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药师学霸带你飞活血化瘀药图文口诀

活血化瘀药一、含义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简称活血药。

本类药味多辛苦,多归心、肝经而入血分,善走散通利,促进血行。主具活血化瘀之功,并通过活血化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癥、消肿及祛瘀生新等作用。

二、适应症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三、注意事项

本类药大多能耗血动血、破血通经,其中部分药还有堕胎、消癥作用,故妇女月经量多、血虚经闭无瘀及出血无瘀者忌用,孕妇慎用或禁用。

四、常用中药

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本品辛温行散,入血走气,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治头痛,属风寒、血瘀者最佳,属风热、风湿、血虚者,亦可随证酌选,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言。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

(2)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头痛,风湿痹痛。

川芎配柴胡、香附:川芎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止痛,且上行头颠,下达血海;

柴胡苦辛微寒,功善疏肝解郁;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三药相合,既疏肝解

郁,又理气活血,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等证可投。

本品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并具有促进骨髓造血、镇静、解痉、调节免疫功能、抗放射及抗肿瘤等作用。

延胡索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力强。疼痛属血瘀气滞者皆可投用,以兼寒者为佳。

活血,行气,止痛。

血瘀气滞之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等。

本品有镇痛、镇静、催眠、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及抗溃疡等作用。

郁金

辛、苦,寒。归心、肝、胆、肺经。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清泄,入心、肝、胆、肺经。能活血止痛、凉血清心、疏肝解郁、利胆退黄,并兼止血,为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凡血瘀气滞有热、肝郁化火、血热出血、热扰心神及湿热郁闭心窍,即可酌选。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胸腹胁肋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

(2)热病神昏,癫痫发狂。

()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

(4)湿热黄疸,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症。

郁金配石菖蒲:郁金辛苦而寒,功能解郁开窍、清心凉血;石菖蒲辛苦而温,功能开窍醒神、化湿豁痰。两药相合,既化湿豁痰,又清心开窍,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

郁金配白矾:郁金辛苦而寒,功能解郁清心而开窍;白矾性寒,清热消痰。两药相合,具有较强的祛除心经热痰之力,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及痰厥等证。

姜黄

辛、苦、温。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刺痛、经闭、痛经。

(2)跌打瘀痛,风湿痹痛,肩臂痛。

()疮肿。

乳香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胸胁脘腹刺痛,跌打伤痛。

(2)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肠痈,疮疡肿痛或溃久不收口。

没药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痛经,经闭,胸胁脘腹刺痛,跌打伤痛。

(2)风湿痹痛、拘挛。

()肠痈,疮疡肿痛或溃久不收口。

益母草

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水肿。

()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本品有显著的兴奋子宫作用,能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紧张度增加。并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血压、利尿及抑制真菌等作用。

牛膝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本品苦能泄降,甘酸能补,平而偏凉,入肝、肾经。生用味多苦而行散通利,既逐瘀血、通经脉,经产瘀血及痹痛拘挛宜选;又利尿通淋,湿热下注常用;还引血引火下行,血热火逆及肝阳上亢每投。制用味多甘而长于补虚,善补肝肾、强筋骨,为治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之要药。此外,还引药下行,用药欲其下行者,常用本品作引经药。

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癥瘕,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淋证涩痛,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

()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5)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痿证。

牛膝配苍术、黄柏:牛膝性平,功能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药下行;苍术苦温,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湿;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燥湿,尤善除下焦湿热。三药相合,不但清热燥湿力强,而且善走下焦,故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疹、湿疮等。

内服:煎汤,5~2g;或人丸散。补肝肾、强筋骨当酒制用,余皆宜生用。

川牛膝

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关节痹痛,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淋浊涩痛。

()吐血,衄血,尿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桃仁

苦、甘,平。归心、肝、肺、大肠经。

本品苦能泄降,甘润多脂,平而少偏。主入心、肝经,善活血祛瘀,为治血瘀诸证之要药。兼入肺与大肠经,能润燥滑肠、止咳平喘。为治燥秘、肠痈、肺痈、咳嗽所常用。因其活血力强,能促进新血生长,故习称其能“破血”“祛瘀生新”。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癥瘕,跌打肿痛。

(2)肺痈,肠痈。

()肠燥便秘。

(4)咳喘。

本品有兴奋子宫、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抗过敏、镇痛、镇咳及润肠缓泻等作用。

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本品辛散温通,入心、肝经。能活血而通畅经脉,散瘀而消癥止痛,善治瘀血诸证,兼寒者最宜。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

