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100条在现代都市中可能用上的防身

女性防身术一个最基本前提是:己方是一个未经过专门格斗训练、普通体态的女孩子(而仅仅进行过一些防身术的训练),对方是一个身高、体型、力量都强过自己,且带有明确侵犯意图的歹徒。女性防身术就是在这种力量对比下,以脱身为基础的技巧。

借上图来区分一下。错误的防身术,也就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是顽固而可笑地强调力量和技巧,让身体素质的弱势方,通过技巧和力量压制来击倒歹人,这不是无异于痴人说梦的作死吗?而正确的防身概念则是——利用工具、地形,冷静而出其不意地达到“避险”的结局,而绝非以“击倒”为目的。

下面直入正题:

1、防身术不是击敌术,更不是无敌术。防身术是一种带有危机意识的生活态度。防身术里没有一击制敌的概念,也没有生死搏击的内容,更没有角力较劲的成分。防身术的第一要务:脱离险境。

2、防身术使用者的体力底线是,可以挥动日常携带的包具超过30秒。

3、穿什么衣服,衣服的暴露程度如何,去什么地方,和是否受侵害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这是个人自由。受侵害是因为犯罪分子冒法律之大不韪,如果决定进行犯罪行为,那么就算穿着棉袄一样会受害。

4、侵害不分性别,受侵害也不分。

5、错误属且仅属于犯人,代价只需要犯人付出。如果身边有受害者,那么请牢记这一点。同样,如果对方不愿意回复被侵害的过去也请不要强迫。

6、对传播那种“就算穿着三点式去危险地带溜达,也不该被侵犯”的思维请理性看待。是,穿着比基尼去深夜大街案发率高的地方溜达是一个人的自由,TA也不该被侵犯。可是“不该”和“不会”是一码事吗?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判断力就是——我们从道义上秉持着不该被侵犯的思维,但是在战术上,我们同样要为自身安全考虑,养成避险的习惯。这是两码事。

任何时代和国家都没有办法把犯罪率降为0,哪怕对于穿衣打扮、平等尊重的普遍社会认知上了一大个台阶,歹人照样会择机伤害他人,因为反社会人格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我这里引用一句话:“保护自己,与其说是一种意识,还不如说是一种性格,一种把握个人命运的性格。虽然99%的生活经历显示,你事先的防护看起来是不必要的,但是你绝不想承受那1%几率造成的后果。”

“苍蝇不叮无缝蛋”之类的俗语我很鄙夷。非要我找一句,我比较推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子同样无关性别。

7、至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之类的提醒,请牢记,这种不是提醒,只是披着提醒外衣的自以为是。记住,一切提醒的前提应该站在如何处理险情的前提上,而不是针对穿着打扮、性感程度。

现在有个不好的势头就是一看到提醒注意安全就群起攻之,或是一看到群起攻之就反讽嘲笑,这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正确的提醒,要接纳吸取;虚伪的提醒,要阐明制止。

8、最忌看视频自己比划两下就觉得无敌。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永远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反应速度,防身第一大敌就是虚妄的自信。

9、任何防务方面的技术动作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的。什么算是长时间的练习呢?我给个标准:简单的动作,也需要至少每天进行,坚持3个月以上。我所知的有效防身术培训班的培训周期,一般就是三个月。

10、几个礼拜的速成防身术培训班不要报。一切没有附加以练习的课程都是空谈,因为基本上很少有人真的能回家坚持训练,所以训练时间宁可涵盖在课程内。时长也是检验一个防身培训班是否有用的标准。防身术班求速成,遇险的时候要命也速成。

11、如果说是有专门去练习格斗的话,怎样的训练可以算是行之有效?我个人界定的标准是至少2年,每周至少3次不间断的训练,经过20场的实战比赛;或是40场的训练比赛,这样的水平,就能达到你所要的效果了。

12、如果你真的报了一些班,请把精力多放在与教练、学员的交流学习上。多打练习赛,多训练体能!不要只单纯地练习技术动作。更不要,让你的课程沦为微博和朋友圈上的晒照。

防身术培训班和你的私人时间必然是冲突的,如果报了,请为你的课程和人身安全负责。

13、如果是以防身为目的,不推荐巴西柔术和跆拳道。柔术注重地面技,跆拳道多是各类型踢腿。先说柔术,且不论地板技中的力量差距,你要一个普通女孩子,通过肢体相接的柔术技巧,把一个身强力壮的歹人钳制住,并且制服?实际吗?好就算我退一百步,在地面上制服了,然后你报警吧,你拿什么报警?一松手对方马上带着盛怒反扑,你指望你一只手能控制住一个激动挣扎的歹人吗?再退一百步,你压制住了对方,然后呢?然后你就需要继续不断通过身体力量制衡,直到你们双方有一方耐力彻底耗尽而丧失抵抗力。

