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简介
蟑螂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繁殖能力极强的昆虫。是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传播疾病。
蟑螂是昼伏夜出的家庭害虫。白天蟑螂大多隐藏在厨房的角落,碗橱的缝隙中,夜间四出活动找食吃。蟑螂几乎什么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荤素不限,各种食品点心,尤其喜爱吃腐败发酵的有机物。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能耐饥而不耐渴。蟑螂还有群居的习性。常可发现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几百个聚集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对人的危害仅次于家蝇,有时会更使人讨厌。它不仅传播疾病,还会使人造成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皮炎等。
02、危害
①、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5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鼠疫杆菌等,可引起食物中毒,传播肝炎、脊髓灰质炎、肺炎、结核等致病细菌。
②、蟑螂有边吃、边吐、边排泄的恶习,并分泌臭液,蟑螂全身带有细菌,被蟑螂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得严重的肠胃炎、食物中毒或痢疾,是肠道病和寄生虫病重要的传播媒介,其分泌物和粪便中均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烧虫、鞭虫等多种蠕虫卵,也携带有多种原虫。
③、蟑螂更无孔不入的出没家电、器械造成设备短路损坏,还会钻人人耳引发耳疾病等。常匿藏厨房、卫生间的缝隙处等人们不易注意到的阴暗角落处,危害粮油食品、衣物和书籍等仓储物品
03、蟑螂的种类
蟑螂大部分生长在温暖和湿热的环境中,由于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出现过蟑螂,现代人戏称其“小强”。蟑螂正式名称为“蜚蠊”。根据不同品种,又有大蠊、小蠊、光蠊、蔗蠊、土鳖等名称或种名。常见的蟑螂种类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褐斑大蠊等。
黑胸大镰
美洲大镰
①、德国小蠊
是分布最广泛,也是最难治理的一类世界性家居卫生害虫。它除了盗食、污染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破坏电脑等精密仪器,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大量疾病。由于德国小蠊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因而对其防治难度很大。
德国小蠊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产卵,卵成熟为若虫,若虫羽化为成虫。
雌虫一生可产下4~8个卵荚,每个卵荚可孵化若虫30~40个,从卵荚形成至孵化需28天,若虫蜕皮6~7次变为成虫,蜕过1次皮,就增长1龄。若虫龄期完成需要40~天。成虫期约5~8个月,高温时可缩短。
分布:德国小蠊是蜚蠊目中分布最广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和最难治理的一类重要害虫,它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山东、辽宁、湖南、湖北、黑龙江、陕西和新疆等地都广泛分布。
②、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是世界性卫生害虫。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主要生存于下水道、暖气沟、厕所、浴室及酿造厂、酱品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善爬行,飞行能力差。
卵鞘初期为白色,渐变褐至黑色,每鞘有卵14~16粒,美洲大蠊卵期约45~90天(热天只需要20~30天)。若虫约经过10次蜕皮后化为成虫,若虫期长约1年多,温度高、食料丰富时,只需4~5个月。雌虫成长1~2星期便产卵,一生可产30~60个孵鞘,多至90个。成虫寿命约1~2年,完成1代约需2年半。
分布:美洲大蠊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的种类,但它的分布伸达温带北部。在我国已有这种蟑螂报告的有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新疆等省(区)。它是广东、广西、海南以及福建南方诸省(区)的优势种。
END长
按
关
注
诚信经营,做百年捷力洲
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