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死VC!股权众筹的社群玩法来了
今年春天,李克强总理用一杯咖啡肯定了当下的创业新模式。创业热潮继续在全国各地蔓延。
过去一年,北京中关村平均每分钟诞生7家公司,平均每天有一家企业获得融资;今年一季度,武汉光谷日均诞生18家科技企业,同比增长六成;而被认为最具硅谷气质的深圳,万的常住人口中,超过万人在创业,其中过半拥有公司。火爆的创业催生了早期融资的需求,天使投资一时供不应求。“中国的天使投资数据仅是美国的零头。”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说。据统计,年美国有35.5万活跃的天使投资人,而且主要是个人,投资案例有7.5万多例,金额亿美元,平均每单30多万美元。而年中国的天使投资人(包括个人)不超过1万人,机构天使投了单,金额仅有5.26亿美元,平均每单接近70万美元。盛希泰形容当下的天使投资“好比烧一壶水,火才刚刚打开”。人人都可做天使不过,让这把火烧起来,仅靠天使投资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大量刚起步的创业者,仍然急切地希望能获得资金和其他资源支持。就在这时,股权众筹恰逢其时地填补了资金供给的空缺。与传统天使投资相比,股权众筹融资速度更快、费用更低、项目估值更合理。从去年开始,一大批股权众筹平台开始涌现,优质项目纷纷将目光转向这种全新玩法,天使+众筹”的早期投资组合方式开始蓬勃发展。从之前拿不到VC的钱,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抢占众筹高地,众筹完成了从原本企业的无奈选择到现在主动为之的华丽转身。年11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发展股权众筹平台,进行股权众筹试点工作,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尽管试点细则尚未最终敲定,各众筹平台似乎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抢跑。年12月,全国最大的社群股权众筹平台——牛投众筹上线,围绕黑马社群,服务“土鳖”创业。年4月,京东股权众筹上线,主打电商众筹。年6月,真格基金推出众筹平台“真股”,这是第一家由专业的天使投资机构搭建的众筹平台。上述三者的众筹玩法也并不全然相同。与后两者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不同的是,牛投采用的是联合投资制。不管出资5万元还是50万元,出资人所拥有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而尽职调查、投后管理等领投制所具备的优势在牛投上则全部转移到平台方。平台所依赖的则是上万人规模的黑马社群。股权众筹依托互联网的属性,为草根创业者提供了低门槛的融资渠道;依托大众投资,让更多的高净值人士成为价值投资者。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黑马会副会长杨守彬认为,互联网是革除一切以信息不对称为壁垒的商业生态的工具,虽然股权众筹尚未成为融资的主流渠道,但未来的早期投资领域,它有可能与股权投资并驾齐驱。天使投资人、云筹创始人谢宏中也认为,股权众筹对于草根创业者的帮助远大于对少部分精英创业者的帮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形成,必将有赖于股权众筹这一创业融资的新型实践形式。”准入门槛的降低让天使投资人的群体变得多元化,除了更多年轻人加入,投资人的背景也趋于丰富,演艺界人士、职业经理人、创业者都纷纷投身于这场热潮。其中,尤其以连续创业者的数量最为显著,“创而优则投”的现象愈加明显。这些连续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手上闲置资金较多,无募资压力。他们凭借自己多年的创业经验和行业积淀,在发掘项目以及投后增值服务上有突出的优势。他们了解创业者,懂得如何解决创业道路上的难题,还知晓行业的趋势与规则,更能引导创业者快速成长,并且在资源方面给予最大的帮助。股权众筹虽然降低了投资门槛,让人人都可以做天使,但也有一些不靠谱的项目和平台蒙混于其中。如果不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很容易遭受投资损失。