再说跆拳道,现在真正的实战跆拳道培训基本找不到(作为了解可以去搜搜ITF和WTF跆拳道的区分)。就目前小学生聚集的各类跆拳道班,练习的都是空中转体X周半踹木板,你难道指望在身体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还能记得动作要领翻出一个漂亮的高踢吗?女生训练这种跆拳道,多是增加虚妄的自信。

巴柔和跆拳道对于防身来说,都是要练习到国际赛事级别才可能运用进实战,性价比太低。

14、非要学的话我比较推荐拳击,因为成速快,效果好。比如还有人之前问到说能不能学以色列马伽术和泰拳,这两种武术我个人是也推荐的,但它俩最大的问题(尤其是泰拳)在于,除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之外,很难找到具有专业素养的教练团队。泰拳和马伽术,很看教学资质,否则乱学乱练危害更大。

15、就算学习了格斗技巧,在防身术中的主要目的也是保证你可以在紧张的时候调整呼吸,同时训练出足够应付危机事件的体能。最好的防身术是日常规避风险,次档是遇到了而能全身而退,格斗绝不是防身的内容,而是最后无可奈何的放手一搏。

16、目前网上绝大多数的此类gif就是属于典型的害人术,如果再看到转发请不要相信。这几张动态图的里的犯罪者都是杵着的玻璃靶子,不会反应,一碰就倒。但是真实情况绝不会如此。判断此类视频是否是有效防身术有个办法,就是把视频里预设的配合拿走,你看看里面女生动作还有没有用。

17、一力降十会。别觉得会一些技巧就万事无忧了,在绝对力量差面前技巧根本什么都不算。在格斗里的侧重是有排序的:力量>速度>技巧>耐力>反应。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能反应得过来,如果吓傻了,其他所有都是扯淡。

18、如果觉得日常练习做不到,那么在生活中试试这三个动作。一,地铁公交抓栏杆扶手的时候,只使用拇指、食指、中指。二、打字的时候两腋下夹一张名片,确保双臂用力。三,上楼梯的时候垫着脚,用前脚掌着地,上楼走Z字形尽量增加路程。这三个小动作分别锻炼手腕、大臂、小腿的力量,也是在处理险情时用的最多的三个部分。

19、遇到新闻里报道的险情,可以多看看,设身处地的想想——“万一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多在平日里进行预设思考。

20、戳眼踹裆能不用就别用。平时一般人连怎么击打这两个部位、能不能打中还是个问题,加之这俩动作激怒对方的概率近乎百分之,所以在防身术中是千万要避免的。但也不是说不能用,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必须背水一搏的情况,被钳制住了,或者在地上扭打了,这种类似的极端条件下是可以使用的,可也要讲求方法。

21、任何防身技巧,在有防备的人面前都是没有用的。同样,任何防身技巧,在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也一样无用。

22、所以侵害中永远要注意“熟人作案”,尤其要注意网上认识的人。互Fo很久?你知道TA的真名吗?知道TA的住址吗?知道TA的身份证号码或是出生年月吗?知道TA具体在什么地方工作吗?如果以上都不知道,即便在网上再熟悉,对方也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

23、气体迷魂药,或是一碰就倒的迷药是不存在的。(目前我知道的也就只有一种,是芬太尼衍生物,成分和库存都归俄罗斯某特种部队所有,别指望在厕所小广告里能获取。)心灵控制药物更不存在,这类药说法多限于老人是因为很多老人受骗了怕丢人,瞎编的。也不存在什么迷药是提前吃解药能没事儿的,真当武侠小说呢?

