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警玉米常见病虫高清图谱快速识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90629/7257160.html
玉米是我省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物灾害因素,因此必须实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01防控策略针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虫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02不同生育期防控重点播种期:地下害虫、蓟马、苗枯病、瘤黑粉病、根腐病、粗缩病等病虫。苗期:二代粘虫、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灰飞虱、甜菜夜蛾等病虫。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粘虫、蚜虫、桃蛀螟、玉米南方锈病、小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穗腐病、茎腐病、大斑病等病虫。03防控技术措施主要病虫防治技术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越冬虫源基数;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幼虫发生初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等杀虫剂喷施。玉米螟2.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等苗期害虫:选用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或溴氰虫酰胺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甜菜夜蛾3.根腐病、瘤黑粉病和茎腐病等:推广抗(耐)病品种;选用咯菌·精甲霜、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玉米茎基腐病4、二点委夜蛾: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覆盖物;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噻虫·氟氯氰等杀虫剂喷雾、毒饵诱杀或撒颗粒剂防治。二点委夜蛾5、草地贪夜蛾:加强天敌保护利用;利用理化诱控技术,诱杀成虫;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针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选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及时开展科学防治。6、粘虫: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在粘虫4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防治,或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或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喷雾防治。粘虫7.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可用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氟唑·福美双或代森铵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7-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10叶期用药防治。加入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等可减量增效。8.玉米蚜虫: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等种衣剂种子处理;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选用噻虫嗪、吡虫啉、溴氰菊酯等药剂喷施防治。玉米蚜虫9.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棉铃虫2病虫全程综合防控措施1.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压低病虫源基数。2.成虫诱杀技术。在害虫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3.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种子处理。4.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二代粘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虫剂喷雾防治。根据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发生情况,选用适宜药剂,结合浇水,喷淋茎基部或撒施、冲施等方式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5.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幼虫;根据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和蚜虫等病虫的发生情况,合理混配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中后期病虫为害。推广使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6.赤眼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每亩1.5万至2万头,每亩设置3个至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产品技术交流咨询,请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hq/6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