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药师在线与大家分享了黄坤老师的文章《学会这些备考技巧,执考通关无忧(上)》(点击蓝字可回顾文章),许多同学表示受益匪浅,今日将继续与大家分享黄坤老师总结的备考技巧,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
5.联想记忆散思维
在复习备考中有些知识点的术语比较难记忆,这时候就可以通过知识点与实物进行联想的方式来掌握。比如“车轮纹”“云锦状花纹”“金井玉栏”,这些均属于中药鉴定学中的经验鉴别术语,这个考点通常考2-3分,非常重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药图片。
这两个饮片的横切面是不是像下面这个自行车的车轮?所以叫做“车轮纹”。
再比如丁香和辛夷的形状都是考核要点,丁香药用部位为花蕾,略呈研棒状,和研钵的研棒很像。
而辛夷药用部位为花蕾,形状呈长卵形,似毛笔头,与我们练字的毛笔很像,软软的毛茸茸的。
掌握了它们的性状和药用部位,基本上这两个药的核心考点的分值就拿到了。
6.对比记忆找区别
中药制剂与剂型中的各剂型水分检查值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通常考1-2分,这么多的剂型,不同的数值该如何记住呢,我们来看丸剂水分如何对比记忆找区别。
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2%;
水丸、浓缩水丸、糊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9%;
对比的区别出来了!蜜丸、浓缩蜜丸,水蜜丸、浓缩水蜜丸,水丸、浓缩水丸,“蜜”字逐渐减少,“水”字逐渐出现,而含水量随着“水”字出现以3%之差逐渐减少,再记一个糊丸为最少级别的,是不是就掌握了,不用繁琐的记7个,只记住3个类别就可以了。
再比如山药、天花粉、白芷三个饮片都显粉性,都是圆形或者类圆形,其彩图易混淆,那么就放在一起对比记忆找区别吧!
山药形圆色白粉性大;天花粉如图中下方箭头所示形状像花瓣形,上方箭头所示小黄点是木质部小孔,想象成得了天花皮肤起的小点点;白芷如图中箭头所示有近方形或近圆形的棕色形成层环——指环(芷环),找到了区别点,重点记忆区别的关键点,考点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
7.编写口诀辅助记
有一些考点非常重要,但是却没有规律可循,只能死记硬背下来,但是死记硬背也是有技巧的——口诀记忆法。中药学味单味中药的功效非常重要,但是相似度高又难掌握,比如牛黄和熊胆都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相同功效,但不同的是牛黄还有化痰开窍的功效,熊胆还有明目的功效,通常考核点会集中在功效的不同点上。大家这样来记忆,有个成语叫“明目张胆”,“明目”对应功效明目,“胆”对应熊胆,熊胆的明目作用就掌握了;成语“对牛弹琴”,“谈”对应“痰”,牛黄化痰开窍的功效也掌握了。再比如《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8章中的对抗同贮法考点,-年每年考2分,是核心考点。对抗贮存的药名太多容易混淆,可以用下述口诀:牡丹皮——泽泻、山药(丹皮服泻药);蛤蚧——花椒、吴茱萸、荜澄茄(花蛤误会老毕);蕲蛇、白花蛇——花椒、大蒜,土鳖虫——大蒜,人参——细辛(大花蛇伤了大虫子的身心);冰片——灯心草,硼砂——绿豆,藏红花——冬虫夏草(冰心往绿豆沙里藏虫),这样用四句话就将7对药组考点掌握了。
8.解题技巧很重要
如果再考试中有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或者实在想不起来,那么可以通过分析题干信息来选出正确答案。比如这道真题“某医师常选用草豆蔻治疗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泄泻,此因其除能燥湿行气外,又能()A.散风发表;B.消积止呕;C.温中止呕;D.降逆止呕;E.除痰截疟”。本题考查草豆蔻的功效,如果考生没有记住它的功效,可以通过题干信息来推导。首先由题干中关键词“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泄泻”可知“胀满疼痛、泄泻”是因为寒与湿导致脾胃气机不畅而出现的症状,再看草豆蔻功效给出了“燥湿行气”,也就是对应原因中的“湿”,那么5个选项里肯定有一个是对应“寒”的,所以选出来就可以了,C选项温中止呕,温性能祛寒,也只有C选项涉及到“寒”,这样答案就推导出来了。
以上8种备考技巧你掌握了吗?每种技巧都用示例演示,将知识点的记忆方法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大家,参加执业药师药学方向的考生也可以参考,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你会收到不一样的复习效果。想获得更多考试资讯和复习资料,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