24、在比较嘈杂的社交环境,比如酒吧夜店,不要接受陌生人递过来的任何液体饮料。尤其是已经开罐开瓶的。就算是递过来看似没开封的饮料,也要检查,避免有人在拉环或是瓶口缝隙注射。

25、如果你中途离开桌子,要记住先把你的杯子喝干净。外出带够纸巾,万一要离开,自己的杯子喝完以后把杯子内部擦干净。如果杯子被加满,请不要犹豫地把里面的酒水饮料倒掉。你可以解释说,因为是女孩子嘛,有点洁癖,爱干净是正常的。

26、对于一些高度酒精饮料也是需要控制饮用量,千万不可以酗酒到烂醉。对于一些没见过的酒,不要害怕别人觉得土鳖,掏出手机查一查酒精度和饮用后反应,没坏处。别忘了酒精本身也是一种迷药,一个人要是醉倒了,有再丰富的格斗知识也如同烂泥,你又不是黄飞鸿。

27、一旦发现自己疑似摄入了迷药,不管是主动摄入还是被动注射,一定要立刻在失去力气之前大声呼喊,并极力逃到人员众多的地点。

28、深夜归宿的时间如果超过22:30的话,回酒店尽量结伴回去。如果不可避免的是只能自己一个人回酒店的话,不要低头玩手机,提高警觉和防备行进。更不要塞着耳机听歌,请把耳机拔掉。

29、不玩手机并不是说不用。独自走夜路如果感觉危险,一只手拿着手机,手机打开通话界面,按上你最信任的人的号码,比如丈夫的、男友的、父母的,确保遇到险情可以马上拨通电话求救。有些手机还有一键预拨功能就更好了。当然,这就要求手机电量保持充沛。

30、但是单独在出租或是快车上的时候呢,我是推荐玩手机的,不光推荐玩手机,而且推荐使用一些可以发送语音、短视频的即时聊天工具。这样可以让司机一眼就知道你是一直在和其他人联系着。而万一遇到了险情,比如司机锁了门,你就可以立刻拿起手机,说“我直播录着你呢,马上把门给我开了!”。就是再不济遇到了被害的最糟状况,也能留下疑犯司机的长相。

31、在夜里独自乘车时,记住以下这么几个步骤。①坐到后排。②上车前给家人或是朋友打个电话,说我已经上什么出租\专车了。③跟家人或朋友在闲聊的时候表明自己的出发地在哪,目的地在哪,行车路线、乘坐车辆的车牌号多少。④在交谈的时候尽量提起在什么地方接我,表达我不是孤身一人。的士公司培训出的司机,考虑到深夜一人,不会对这种细节表达不满。如果对方极力反对甚至阻止,下车,换车。

32、如果有人邀请你去野外玩耍,请慎重考虑。户外绝不等于穷游,户外活动对于经验和资金的要求都是巨大的,野外装备普遍很昂贵,而且很吃品牌质量。野外环境的致命程度,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绝不亚于任何一类的持械侵害。

33、野外+侵害=绝对无解。绝对不要单独和一个不知底细的陌生人去户外。

34、独自去治安状况不好的地方穷游,基本等于是用不谙世事的大胆,换后悔莫及的教训。现实不是电影,拍电影人家有摄制组和后勤组、保安组跟着。

35、任何只考虑“洗涤灵魂”、“追寻自我”而不考虑自身安全的行为,都是纯粹的自我虐待。

36、旅游或是临时休憩,选择酒店要慎重。如果发现酒店内有塞什么小卡片的就不要住了,注意观察。因为这种酒店的安全系数肯定低。

37、如果住酒店,第一个要摸清酒店的消防设施位置,而不是水疗馆健身房。

38、在酒店内无可避免遇到了侵犯时,如果情况危急,请第一时间砸消防报警器。大喊救命未必有人愿意出门,而着火了谁都不会再窝房间里了。记住,楼道里的人就是脱险的希望。如果没这种消防基础设施的酒店,绝对不要住!

39、如果独自一人非要在深夜上下酒店楼层的话,最好坐电梯。电梯基本上标配有摄像头,而且一出门就是开阔的走廊空间,有人的概率怎么也比从楼梯上来的大。

40、如果发现有陌生人跟你进入电梯,而你又怀疑TA在尾随你的话,你这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是直接出电梯并让TA先上\下去。如果TA也跟随你出来,这时候就要准备好逃跑措施了——因为这时候不管你是不是呆在电梯里,TA都要开始行动了。

41、确定电梯中有人对你有明显歹意的时候,这时候该做的是马上按下最近楼层,一开门就跑。

42、安全时间的概念:15秒——就目前现代都市的范围和人口密度来说,正常情况下,俩人拉开15秒距离就足够进入安全区了。这15秒的时间指的是双方行动启动时间的差距(不管用喷雾还是手电还是战术笔的方式,让歹人暂时留在原地,然后跑开15秒)。而这个15秒需要相当大的距离去弥补,即使女性跑不快,在歹人起身到追到之前,跑个五六百米是没问题的。对于大城市来说,这样的距离就足够脱险隐藏或者求救了。

