秆埋的太浅则非常不利于土壤中碎秸秆的快速成分腐烂,进而直接影响小麦的正常播种与生长。
对于其他正常的农田(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墒情良好的还田小麦种植地),一般把按照2-3年浅旋耕(深15-20公分左右)、1年深翻耕(深25-30公分)的正常耕种管理方式,只要把完全彻底粉碎且抛洒均匀的玉米碎秸埋到地下15-20公分(最低不能浅于10-12公分)的土壤里就可以了。
总得来说:气候干燥、土壤干旱、风沙大、土层薄贫的农田适合深耕深埋秸秆,反之则适合浅耕浅埋秸秆。
五、还田秸秆时一定要重点增补氮素预防麦苗黄弱
这一点容易被绝大部分农民忽视。玉米秸秆还田为什么一定要重点增施氮肥、增补氮素呢?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第一个原因:被粉碎的秸秆在土壤里腐烂成有机养分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帮助才能实现,而微生物的活动本身就需要以“氮”和“有机质”为食物,同时微生物在分解腐烂秸秆过程中也需要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由此就会加大土壤中氮肥氮素的消耗量,由此导致秸秆腐烂、微生物活动与小麦苗激烈争夺氮肥氮素的问题,进而造成小麦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苗黄苗弱苗差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玉米新鲜秸秆内的碳氮比大约在80-:1这个范围内,而微生物活动与分解秸秆所需要的碳氮比大约在25-30:1这个范围内,如果秸秆还田地种小麦前施肥时不注意适量增施氮肥和补充氮素,就会削弱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延缓秸秆腐烂速度、导致秸秆腐烂腐熟不彻底,而这时小麦发芽长苗是十分不利的。
鉴于以上两点: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施底肥时,必须要适当增加氮肥氮素的补充量,以此满足秸秆腐烂、微生物活动、小麦生长等三者对氮的正常需求。
每亩秸秆还田地氮肥增补用量。那么玉米秸秆还田地种小麦施底肥时,每亩需要增施多少斤的氮肥比较合适呢?一般来说,秸秆还田地施底肥时只要在正常小麦底肥的用量基础上,每亩再额外增加8-10公斤的尿素或者再额外增加15-20公斤的碳酸氢铵去调整一下土壤里的碳氮比就可以了。如果想施肥省事儿使用复合肥做小麦底肥的话,那么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去购买含氮量比较高的高氮肥作为小麦底肥,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每亩再少量配施4-6公斤的尿素。
六、还田秸秆地一定要提前做好病虫害药物消杀防治
秸秆还田的秸秆在地里腐烂分解后,能够土壤增加很多的有机质和丰富的中微量元素,但玉米秸秆上和农田土壤里也会残留下大量的病菌和害虫,这是秸秆还田的一大弊端,如果做不好病菌害虫的消杀管理,势必会加重小麦种苗期的病虫害危害问题。这是咱们农民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上又一个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怎么处理呢?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点:不良秸秆不能还田。玉米秸秆还田时,只使用没有病虫害的健康秸秆,凡是有严重病虫害的秸秆都不适合进行秸秆还田,如果非要用它秸秆还田,必须先高温杀菌杀虫发酵腐熟,然后再进行秸秆还田。
第二点:土壤杀菌杀虫。玉米秸秆还田时,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秸秆粉碎后到土地深翻耕前,先每亩撒施80-公斤的生石灰(生石灰既能杀菌又能杀虫)再翻耕土地,或者在土地翻耕前使用广谱性的杀虫剂+杀菌剂(如倍辛硫磷+倍百菌清)喷施地面秸秆1次(打足水且喷透),或者使用颗粒型或粉剂型的杀虫剂、杀菌剂均匀撒在地面上后翻耕到地下土壤里去,如每亩地均匀撒如3%辛硫磷颗粒杀虫剂3-5公斤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5公斤(杀虫杀菌剂先和细土掺混均匀后撒施),这样就可以全面灭杀秸秆上和土壤里的病菌和害虫了。
