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介绍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017/4496031.html一年之计在于春,葡萄开花前的春季管理是一整年的重点,管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甚至影响树势。其中,葡萄开花前的施肥便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下面一起看看吧!1、早春清园工作要抓好现在果农大多养成了秋季葡萄采摘后,施月子肥的习惯,基施为主。也会在冬季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清园,清除病果病枝,焚烧或者深埋,以尽量杜绝病虫害对新一季葡萄生长的侵染。但也不排除有些果农,秋冬季清园不彻底。像这种情况,若是冷冬天气,数九寒天里又多下了几场大雪,虫卵等遭强冷空气和冰雪肆虐,大部分冻死,春季不清园问题不大。但遇到暖冬天气,三九四九河不结冰,又下雪少,春季不彻底清园就很麻烦,怕是病虫害会容易起来。所以,开春再一次清理掉果园内病果病枝老树皮,喷施波尔多液或喷施清园药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根据往年经验,暖冬后倒春寒的几率比较大,还得注意做好葡萄的防冻措施。2、葡萄发芽前以氮肥为主,促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葡萄芽孢有膨大时,就要施以高氮为主的催芽肥了。目的是为了促芽生长,快速延伸铺展开。尤其是自家果园葡萄树弱势情况下,这次的促芽肥就更有必要了。当然,若你家果园秋季月子肥施得足,树很壮,营养足够,那这次的促芽肥可以少施,这完全看葡萄树的长势选择是施肥量。3、见芽补锌锌元素是负责生长的,大家都知道,小孩缺锌容易得侏儒症,植物也一样。缺锌植物生长迟缓,植株矮小,所以这时期补锌,时机比较关键,正是锌需求较大的时候。4、见叶补钙葡萄种植户都熟知这些套路,若是种植新手,不能做到像老果农那样根据果树生长具体形态来合理施肥,则在葡萄叶片张开时,采取补钙的措施,即可。钙在果树生长过程中有3个累积高峰期,首次在落花后的20-30天开始,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在采果前20-30天左右。那么,为什么果农不在落花后喷施钙肥,却要见叶补钙呢?这与钙的特性有关——钙是有名的“懒钙”,移动速度太慢了。这也是为什么果农在施用钙肥时常常同时配合施用硼肥的原因,因为硼元素很勤快,是有名的搬运工,可以把钙元素快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5、花前补硼、补磷促花硼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在开花前一周叶面喷施光碳硼,同时施以高磷植炼素,可促花,使花更健康,花器发育完好。对弱树,还可尝试早春干枝喷施光碳硼,一来预防倒春寒,二来促花芽分化,效果不错。总之,葡萄园管理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果园树势旺弱情况,同时结合天气因素(干旱、多雨、倒春寒等)合理施肥。
《蓟马反了天,为啥治不住?用药竟有小窍门》(农业技术)
近期,不少菜农来电,反映蓟马猖獗,用了不少药效果都不好。不少菜农发出这样的感叹:“村头农资店的药都试遍了,可还是治不住,到底是药不行,还是咋回事?”,而据农资店反映,同一种药,有的菜农反应效果较好,而有的菜农却说不管用,这到底咋回事?
分析:不是药物不好使,而是用药时方法有误,所以防治效果很差。
因为蓟马怕光,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在叶片上危害的蓟马就会躲到花中或土壤缝隙中,不会再继续危害蔬菜。菜农可根据蓟马的这一活动习性,首先要重视喷施地面,这样不仅减少了用到蔬菜上的药量,还可以将潜伏在土壤中的蓟马杀死;其次是调整用药时间,到临近傍晚时,蓟马会从藏身处钻出,爬到植株上继续为害,这样就应在傍晚对植株进行喷药,在蓟马取食时杀死蓟马。
所以,蓟马用药防治时要先将植株喷匀,再对地面进行喷洒,减少蓟马爬到植株上的数量,达到防治的目的。还有的菜农根据蓟马喜欢甜食的特性,在杀虫剂中加入白糖或诱捕剂,来增强药剂防治的效果。
防治措施:
注意时刻预防,通常从作物定植到第一批花盛开这段时间正是蓟马蠢蠢欲动的时候,千万不可大意,要定期使用艾绿士等防治,并利用蓟马的趋光性张挂蓝板,可有效减少后期的为害。
而内吸性强的杀虫剂要轮换使用,切莫连续使用,注意适当混配,喷雾时要从一边往另一边赶着喷,即喷雾全株,又要喷洒墙边和地缝。每3-5天喷一次,连续2-3次。(来源:北方蔬菜报)
《枯萎病终于有救了,用这几招搞定它》(植保知识)
枯萎病亦称疫病。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大多数重要经济作物均受一种或多种疫病感染。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
以下以番茄枯萎病为例,全面分析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
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半边枯等,是番茄栽培过程中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分布广泛,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多雨年份发生普遍而严重。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植株枯死,导致严重减产。
番茄枯萎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在中午萎蔫下垂,并由下而上变黄,而后变褐萎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病情由下向上发展,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有时仅在植株一侧发病,另一侧的茎叶生长正常。茎基部接近地面处呈水浸状,高湿时产生粉红色、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拔出病株,切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
病原为Fusariumoxysporumf.sp.LycopersiciSnyderetHansen,称番茄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至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5~14×2~4.5u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纺钎锤形,无色,有2~3个分隔,多数为3个分隔,大小19~45×3~5um。病菌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至紫红色,除形厉大、小型的分生孢子外,并有厚垣孢子产生。厚坦孢子在菌丝上顶生或间生,圆形至椭圆形,单胞,黄褐色,大小11.2~15.0×9.5~11.2um。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也可通过带菌种子进行远距离传病,病菌多在分苗、定植时从根系伤口、自然裂口、根毛侵入,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内繁殖,堵塞导管,阻碍植株吸水吸肥,导致叶片萎蔫、枯死。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土温25~30℃,土壤潮湿、偏酸、地下害虫多、土壤板结、土层浅,发病重。番茄连茬年限愈多,施用未腐熟粪肥,或追肥不当烧根,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病情加重。
1、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的田块,发病严重。
2、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粪蛆危害根部,病菌从伤口侵入而发病重。
4、氮肥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的田块,植株抗病性差,发病重。
5、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发病重。
1、选择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有明显的差异。抗耐枯萎的番茄品种有:皖红1号(安徽,较抗)、茸丰(江苏)、西粉1号(西安)、黑格尔87-5(新疆)、苏抗11号(江苏)等。此外,蜀早3号,渝抗4号、满丝、佛洛来德、强丰、西安大红、苏抗5号也具有一定耐病性。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栽培方式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
2、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3、轮作倒茬,发病严重地块可与十字花科、瓜类及葱蒜类等蔬菜实行3--5年轮作。
4、种子处理:播种前,先用55℃热水烫种15分钟,捞出后用30℃温水浸种3~5小时,在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1:比例拌种,让药液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可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
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
6、平衡施肥: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基数。土壤深翻晒,并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7、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嫁接栽培,用野生水茄、毒茄或红茄作砧木,采用劈接法嫁接,可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