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井淇?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进入五月,气候逐渐进一步变暖,一些树木花卉病虫害随之增多,现将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发生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蚜虫
主要危害植物:
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夹竹桃、菊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
形态及危害症状:
该虫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植物的枝条上越冬,第二年4-5月份产生有翅蚜,飞到菊花、扶桑等寄主吸取汁液进行危害。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从夏寄主迁飞到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他处飞来的雄蚜产卵后,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除自然界生存的天敌应予以保护外,有些瓢虫、草蛉等已能人工饲养后及时释放。
(2)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谱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园林植物的药剂可用吡虫啉、啶虫醚、树虫一次净等低毒杀虫剂喷洒防治。
二、介壳虫
主要危害植物:
万年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等植物危害较为严重。
形态及危害症状:
介壳虫的体壁表面或硬化被覆1层硬壳(如盾蚧),或有粉状蜡质分泌物(如粉蚧)。常见的外型有圆形、椭圆形、线形或牡蛎形。雌虫无眼,无脚,亦无触角。幼虫具短脚,幼龄可移动觅食,稍长则脚退化,营固着生活。介壳虫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
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介壳虫常固着寄生,虫体微小,主要靠寄主枝条、接穗、果品甚至树干携带而远距离传播。因此,对苗木、接穗和果品的采购、调运过程和保护区都应实施检疫,以防传播蔓延。
(2)农业防治。加强园林管理,及时中耕松土、施肥和灌水,满足树木水肥的需要,可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虫能力。结合整形修剪,把带虫的枝条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虫口数量。
(3)生物防治。介壳虫的自然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敌昆虫,其中以后者最为重要。瓢虫是介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通过提供庇护场所或人工助迁、释放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和黑缘红瓢虫等,可有效防治吹绵蚧、草履蚧的危害。介壳虫的寄生蜂、寄生菌种类也十分丰富,如日光蜂是防治梨圆蚧的有效天敌。
(4)化学防治。应抓住2个关键防治时期,初龄若虫爬动期或雌成虫产卵前是第1个防治适期,卵孵化盛期是第2个防治适期,选用低毒的选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
三、立枯病
主要危害植物:
该病主要危害松、杉、海棠、银杏、杨树、一品红等植物,危害范围很广。
危害症状:
通常种芽腐烂在出土之前表现为地面缺苗;幼苗在木质化之前根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在潮湿情况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并附有小土粒状菌核。当气温在摄氏20多度时,新播种或立秋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
(1)播种前土壤用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进行土壤消毒防效突出。
(2)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
(3)初发现病苗时,恶霉灵、苗菌灵处理1-2次。
四、白粉病
主要危害植物:
该病可危害草坪、月季、紫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等很多植物花卉。
危害症状:
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病斑为淡黄色,不规则,后期在叶面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
(1)栽培养护预防,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进行适度修剪减少传染。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减少叶面淋水。
(2)消灭病原,白粉病多以其闭囊壳随病叶等落入地面或表土中,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和在植株下覆盖无菌土,以减少初侵染源。
(3)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4)侵染初期喷施三唑酮、烯唑醇等杀菌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