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贝母类药材资料汇总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贝母类药材共六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和土贝母。由于几种药材名称相近,功效除土贝母外,其余均相近,临床应用上极易混淆。临床应用以川贝母、浙贝母为主,其它几种应用较少。川贝母、浙贝母都是治疗风热咳嗽的良药,对于咳嗽、咳痰不利、口干口喝、舌苔发红的风热咳嗽患者,可选择川贝母及浙贝母,但是,川贝母更适于年老体弱者服用,因为其药性温和,气味不浓;对于体质较佳的小儿、青年人,最好选择浙贝母。

平贝母与川贝母相比,平贝母较川贝母大,色常不白,扁平不圆,味苦。现代研究表明:平贝母与川贝母在药理、化学成分及功效上相近,均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在川贝母货源紧缺,价格贵,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平贝母代替川贝母,从而保证临床应用需要。有文献报道,不少医疗单位和药厂已经使用平贝母替代川贝母了。伊贝母与平贝母性味功能主治相同,但运用较少。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平贝主产于东北。

湖北贝母与浙贝母功能主治基本相同,但运用不及浙贝母广泛。

中药贝母类药材植物与药材:

暗紫贝母

梭砂贝母

甘肃贝母

川贝母

甘肃贝母

土贝母

土贝母

土贝母

浙贝母

浙贝母

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

平贝母

平贝母

平贝母

新疆贝母

伊贝母

贝母类药材对比表

药材

来源

功能主治

用法与用量

土贝母

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

解毒,散结,消肿。用于乳痈,瘰疬,痰核。

5~10g。

川贝母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3~10g;研粉冲服,一次1~2g。

平贝母

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伊贝母

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3~9g。

浙贝母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鱗茎。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5~10g。

湖北贝母

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的干燥鳞茎。

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热痰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

3~9g,研粉冲服。

除土贝母药材来源于葫芦科植物外,其余贝母类药材圴来源于百合科植物。

川贝母与平贝母

川贝母

平贝母

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症。

2.瘰疬,乳痈,肺痈。

1.风热、痰热咳嗽。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区别

川贝母与平贝母二药,共同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同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症。不同功效:川贝母还具有散结消痈的功效,治疗瘰疬,乳痈,肺痈等症。

川贝母与浙贝母

川贝母

浙贝母

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症。

2.瘰疬,乳痈,肺痈。

1.风热、痰热咳嗽。功似川贝母,多用于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区别

川贝母与浙贝母二药,共同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同治肺热咳嗽、瘰疬、乳痈等症。不同功效:川贝母味甘偏润,又能润肺止咳,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浙贝母苦寒降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清热散结之力胜。

熟记一方剂—→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贝母一钱五分 瓜蒌一钱 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八分水煎服。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燥痰咳嗽。咳嗽痰少,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干口燥哽痛,或上气喘促,苔白而干。本证由燥热伤肺,灼津成痰,肺失清肃所致。君——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臣——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佐——天花粉清热润肺,茯苓健脾渗湿,橘红理气燥湿化痰,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请问:该方剂中贝母指上述贝母类药材中哪一种?

        码小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3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