43、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就是——任何防身工具,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就都只是挂饰。

44、喷雾是没法上地铁、高铁和飞机的,如果携带喷雾请确保你是乘坐出租车或是步行之类。战术笔来说,如果没有明显的锐利攻击头,地铁、高铁和飞机都可以随身携带,而攻击头只要卸下来托运就可以携带了。战术手电同上。报警器不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都可以携带。所以结合你出行来选择携带的工具。

45、最好最好最好的防身工具是喷雾没有之一。相对于战术笔、古巴藤和手电等,喷雾是唯一一个拿在手上的时候,不需要练习就可以基本上发挥全部效能的防身工具。但是记住,喷雾的使用训练有两块,第一块是如何快速掏出使用,第二块是喷射方式。

46、喷雾特别是防御性喷雾的瓶子比较小,气压一般不足,所以使用之前最好摇晃一下——然后喷射的时候,拇指按压喷射钮,按压1到2秒钟,然后松开,再继续按压1到2秒,这样连续按压。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一次性气压不足导致你后期喷雾喷不出来。在紧急情况使用喷雾喷射时,推荐使用8字形和Z字形手势,增加接触面积。

47、喷雾是有保质期的,不管是射流型还是散射型,是泡沫型还是凝胶型。遇到极端天气比如高温和低温,很有可能更加缩短使用期限。尤其是散射型的,在高温下放久了很可能液化,造成威力大幅度下降。建议半年一换。

48、有射流型的就去买射流型。这种受风向影响小。

49、千万!不要在车厢、电梯等狭小、封闭空间内使用喷雾,那是同归于尽。

目前国内合法销售的就这么一家,在京东可以购买,避免广告我把牌子名称打码了,但是搜防身喷雾就有结果。这牌子申请的时候用的是防兽喷雾(比如犬类)的渠道,而成分和我们的警用二代本质上没什么差距,也有一些共通的缺点,比如高低温差下保质期短,而且半年后容易液化。所以喷雾的更换周期我个人建议是半年一换。听说也在研发新产品,虽然没有mace和沙豹之类的资历老,但好歹解决了国内从无到有的问题。

50、根据型号的不同,战术笔的持握方式也不同。但是基本上分这两种。

51、战术笔的击打位置我推荐下图这么几个。伤害程度从前往后逐渐加重。但是记住一点,使用战术笔是避无可避的近身情况了,平时应该尽力避免,因为要用的时候就是最后一搏了。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渐加重。

52、战术笔不是只有猛扎一个用法的,扎进去以后猛按、扭动也是一种攻击方式,尤其是对于锁骨和肘窝,可以撕裂肌肉造成剧痛。特别要说一下战术笔有一种尖头配件是爪头或者皇冠头,专门搭配这种攻击方式的,但未必所有的型号都有搭配。比如卡森和万马堂是有的,淘宝上还有一些通用尺寸的配件。如下图。

53、战术手电的用法,搭配攻击头,和上面战术笔差不多。只不过如果考虑到照明功能,推荐选择流明以上带有爆闪的。爆闪功能在夜间可以为你争取极短的时间——注意是极短的瞬间,手电的爆闪功能没有网上吹的那么强悍,没法致盲,更没法眩晕。(我直接推荐了。国外的不差钱就上Lenslight和Wolfeyes,SureFire也可以。国内的就认准御三家:菲尼克斯、纳丽德、奈特科尔)

54、无论是笔是手电是喷雾还是报警器,给我记住一点——晚上独自一人的时候,这些工具别放包里!直接抓手上同时走路!

55、和喷雾类似,防身工具都有个保质期问题。比如手电、报警器的电池,这类工具,一定记得每个礼拜要拿出来测试一两次。

56、别带刀。闭着眼睛那么一捅不叫会用,那叫下手没轻重!而且力量不够万一被对方抢走了,等于给对方送武器附加让对方盛怒,这时候你要面对的可就从一个侵犯者变成一个持械疯子了。

57、甩棍、指虎之类的东西我不推荐,因为这两个玩意儿是要结合拳术棍术等长时间训练的,而且对力量有很大要求。同样的时间拿去训练,不如多练习跑步有效果。同样,甩棍什么要是被抢走,侵害程度瞬间恶化。

58、电棍、丙烷喷火器这些东西千万别去买。其一,你放包里就是个小炸弹,这类“防身”用品在国内基本都是小作坊鼓捣出来的,完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除了违法,本身就是危险源。其二,万一力量不够,被对方抢走的时候你要面临一个盛怒的什么来着?