天使投资人、大河创投创始合伙人刘志硕就表示,股权众筹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活动,“我一向不主张向陌生人众筹”。众筹后的井喷社群股权众筹由于发生在熟人之间,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上述风险。基于黑马社群诞生的牛投,就是这样一家“向熟人众筹”的股权众筹平台。牛投的故事起始于年冬季,在黑马大赛总决赛现场,一场特殊的投资活动在几千人的会场上公开进行。徐小平、姚劲波、周鸿祎、赵文权等大佬用众筹的方式帮助项目融资,挑选黑马大赛冠军。根据当时的规则,每个项目的众筹目标为万元,结果是三个项目全部现场超募。创业家副总裁、牛投负责人郭海峰介绍,牛投是应黑马兄弟解决创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需求而诞生的,相对高质量的项目,以及创业者与投资人的知根知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股权众筹的风险。“牛投众筹目前只针对早期的初创型企业,成熟之后再向其他阶段拓展。初创公司往往股权比较清晰,股东结构简单,参与众筹完全是出于真实的融资需求。”郭海峰介绍了牛投的显著特点,“基于黑马社群的投资,由创业者投资创业者。”从彼时起,牛投开始作为一个常态化的众筹平台服务于黑马社群的创业者。今年2月9日20点整,牛投的首个面向社群的众筹项目“宠爱约定”启动线上股权众筹。“宠爱约定”是一家宠物狗交易平台,众筹时项目估值万元,计划募资万元,对应股份约为5%,单笔投资额为2万元,对应股份约为0.%。众筹开始后,黑马社群里的创始人和投资人开始踊跃投资。37个小时后,2月11日下午1点,“宠爱约定”募集的万元资金全部众筹完成。5月下旬,上能增能环创始人李泽开始与另外两个项目创始人在北上广三地进行线下路演,并在随后的牛投众筹中顺利拿到万元融资。6月初,WiFi万能钥匙对外宣布众筹万元(1%),一举创造了最大额度的股权众筹纪录,大批用户摇身一变成了投资人。他们的融资都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不需要VC。这再次印证了社群股权众筹的两大优势:让创业者快速找到“微天使”,不用再看投资人的脸色;让普通人一夜变身天使投资人,不用因大额投资而战战兢兢。如果说股权众筹是不可逆的趋势,那么基于社群的股权众筹将最有可能走得最远、最稳。毕竟,对项目的所有判断都渗透在平时,而不是只靠短暂几个小时的沟通。为数不少的黑马投资人都表示,与其他投资平台相比,社群投资具有更高的成功率。而多数众筹项目都获得了下一轮融资。以牛投今年一季度的首批股权众筹项目为例,宠爱约定众筹前网站销售额仅30单,众筹后网站流量和订单井喷,每月成交单数过百。云洲无人船原定众万元,最终众筹募集万元,下一轮融资将在今年底进行。指静脉识别仪原定众筹万元,最终众筹募集万元,目前已获得达晨创投万元投资,下一步将在广东、北京等地启动招标,预期完成销售额将达~万元。创业者最懂创业者黑马社群是一个具有天然投资优势的群体。这里聚集的人群有着共同的身份:创业者。这种休戚相关的身份注定了双方具备共同的对话语境。他们对于创业本身更加理解和宽容,当然也深知项目的可行与否、前景大小与否。微播易CEO徐扬曾参与了爱街舞项目的众筹。爱街舞是一家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少儿街舞项目,模式在初期并非人人能够看懂,不过徐扬与爱街舞创始人同属于一个黑马会行业分会,这种身份认同最终促成了前者对后者的投资。随着社群股权众筹滚滚而来的,是大批的拥趸、资源对接、渠道开拓,这些都比单纯给钱更有诱惑。上能增能环的创始人李泽发现,参与众筹的股东名单有相当一部分是上能客户。这些人不仅仅带来钱,更多的是背后的资源、渠道甚至于他们作为用户所带来的反馈。事实上,已经有股东开始将上能的产品向身边的朋友推广,带到海外市场,更有甚者,直接成为其产品代理商。“创业者肯定最懂创业者”,这种基于创投圈内的投资在郭海峰看来,有着传统VC难以比拟的优势。“第一,创业者能看到项目的亮点;第二,他们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项目,项目或许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但这种不完美可能恰好是其他创业者所擅长的,因为这些投资者本身就有创办公司的经历,不管成功与否,对于后来者都是一种学习或者借鉴。”