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党之屌丝逆袭记

本人接触音响数年,真正发烧是从一年以前,从纯粹的菜鸟到现在效果能使自己满意,心中攒了太多话想说,却一直没啥勇气表达,明天就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了,有啥话就先说了吧。本人今年年方29,家穷人丑,数年前因婚房装修,冲动购入音响一套,却一直因为工作比较忙,无暇享受。去年调换岗位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坐下来多看几部电影,连看几场后却很不满意,以当时外行的水平加木耳来听也觉得不对,整套系统除了比电视声音大一点似乎并没有什么其他感觉,同单元一个朋友说主要是缺了低音炮,遂向老婆大人申请两千元购炮资金,踏入毒坛,自此不能自拔,尤其今年老婆因回重庆怀孕生子,留下我一人在杭州天不收地不管,在工资卡在手一路绿灯的情况下,靠着本地烧友及外地朋友的指导帮助,折腾大半年,效果终于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给予帮助的朋友实在太多,包括扯球吹水的也在精神和道义上给我我极大的支持。。。篇幅有限,在此不能一一列举,特别一并表示致谢,一个人折腾太孤独,生活因你们而精彩。一路走来收获太多,感悟太多,回顾去年此时,方知行路之远,经验不敢独享,在此抛砖引玉,与众友同享。此为题记。

余话不表,进入正题,实现屌丝逆袭的过程千头万绪,想说的也比较多,为了表达清楚,不致离体万里,就分篇进行阐述。

一、整体环境和前期设备。

家里客厅长4.4米,宽接近4.3米。。。看到这个数字估计很多兄弟就要皱眉头了,几乎是个标准四方形,这个房间形状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后面会提到,客厅左边半敞开与门厅连通,右边是落地窗,当时的箱子是惠威T双八寸的,功放是NAD,播放器是高清锐视播放器,视频是长虹五十寸等离子。效果就不提了。。。之前也说过了,比电视声音大点,剩下的没感觉。

后来在群友的教导下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DTS声效,应该播放哪种片源,甚至如何在功放里调节声压和距离我当时都不知道,效果要是好,那才是见鬼了,这些当时都不知道。

二、低音篇

最早选炮的时候,完全是云里雾里,什么下潜啊,量感啊,速度啊,体感啊,倒相,密闭这些都不知道,对我来说都是新名词,要从头一个一个去了解,很多东西也是在以后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的。在毒坛泡了一段时间后,标准不经意间已经从两千放宽至四千了(这种现象好像很普遍),甚至再高一点,初步确定了几个炮,JBLES,,惠威的10寸炮,还有个尊宝SUB,还有一些类似价位的记不太清了。

大概确定了型号之后就去本地的秋涛路音响市场,杭州大厦和新武林家电市场逛了一圈,为了加深印象,不至于听得晕头转向我还专门制作了一张表格,前面一列是炮的名称,后面是量感,下潜,速度等等一些指标。

现在想起来这么做也还是有效的,在跑了很多家之后很多细节都会记不清,有了这个表格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帮助自己想起很多细节,即使记不清细节,也能看着评分有个大概的印象。一圈停下来之后,首先是感觉到有炮没炮确实不一样,炮带来的震撼感是双八寸的主箱给不了的,第二是感觉没有特别好的炮,最好的大概是JBL的和ES了,因为整体环境好,还搭配了雅睿系列音箱,爆发力还是不错的,量感不太大,声音略硬,总体来说在第一圈的听感中感觉最好;其次是ES,和其他的炮比起来量感比较大,比较震撼,但声音似乎没什么层次;惠威的炮听起来也是类似,量感比ES少些,层次感也比较差;乐富豪的一个忘记型号的炮好像是10寸的,老板娘不会接,找店里的客户帮忙接的,不知道是老板的水平坑了这个炮还是这个炮坑了老板,听起来完全没感觉,要啥没啥,就是一片乱吵,感觉糟透了,老板娘还在那乱开价,真是汗,现在有些商家懂都不懂也来做这个生意,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表现最差的可能是乐富豪的这个炮,但是最让我失望的确实尊宝的炮,之前有朋友力荐这个炮,说比一类的不差,价格还低些,期望值是挺高的,试听之前最想买的也是这个,但在商家那里是试听了速度与激情五的一些片段,真的是比较失望,量感是有了,速度有点拖,这个还好,主要是质感,之前我也多次和朋友们提起,就像一面大皮鼓,两个车子很激烈的撞在一起了,它是敲鼓一样的嘭嘭嘭,开枪了也是嘭嘭嘭,车子掉水里的低音还是嘭嘭嘭,反正就是什么低音都一个调,听不出应有的质感来,听完之后我就放弃这个炮了。

试听之后就准备购买JBL的炮了,当时是超预算的,就等待时机准备买个二手,但等待的过程中事情出现了转机,也导致我对炮的发烧一发不可收拾。在一次和家里人通电话的过程中才知道我一个远方的表哥从事相关的行业,而且比较精通,联系之后就下手了人生第一炮,雷鸣FV15。