(2)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肿痛。

()斑疹色暗(配清热凉血解毒药)。

红花配桃仁:红花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桃仁甘润苦降性平,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两药相合,相得益彰,活血祛瘀力增强,凡瘀血证即可投用。

本品有兴奋子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降血脂及抗炎等作用。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本品苦能泄散,微寒能清,入心、肝经。既活血祛瘀而通经止痛,又清心凉血而除烦、消痈,主治血瘀、血热、热扰心神诸证,兼治热毒疮痈肿痛。古云“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而实为祛瘀生新、凉血清心之品。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2)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

()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忡,失眠。

(4)疮痈肿痛。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保肝、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静、抗菌等。

莪术

辛、苦,温。归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行滞,药力较强,入肝、脾经。既破血行气而止痛消癥,又行气消积而除胀止痛,主治血瘀与食积之重症。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经闭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

(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本品咸入血,苦泄散,有小毒,力较猛,平不偏,专入肝。善破瘀血,通经脉,消癥积,为破血逐瘀消癥之良药,血瘀重症每每投用。

破血逐瘀,通经。

血滞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三棱

苦、辛,平。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经闭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

(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鸡血藤

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2)血虚萎黄。

()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

苏木

甘、咸、微辛,平。归心、肝、脾经。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腹刺痛。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西红花

甘,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伤痛。

(2)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内服:煎汤,~g;或沸水泡服,或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品活血通经,故孕妇慎服。

五灵脂

苦,甘,温。入肝、脾经。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血滞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胸胁脘腹刺痛。

(2)瘀滞崩漏。

()蛇虫咬伤。

土鳖虫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痞块。

(2)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血竭

甘、咸,平。归心、肝经。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2)癥瘕痞块,胸腹刺痛。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自然铜

辛,平。归肝经。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内服:煎汤~9g,打碎先煎;或醋淬研细末入散剂,每次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虎杖

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本品苦能泄降,微寒能清,走入肝、胆经,兼入肺经。主能活血定痛、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并兼泻下通便。既治血瘀、湿热、热毒、肺热及肠道热结所致的多种病证,又治烫伤及毒蛇咬伤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2)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4)肺热咳嗽。

(5)热结便秘。

(6)肝胆及泌尿系统结石症。

刘寄奴

苦、辛,温。归心、肝、脾经。

破血通经,散寒止痛,消食化积。

()经闭,产后腹痛,癥瘕。

(2)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食积腹痛,赤白痢疾。

北刘寄奴

苦,凉。归脾、胃、肝、胆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穿山甲

咸,微寒。归肝、胃经。

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王不留行

苦,平。归肝、胃经。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月季花

甘、微苦,温。归肝经。

活血调经,疏肝解郁。

干漆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胃经。

破血祛瘀,杀虫。

内服:煎汤,2~5g;入丸散,每次0.06~0.lg。宜烧枯或炒至焦枯黑烟尽,以减其毒性。

四、本节记忆口诀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止疼痛,郁金姜黄和川芎,

乳香没药五灵脂,元胡用之能收功。

活血调经有丹参,牛膝泽兰配桃红,

月季凌霄益母草,王不留行鸡血藤。

活血疗伤骨碎补,苏木血竭自然铜,

儿茶蟅虫马钱子,刘寄奴草亦多情。

破血消徵穿山甲,三棱莪术和虻虫,

水蛭斑蟊莫小视,药到病除留美名。

五、本节课堂笔记

五灵脂、蒲黄鉴别用药

一、生用:

相同点:

均能活血化瘀止痛,治血滞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胸胁心腹刺痛,及跌打损伤瘀痛等。

不同点:

生五灵脂:化瘀止痛力强,血瘀有寒者宜之。

生蒲黄:化瘀止痛力较缓,但无寒热之偏,血瘀无论寒热咸宜;且兼止血、利尿,又能治各种出血及淋痛,尤宜尿血、血淋,或证属夹瘀者。

两药相合,主能活血化瘀,兼能止血利尿,凡瘀血证无论有无出血成宜。

二、炒用:

相同点:

均能止血,虽治各种出血,但作用机制有别。

不同点:

炒五灵脂:化瘀止血,

炒蒲黄:主收敛略化瘀而止血。

总结:两药相合,主化瘀收敛而止血。且有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长,出血无论有无瘀血常可选用,兼寒者最宜,兼热者当配凉血止血之品。

六、想学习更多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hq/4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