郭海峰认为,VC的钱是纯财务投资,它们选项目更像是拿一把尺子测量,尺寸都对就投资,不适合的就pass。而创业者则更理解创业者,更能包容初期的不足,同时提供针对性帮助。事实上,牛投平台上前期的投资人和众筹项目全部来自黑马社群。“社群可以极大地降低人们的信任成本”,普天贷创始人吴海生是黑马社群的受益者,他已经在黑马内部进行了投资。“中间有了黑马,无形之中就有了背书,这对于投资而言相当难得和宝贵,减少了很多尽职调查的成本。”杨守彬在黑马社群投资了多个项目。他认为,社群股权众筹的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大家认识并在一起交流不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也不是为了融资而融资。熟悉了就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去了解创始人,不需要时间跟他沟通谈判,投资效率和决策效率比较高,基于日常的印象就可搞定。”速度优势也是众筹相比于传统VC的优势之一。黑马营七期学员张娇在黑马社群里做股权众筹,半个小时搞定万元,如此短时间完成融资,在很多VC看来无法想象。不过,快并不意味着粗放。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众筹项目往往是VC挑剩下的,但随着京东、真格基金等主流玩家纷纷进入众筹领域,外界的认知必然随之改变:众筹项目并非都是鸡肋。“VC追求的是樱花般的生存,不是死亡就是伟大。”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在VC规定的路径之外,创业者们还实践出另外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径:众筹+新三板。“(牛投)争取成为创业成功率最高的股权融资聚集地。”郭海峰表达了他对于牛投众筹的愿景。这份愿景之下,创业者先通过众筹获得起步和发展资金,然后在新三板上市,步入资本市场,完全可以不通过VC,而成为一家通常意义上的成功公司。(来源:i黑马)
2.VC为何看衰股权众筹?目前我国的股权众筹多采用“领投+跟投”的投资方式。据报道,股权众筹投资人的不成熟性极大地制约着股权众筹项目的融资速度,但在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解决。
股权众筹平台资本汇创始人李军华提出,“让普通人也能玩风险投资”,爱创业也提出“人人可以当天使”,但这些口号很快就遭到众多质疑,甚至有人质疑让普通人玩风投会造成社会稳定问题。
据东方财经报道,“对股权众筹 融资难
“今年看了四家项目,分别是:天使汇、原始会、大家投和天使街。”IDG资本金融小组负责人兰希告诉《东方财经》记者,但几个项目看下来情形似乎并不乐观。“项目融资太难,几乎必须要有人领投,最大的是原始会,半年才做一个亿,项目都很一般,项目后期几乎没有拿到VC融资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股权众筹多采用“领投+跟投”的投资方式,关于股权众筹项目融资时的领投人问题,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一家企业在某众筹平台上众筹募资,领投人是创始人的太太;结果募了万人民币。这个案例颇具争议,一方面,领投人是自己有直接亲缘关系的人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因为这方便了恶意圈钱的创业者。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股权众筹投资人的不成熟性,有不少跟投人反而觉得领投人是太太是件好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有更强的信任感和更简单的沟通流程。而在专业投资人看来,这样的做法如果不加以制度性制止,则有可能出现很大的系统风险。
股权众筹投资人的不成熟性极大地制约着股权众筹项目的融资速度,但在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解决。虽然股权众筹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至今仍有很多投资人打电话到该平台,问“你们有没有担保、有没有回购?”
