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连绵不断的阴雨天
让人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翳
恼人的阴雨天让出行变得困难
却是上天赐给植物们的宝藏
春雨贵如油
植物们该发芽的发芽
该开花的开花
春光不等人
由于疫情管控原因
百草园暂不对外开放
连绵的阴雨也阻挡了大家外出的脚步
从今天起,
我们推出春花百草系列
即使管控,即使阴雨
也不让大家错过植物园的春暖花开
首先介绍的是中药材“浙八味”系列,“浙八味”即在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且带有地域性特点的八种中药材:白术、白芍、杭白菊、温郁金、浙贝母、玄参、麦冬、延胡索。“浙八味”是浙江道地药材的代表。
在百草园南侧的林下,浙贝母悄然舒展开窈窕的身姿,绽放出清新可爱的花朵。
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
百合科贝母属
植株长50-80厘米。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叶在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的,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2.5厘米,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的具2枚苞片;苞片先端卷曲;花被片长2.5-3.5厘米,宽约1厘米,内外轮的相似;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花药近基着,花丝无小乳突;柱头裂片长1.5-2毫米。蒴果长2-2.2厘米,宽约2.5厘米,棱上有宽约6-8毫米的翅。花期3-4月,果期5月。
在药材应用方面,浙贝母易与同属的川贝母(F.cirrhosa)混淆,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区别
浙贝母
川贝母
分布范围
浙贝母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
川贝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地
鳞茎
鳞茎呈卵圆形至长圆形,常由两、三枚肥厚的鳞叶对合而成,直径1.5-3厘米。
鳞茎球形或宽卵圆形,由两枚鳞叶组成,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俗称“怀中抱月”,径1-2厘米。
花量
花1-6朵
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
花色
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
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
苞片
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的具2枚苞片
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
果实
蒴果棱上有宽约6-8毫米的翅
蒴果棱上只有宽1-1.5毫米的狭翅
花期
花期3-4月
花期5-7月
果期
果期5月
果期8-10月
浙贝母身材纤弱,却能开出数朵硕大的花,让人不禁感叹其弱小的身体怎么会蕴含着如此大的能量。如果有机会观察它的地下部分,你就能理解它的能量从何而来了,浙贝母的地下鳞茎肥厚饱满,将其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牢牢地锁在其中。
浙贝母的鳞茎和植株图源网络
浙贝母黄绿色的花混在枝叶丛中,下垂呈钟状,看上去不太起眼。但如果你轻轻扶起花朵,就能发现花瓣内侧密布的浅紫色方格条纹,将昆虫指引向花心。
浙贝母花朵下方的苞片与叶片相似,但先端呈卷须状。在林下杂乱的环境中,这些卷须可以帮助它固定自己,接受充足的光线。
贝母的名字听上去就不同寻常。贝母最早以“蝱”之名记载于《诗经·郦风·载驰》篇:“陟彼阿丘,言采其蝱”。而在陆玑所著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对其进行了注解:“蝱,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类此。”从叶子形态(如栝楼)来看,并不符合贝母属植物的特征,应为记载于《中国药典》中的葫芦科假贝母属的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而真正的贝母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药。
贝母这个名字正来源于它独特的鳞茎。贝母的鳞茎形状像几个大小不一的贝壳聚合在一起,南北朝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
贝母属观赏植物
贝母属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独特的花型、斑斓的花色、多样的姿态,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如皇冠贝母(F.imperialis)、波斯贝母(F.persica)等,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观赏及切花品种。
皇冠贝母波斯贝母
我国是世界贝母的重要分布中心,具有丰富的贝母属自然种质资源,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