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已经开始进入夏季了,随着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夏季也是中药材发霉、生虫的高发季节。小编在这里专门做了一期关于“中药养护”的知识推广,希望能给躬耕于中医中药领域的各位同仁一点儿小小的帮助。限于知识和阅历有限,小编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先学多多指点,如文中所言不足,欢迎在下方留言处留言评论,更欢迎您能在留言中将您的宝贵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
一、干燥除湿法
1、曝晒法:又称阳干法,用太阳的热能使药材水分干燥,同时利用紫外线杀死霉菌及虫卵。趁热分装有枸杞子、麦冬;散热打包装箱有白术、党参、羌活、牡丹皮、怀牛膝。
2、摊晾法:又称阴干法,适用于芳香性叶、花、果皮等。药材有陈皮、酸枣仁、柏子仁、桃仁、苦杏仁、火麻仁。
3、加热烘干法:用于含水量过高又不能曝晒和梅雨季节。药材有大黄、山药、川芎、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术、白芍、白芷、巴戟天、冬虫夏草、防风、当归、贝母、羌活、沙参、独活、石菖蒲、苍术、锁阳、泽泻、丹参。
4、石灰干燥法:用于质地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发霉虫蛀、回潮不宜曝晒或烘干的药材。主要有人参、枸杞、鹿茸、白糖参、怀牛膝等。
5、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易潮易霉的药材中。优点有:无臭气、不串味,吸湿缓慢不使药材干脆,价格较低,可重复使用。
6、石灰埋藏法:用牛皮纸把药材包好并注明,放置木箱内,再用石灰将药材埋好。如水蛭、蜈蚣、刺猬皮等。
7、沙子埋藏法:利用沙子隔绝外界湿气,此法适用于少数完整的药材,如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等。
8、糠壳埋藏法:利用谷、麦糠的隔潮性能,将药材埋入糠中,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药材用油纸包好,防止软化或碎裂,还有党参、白芷等。
9、地下室贮存法:利用地下室具有冬暖夏凉又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特点来贮存中药。如(1)含挥发油的药材:薄荷、细辛、荆芥、当归、川芎、木香。(2)芳香、油脂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柏子仁、酸枣仁、杏仁、火麻仁、鸡内金、土鳖虫。(3)盐炙药材:车前子、知母、巴戟天、益智仁。(4)易虫害、霉害的药材:枸杞子、大枣、龙眼肉、薏苡仁、瓜蒌、杏仁、桃仁、郁李仁。(5)蜜的药材:甘草、黄芪、款冬花、紫菀、百部、枇杷叶。
二、传统防霉除虫养护法
1、、清洁卫生防治法:经常打扫中药区域,清除污染物,消毒去污,使害虫没有藏身之处。
2、密封养护法:采用密封或密闭贮存,使中药与外界空气、温度、湿度、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
3、冷库养护法:采用低温(0℃-10℃)贮存药材,但此法要一定设备,且费用较大,一般用于贵重药材,如:人参、菊花、哈什蚂、银耳等。
4、热蒸法:将生虫的药材放入蒸锅内,利用水蒸气杀死害虫,然后将药材晾晒干燥后包装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郁金、天南星、白芷、川乌、草乌、何首乌、锁阳、肉苁蓉及筋皮类的动物药材。
5、对抗同贮养护法:利用不同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生虫、霉变等现象。如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蜜制桂圆、肉桂保味色;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细辛、花椒防鹿茸生虫;当归防麝香走气色;生姜防蜂蜜涌潮。
中药养护重在早发现、早处理,重在预防为主。
猜一猜这味中药是什么?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第二天头条推文可查看答案
欢迎大家多多参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