“实际上我们投资人中间很大一部分是P2P平台过来的,他们奔着高收益过来,所以就问有没有担保。我说没有,这是非常大的事情,实际上证监会的规定也是为了保护这些人。我们国内的投资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天使客创始人曹强曾感叹道。
股权众筹平台资本汇创始人李军华提出,“让普通人也能玩风险投资”,爱创业也提出“人人可以当天使”,但这些口号很快就遭到众多质疑,甚至有人质疑让普通人玩风投会造成社会稳定问题。
“按照美国统计的数据,超过90%的风投都死了,因为没有那么多企业能成功。有数据说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有2万亿,可是试问有2万亿融资需求的企业能有多少活下来。资本汇的模式做小了还好,它如果真的把模式做大,把普通百姓的钱都圈进来,进来个普通人,结果90个都是亏的那不就是社会稳定问题吗?”浦东硅谷银行企业融资总监陈钢对《东方财经》记者表示。因此,陈钢认为,“让普通人也能玩风投”的概念并不恰当。
据了解,当前对投资新三板都有特许的投资人门槛,而风险更高的天使投资则门槛更需提高,而不是降低,要保护输不起的普通老百姓,就要做充分风险提示。
“目前股票市场规则清楚,自负盈亏,尚有闹事者。而普通老百姓没有风险识别能力,也输不起,若让普通老百姓玩风投,输了找政府,结果闹个非法集资,那就不好了。”
此外,陈钢还表示:“让普通人通过众筹做LP还有一个风险。我们做项目的都知道,当你要持续投资项目的时候,如果你背后是机构投资者,你可以capitalcall来让他们继续投入,可是如果你背后是一帮普通投资者,如何保证他们的现金能迅速到位。这还是企业好的情况,如果企业暂时遇到困难,需要追加投入,你觉得众筹后面的个人投资者会继续投钱吗?还有就是基金的存续期的问题,VC通常是5+2,个人投资者会有这种耐心等那么长时间吗?”
要解决平台上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投资人支撑。让普通大众成为股权众筹平台上的主要投资人似乎并不可行,而股权众筹平台与专业投资人的合作情况如何?平台能否邀请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前来投资呢?
合作难
“在合作方面,我们与天使汇谈过,但不太好对接项目,好的项目太少,几乎没看到。还不如与FA(投融咨询中介)合作的好。”兰希对《东方财经》记者透露。
据了解,在股权投资圈拿到投资的项目中,50%不会在公开市场上出现,因为早已经被投资人锁定。另外30%的项目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以及参加一些投融资对接会、活跃的FA也能解决投资。而剩下的20%是在拿投资与不拿投资之间。因此,基本上最优秀的项目不会出现在众筹平台上。
对此,浙江银杏谷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总监李南熹曾坦言:“众筹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屌丝行为,但投资却是一个涉及到资金的‘高富帅’。说一句实在话,对于真正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好项目并不会在众筹平台公布。”
支点投资总监林东洋从前年底就开始接触股权众筹平台,他也表示,“从这两年所有看过的项目看,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股权众筹项目。”
第一,股权众筹的法律边界近期肯定无法有大的突破,实际操作的复杂和困难让大家无法入手;第二,从我还有我们公司的角度,无论是VC还是PE,如果投一个项目,股东越简单越好,越少越好;第三,从VC/PE机构的角度,如果看中一个项目很有前景可以带来丰厚回报,为什么不自己投,而还要去鼓励众筹呢?所以现在是VC/PE行业外的人炒得火,但我们非常保守谨慎。”林东洋告诉记者。
有人把股权投资的投资过程比作一个漏斗:项目寻找、项目筛选、尽职调查、投后管理组成了漏斗的各个环节。而出现在股权众筹平台上的项目一般都完成了前三个阶段,也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三个阶段,如果这些都完成了,那平台为什么不能自己募集一支基金自己投资呢?
所以,这就是股权众筹与PE/VC合作上的核心悖论。
转型难
当融资难、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难的问题摆在眼前,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股权众筹要发展,该怎么转型呢?
股权众筹平台资本汇日前举办了一场项目线下路演会,据资本汇创始人李军华透露,该场活动中,云峰基金、深创投、华睿投资等杭州、上海十多家机构均有参与。
如此看来,转型做FA似乎也是一种出路。但是“未来股权众筹转型做FA的话也难,因为现在FA已经有做的比较好的了,比如华兴、以太等,36Kr也在转型。”兰希说。
在兰希看来,股权众筹要想有好的发展,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一定要找到好的切入点。“所谓的融资平台,可以从细分的垂直领域切入,比如说互联网金融,要积累行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做垂直比做所有领域要好。这样才能保证有好的项目,这个很重要。”
其次要找到行业的领投人。“比如著名的天使投资人、PE/VC合伙人、分析机构的投资经理来立项目,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率。小白、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不懂投资,或者风险偏好没有那么高,所以要找到一些好的领投人。”(来源:中国经营报)
娄月、周路平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