第三点:小麦药物拌种。玉米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前,一定要做好小麦种子的药物拌种包衣处理,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小麦拌种包衣时重点注意以下几点:使用苯醚甲环唑+噻虫嗪+咯菌腈(如15毫升38%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兑水毫升拌麦种30斤)这个能够防治小麦种苗期绝大部分病虫害的拌种药物配方,在挑选购买小麦拌种包衣剂药物时尽量购买悬浮型的种衣剂(外包装上有写的,这种剂型的拌种包衣剂使用效果最好),在小麦药物拌种时尽量提前2-3天拌种然后自然风干后播种(这样拌种后防病防虫药效最好)。
七、秸秆还田地一定要做到小麦足墒播种或播种后及时浇水镇压沉墒
所谓足墒播种,就是说小麦播种时土壤必须是湿润的,一般小麦播种时土壤湿度在60-70%左右就是足墒,如果土壤湿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就要先晾墒降低湿度在播种,如果土壤湿度不足这个范围的就必须先浇水补墒再播种,秸秆还田种植小麦天气干旱时,宁可适当晚种小麦几天,也要先浇水增加湿度改善墒情再播种。
为什么秸秆还田必须确保小麦足墒播种和播种后浇水镇压沉墒呢?农技小背篓也给大家说一下具体原因:
第一点:玉米粉碎的秸秆在被翻埋到地下土壤里进行腐烂分解的过程中,秸秆只有吸足水才能快速腐烂分解(尤其秸秆腐烂初期需水量比较大),如果土壤太干旱就会造成秸秆腐烂大量吸水、秸秆长时间难以成分腐烂、小麦种子发芽缺水难以发芽出苗的问题。
第二点:玉米秸秆还田后,大量粉碎的秸秆会大幅增加土壤的松散蓬松性,造成土壤间隙变大、透风透水性提高、土地沉墒性不足,这样小麦播种后,麦种既就没法与土壤紧密接触顺利发芽生根长苗,又容易因为土地跑风漏墒造成小麦出苗不齐、苗子黄弱、冬季难保温不抗冻等问题。
具体怎么做呢?农技小背篓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玉米秸秆还田时,尽量早翻耕土地早埋秸秆,如果小麦播种前气候干燥少雨、土壤比较干旱,那么在秸秆还田后结合翻耕整地立即全田浇灌1次水,以此增加土壤含水量促进秸秆腐烂和促使土壤沉实保墒。
第二点:如果还田地小麦播种后遇到秋旱缺水的情况,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全田镇压或浇灌1次“蒙头水”,或者在小麦出苗后长到3-5叶时选择晴天下午全田镇压1次。当然了,秸秆还田地播种小麦时,遍播种遍镇压也是比较不错的镇压沉墒方法。
第三点:秸秆还田小麦种植地,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小麦入冬前尽量能够浇灌一次越冬水,以防小麦地在冬季时缺水麦苗受寒受冻。
八、秸秆还田种植小麦时需要注意点其他几个问题
第一点:适当增加播种量。秸秆还田地播种小麦时,要在正常播种小麦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播种量,一般每亩适当增加1-3斤麦种就可以了。
第二点:建议用点秸秆发酵腐熟剂。为了加快翻埋到地下的玉米秸秆快速腐烂、避免秸秆长时间不腐烂不沉墒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良危害,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玉米秸秆还田时,尽量购买使用一些秸秆发酵腐熟剂(里面主要是微生物活菌),这个秸秆发酵腐熟剂价格不贵、用量不大,一般每亩地使用2公斤左右就可以了,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直接把秸秆发酵腐熟剂均匀洒在玉米碎秸秆上,然后翻埋到地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让还田到地里的碎秸秆在2-3周内就快速的腐烂分解成有机养分。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不让在地里焚烧秸秆了,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是主流处理方法,秸秆还田有利也有弊,掌握一些秸秆还田的细节才能避其弊而得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