59、报警器的使用方式是这样的。拉开保险启动之后,丢到身旁,让歹人注意力被报警器吸引走,制造其妄图摧毁它以消灭警报的那个间隙,用于脱逃。别丢远了,那样就失去意义了。

60、很多牌子的皮包为了避免底座被磨坏,会特别加上这种金属包边。这种小包是神器,如果里面放一些重物,挥舞起来简直是个简易流星锤。

61、如果是在公司的妹子,万一加班到深夜,你单位如果有这种印章可以装在小布袋里随手带走。不推荐塑料袋因为容易被棱角划破——请记住,被这类尖锐的实心铜用力抡一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62、这种尖锐的皮带头,如果连着皮带挥舞起来,连抽带砸,一样可以达到让对方暂时难以近身的效果。

63、这类流星锤,咳,使用方式有两种。直接攻击就往脸上甩就行。特别要注意如果是拖延时间寻求脱身,就要使用横8字的甩法,让轨迹形成莫比乌斯环那样。还记得第二条吗?平时练习的话,就在里面装两瓶满的矿泉水,然后坚持挥动超过30秒为一组,一天至少4组的反复练习。

64、像这种不锈钢水壶,我推荐喜欢外出跑步或是骑行的都能准备一个,最好是带侧把手的那种。它灌上水就是一个铁榔头。

我自己用的这牌子。

65、别忘了你随手一抓,这种大头钥匙也是极好的打击工具。我推荐女生把钥匙都换成这种大头的,握在手掌里打击的时候有个缓冲,片状的钥匙头会弄伤手。同样,用战术笔扎一下人受不了,可你就是拧开晨光和LAMY的笔套扎那么一下,也没人受得了,还能随便过安检。要学会变通,要学会灵活。

66、防身工具未必要一定购买多贵、宣扬杀伤力多大的,而是要根据不同情况掌握不同的使用方式。其实只要有心,任何日常用品都可以用来作为防身器械。水壶、钥匙这些算防身工具吗?用在脱险上,能达到最大效能,它们都是极好的工具。

67、防身器械绝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熟练越好。实际上,千招会不如一招鲜。选择一样到两样自己觉得最合适的,然后用心练习到最熟练这样关键时刻反而更有效。

68、判断一个人是否跟踪你的最好方式是Z字形沿着马路走。如果折返到第3次他也跟着折返,可以确认为是跟踪。行走的判断方式如下图。

69、公共场合如何应对骚扰,应该根据不同等级来采取不同措施。面对的如果是一个瘦弱的新手,大声斥责和击打都是可以的。但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老手,最先考虑的必须是立刻脱离他所在的区域,而不是反击甚至于制服。

70、面对色狼或是骚扰者,扇巴掌不是很推荐的反击手段。因为扇巴掌等于是把行为公众化了。一旦对方被逼急了,就可能对自己不利。比较推荐3种反击手段,不至于扩散到公众层面,又能有很大威慑——用力踩他脚面(最好穿着高跟鞋,踩带拧的动作)、用力拧对方的小臂、用手肘子用力怼对方的肋骨。

71、如果无法判断对方是新手还是老手,有没有持有武器,更没法从外表看出对方行动力与胆量的话——把脱险作为第一要务,迅速离开歹人所在的区域,如果是地铁等交通工具就立刻更换车厢然后下车等下一班。如果情况危急,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向路人求助。

72、平时在出行的时候,应当多长个心眼,记住常去区域附近的一些大的商场、警务室、公交站在哪里。这些地点都是方便求救的地方。就算是去陌生地区,也应该在出行之前查好附近的这些求助地点。

73、实在没有地方的时候,十字路口也是很不错的避险地点。因为路口有很多过往车辆人群和监控探头,探头对于歹人也是巨大的威慑力。再再不济,探头也能留下证据。

74、文明的话只能在文明的地方说,也只有文明的人会听会接纳。绝对不要在微博这些地方呼吁让什么群体去危险地带而不该受侵害,给我记住,“不该受害”和“不会受害”是两码事。别以为说说而已就不会有人去做,真有信了就去做的。这种呼吁增添了很多姑娘虚妄的自信,喊着口号,把不考虑实际的勇气撒在可能遇险的地方,那不是宣扬自由平等,那TM是以笔杀人。

75、请记住,罪犯不玩微博,TA不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hq/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