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止咳化痰,还能润肺

每年初冬季节,气候善变,温差较大嗓子干、痒、痛是常有的事,由此引发了咳嗽、痰多、鼻炎,极大地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许多老烟民来说,更难受!

在这个时候,润燥成了我们的饮食重点;提到清热润肺,大家都会想到梨;梨是很好的润燥食物,治咳化痰的就是川贝,但往往给我们忽略了还有一味本草,它也是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安利一下,它就是——浙贝母。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原产于浙江象山,现主产于浙江鄞县。此外,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亦产。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擦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切厚片或打成碎块。

《百草镜》: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微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

贝母在《纲目》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系本品。

清《百草镜》始有浙贝之名。但据以前各家所述产地、形态,实已包括本品在内。如宋《本草图经》并有越州贝母的附图。参见川贝母、土贝母条。

一、浙贝母药名的来历

传说,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叫李氏,患了肺结核,连怀了三个胎儿,生下来都是死婴。—个巫婆吹嘘自已有安胎神术,装神弄鬼一通后对她的公婆说:“你媳属虎,虎要九人,将来嬰儿出生,要让母示远远避开,才能逢凶化吉。”

公婆信以为真,重谢了巫婆。第二年,李氏生下一男孩后,公婆命儿子将媳妇五花大绑送至深山老林,凑巧遇到一位名医上山采药。

名医问明情况,将李氏带至家中,每月从山上挖回一种药鳞茎,煎给她服。经过半年的治疗,李氏的肺结核痊愈了。

名医将她送回家,孩子因无母哺乳早已夭折。隔年,李氏又生下一个白胖男孩,全家皆大欢喜。李氏为纪念名医治病救人之恩,以及宝贝和母亲团圆之喜,便把那草药鳞茎命名为“贝母”。

二、浙贝母的功效

浙贝母是百合科植物当中的浙贝母的鳞茎,性寒,味大苦,有清热化痰与散结解毒的功效。

浙贝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下面就是一些基本的治疗药物与配方。

治疗感冒咳嗽:浙贝母与知母、桑叶、杏仁各准备9克,以及6克紫苏,用水煎服,克治疗风热感冒咳嗽。

治疗瘰疬:大贝母与香白芷各20克,研为细末,用白糖与陈酒调和之后服下。

治疗痈乳疖:准备紫河车草与浙贝母各15克,研为细末,然后用黄糖拌匀之后,用陈酒服下取汗。

治疗咽喉十八症:取大黑枣适量,装入五倍子与象贝各一个,用泥裹住煨后,研为细末,加入少许薄荷叶末与冰片,放入瓶内贮藏,使用时取出适量,吹到患处,让患者呕出痰。

三、浙贝母的服用禁忌

浙贝母性寒,因此脾胃虚寒者应慎服,有寒湿痰饮者也不宜服用。此外,浙贝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与附子等药物同时使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就是这么多,如果想要让浙贝母发挥更多的作用,那就要学会辩证的分析,不适宜服用的患者则最好谨遵医嘱,不要自行盲目服药,否则可能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川贝母

注意点:

浙贝母与川贝母功用基本相同,但浙贝母苦味为主,药性偏于开泄,善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川贝母以甘味为主,药性偏于滋润,善于润肺止咳,且除热邪,消散肿块的功效以浙贝母为胜,所以临床上治疗淋巴瘤“痰热阻肺证”宜选用浙贝母。

传统认为浙贝母与乌头同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所以不宜一起煎服。浙贝母苦寒,久服多服会损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大便稀等不良反应。

2查阅与分享: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规模化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2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