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敷止疼方,献给有缘人

因为无情的肝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那么,肝癌真的就无药可治吗?这还真是个世界医学难题。

一、麝冰膏

1.药物组成

麝香、冰片、蟾酥、血竭、田七、乳香、没药、马钱子、细辛、明矾、黄药子、生川乌、生草乌、桃仁、红花、木鳖子、地鳖虫、鸦胆子、徐长卿、生胆南星、全蝎、蜈蚣。(医院)

2.适应证

肝癌、肺癌癌性疼痛。

3.使用方法

药物按比例研成粉末,过40目筛,加赋形剂调制成膏备用治疗时将药膏5g均匀摊于油布上,直接敷贴在患处(或痛处),药厚1mm,其面积大小可较疼痛范围稍大,周围用胶布固定,每8小时更换1次。

4.注意事项

皮肤刺激作用,如发生皮疹给予苯海拉明霜外敷。孕妇慎用。

二、肝癌止痛膏

1.药物组成

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20g,丹参20g,延胡索20g,龙葵15g,蚤休12g,三棱15g,莪术15g,生乳没各20g,血竭5g,生川乌5g,冰片10g,砒霜0.03g,黄白蜡各10g,米醋20mL,凡士林10g。(河南省开封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编号:)

2.适应证

肝癌癌痛。

3.使用方法

将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丹参、延胡索、龙葵、蚤休、三棱、莪术、生乳没、血竭、生川乌等按比例水煎去渣取汁,入米醋、猪胆汁适量,煎汁熬成糊状,加黄白蜡适量溶化后放入凡士林、冰片、血竭、砒霜等适量收膏即成。用时将药膏均匀涂于敷料上,厚度约为0.2~7.5px,大小为px×px,外敷于肝区即可。每次外敷8~10小时,隔日1次,4周为一个疗程。

4.注意事项

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三、癌理通膏

1.药物组成

白药膏1帖,蟾酥0.5g,制马钱子10g,毛麝香、寮刁竹各30g,大梅片3g等。(医院肿瘤科)

2.适应证

肝癌、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3.使用方法

马钱子用童子尿浸渍,毛麝香用酒精提取,余药研末,与白药膏调匀制成膏剂。

4.注意事项

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注意对药物的炮制和制备。孕妇慎用。

四、双柏散

1.药物组成

大黄、侧柏叶、黄柏、薄荷、泽兰等。(广州中医院制剂)

2.适应证

肝癌轻度癌性疼痛。

3.使用方法

上药按照侧柏叶2份,大黄2份,泽兰1份,黄柏1份,薄荷1份,取克双柏散加等分量的开水和20g蜂蜜调成糊状,置于微波炉加热,待凉至45℃左右时外敷于局部肝区疼痛部位,并用纱布覆盖固定持续外敷6小时,每天1次。

4.注意事项

有一定皮肤刺激,注意药物制备和炮制。

五、消瘤止痛外敷散

1.药物组成

青黛40g,雄黄30g,明矾30g,芒硝10g,制乳香50g,制没药50g,冰片10g,蟾蜍20g,麝香2g。(医院制剂)

2.适应证

中晚期肝癌癌痛。

3.使用方法

上药除芒硝、麝香外,共研细末再加入芒硝搅匀,分成15份,每取1份,用50%以上白酒和红醋将其调成糊状,取1/15份麝香均匀撒在药面上,外敷散于肿瘤体表投影区外敷,每日换药1次。

4.注意事项

中晚期肝癌患者往往出现衰竭状态,多伴有腹水、门脉高压、出血、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并发症,医院规范化常规保守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六、蟾乌散

1.药物组成

蟾酥50g,生川乌头50g,延胡索20g,丁香20g,乳香20g,没药20g,细辛20g,生半夏20g,冰片20g。[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7年度科研计划课题(编号:7155)]

2.适应证

肝癌癌痛。

3.使用方法

共研细末,过目筛。用蛋清、适量陈醋调匀使之成稠粥状即可。先用温水擦净疼痛部位,取配制好的蟾乌散约g,敷于疼痛部位,厚约7.5px,超出疼痛范围25px,外用纱布及胶布固定。

4.注意事项

川乌有小毒,注意药物炮制。

七、镇痛消结散

1.药物组成

血竭、制乳香、制没药、马钱子、土鳖虫、辛夷、白芷、附子、细辛、红花、半夏、冰片、羌活、雄黄、五味消毒丸等。(浙江医院)

2.适应证

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引起的癌痛。

3.使用方法

每味药物研成粉末,调匀,制成散剂,密封贮存。使用时,取适量,加菜油调成糊状,涂痛处,外敷纱布,用胶布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两天后可重复使用。

4.注意事项

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八、复方蟾酥散

1.药物组成

蟾酥、麝香、冰片、肉桂、细辛、草乌、血竭、桃仁、三棱、莪术、青黛、泽兰、黄柏、茜草等。(湖南医院)

2.适应证

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等肿瘤引起的癌性疼痛。

3.使用方法

原药研末混匀,按处方剂量分包、密封,外敷治疗。使用前洗净患处皮肤,取药1包以麻油调匀涂敷于患者疼痛部位,上覆消毒纱布并以胶布固定,2小时换药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

4.注意事项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

九、痛康宁腰围带

1.药物组成

半枝莲、莪术、党参、当归、白术、生地黄、丹参、陈皮。(济南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专利)

2.适应证

肝癌癌痛。

3.使用方法

药物研末,药袋采用透气性较好的无纺布和棉布缝制。腰围带置于脐部,每15天更换药袋1次,连续使用。

十、癌痛围腰带

1.药物组成

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三棱10g,莪术10g,蜈蚣5条、土鳖虫10g,乳香10g,没药10g,丹参10g,红花10g,大黄10g,麝香1.5g。(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

2.适应证

肝癌癌性疼痛。

3.使用方法

癌痛围腰带由围腰带、药袋组成,药物研末。药袋采用透气性较好的无纺布和棉布缝制。围腰带采用棉布缝制,其尺寸大小及松紧度应根据患者腰围的长度制作,做到患者佩带舒适。用癌痛围腰带置于脐部,每10天更换药袋1次,连续使用。

来源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为了家人的健康,请把此文转发出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看完这篇文章,记得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让你的朋友一起开心、一起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4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