第一个炮雷鸣FV15

FV15是我的第一个炮,15寸双孔倒相炮,超大体积,以至于打扫卫生的阿姨来了问我怎么买了个柜子。。。做工一般,贴的木皮也比较容易掉。初听之下感觉就一个字。。震撼,这个炮的量感到现在我都认为足够了,即使是单炮也是足够了,当时新手,追求震撼,把炮开得很大,大到其他声音都听不清,沙发抖得像按摩椅,看五分钟就受不了想透透气,然后觉得巨爽。。。从来没有听过这种级别的低音,当时的反应是各种土鳖啊,大家别笑我。

听得多了之后,慢慢就听出不足来了,一个是炮的声音和整体的声音融入不到一起,另一个就是驻波非常的强,之前也讲过我的客厅是近乎正方形的,38HZ处的驻波来临的时候真的吃不消,当时手里就拿着个遥控器,驻波以来马上把声音关小,一场电影看得心惊肉跳的,时刻准备关小声音。当时对调试还不是很懂,功放也没有这个功能,在调试好之前我就把炮出给了本地年少有为,风流倜傥。。。的小徐兄弟,炮到他那里后,他一直和我说,这个炮怎么感觉只值五千块,没有隐形感,速度慢,声音也有点浑浊。直到他用圣歌的MRX替换了安桥后,声音才有些融入在一起了,炮也有了些隐形感,那时候我们心里别提多满足了,声音开得震天响,把他家里的东西都震得摔下来三样。后来小徐同学上来莱斯康的MC12带EQ版本,走完EQ之后,低音的量感,炮的隐形感包括质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得不说功放对声音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万元级的炮可以有五千级的表现也可以有两万级别的表现。

至此雷鸣炮也算是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整体感觉氛围感好,量感充足,下潜也能达到要求,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一个是FV15这个型号,15寸低音又是倒相,速度还是不太够,有些很快节奏的低音不太跟得上,像叶问里甄子丹和洪金宝对拳的一段低音和上面的声音还是会脱节,另一个就是声音力道不太够,或者说不够蛮横,雷鸣据说以前是做HIFI炮出身的,英文的意思是讲求清晰明快没有中文名字这么霸气,可能很多朋友就是不喜欢蛮横的感觉,喜欢相对温柔些的低音,据说这种低音HIFI性更好,不过我想大多数兄弟买炮都是为了AV的,那种强横震撼的感觉总还是欠缺些,一句话总结,雷鸣像个很好的女人,不过看大片尤其是美国大片还是不够爷们,追求拳拳到肉的过瘾和痛快可能会略差些。

现在想起来这么做也还是有效的,在跑了很多家之后很多细节都会记不清,有了这个表格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帮助自己想起很多细节,即使记不清细节,也能看着评分有个大概的印象。一圈停下来之后,首先是感觉到有炮没炮确实不一样,炮带来的震撼感是双八寸的主箱给不了的,第二是感觉没有特别好的炮,最好的大概是JBL的和ES了,因为整体环境好,还搭配了雅睿系列音箱,爆发力还是不错的,量感不太大,声音略硬,总体来说在第一圈的听感中感觉最好;其次是ES,和其他的炮比起来量感比较大,比较震撼,但声音似乎没什么层次;惠威的炮听起来也是类似,量感比ES少些,层次感也比较差;乐富豪的一个忘记型号的炮好像是10寸的,老板娘不会接,找店里的客户帮忙接的,不知道是老板的水平坑了这个炮还是这个炮坑了老板,听起来完全没感觉,要啥没啥,就是一片乱吵,感觉糟透了,老板娘还在那乱开价,真是汗,现在有些商家懂都不懂也来做这个生意,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人生第二炮,MX

出掉人生第一炮雷鸣FV15后,我迎来了第二炮MKMX。

炮到的时候我正去老婆老家过年,就先寄存在小徐同学家里,让他玩了一段时间双炮,假期结束后,我回来问他双炮感觉咋样,他说根本没法听,两个炮完全搭不到一块去。。。,于是现场试听,AB对比,第一感觉就是MK的声音是硬梆梆的,相对雷鸣来说似乎弹性不足,这个和没有煲开可能也有一定关系;第二个感觉是速度确实快,低音发出的时候,几乎每个场景都能做到画面到炮就到,低频的画面结束时炮的低频也收得非常快速,没有拖泥带水;第三个感觉就是量感相比之下实在有点微不足道,和FV15的15寸倒相巨炮相比,MK的低音似乎只有那么又干又硬的一点量感,这方面确实感觉有点可怜。

在小徐家对比之后,我把炮搬回了自己家,前段时间的感觉还是类似,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开始渐入佳境,炮的弹性逐步改善,声音还是硬,不过也许是没有对比,也许是煲开了,感觉不是那么难以接受,量感倒是依然不足,但似乎也没有太多不妥,包括后来听MK的S现在我对MK高端产品的认识就是,素质确实有独到之处,速度快,监听到位,价格不菲,初听似乎对不起价格,有些失望,但慢慢习惯之后你会觉得声音就应该是这样,比它差的是不如它,比它好的声音肯定是经过修饰了,我这话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其他的兄弟如果有不同观点也很正常。倒是MK的主动箱P开声就给了我震撼,功放匹配到位后表现着实让人吃惊,其他方面可能还是有些不足,但动态实在太好了。

好像扯远了,总结一下MK炮在我这里的表现,这个炮可以带来清晰迅速有力的低音,量感不大,一般家庭要求不高的话用用能够让人满足了。

人生第三炮MKSB1

MX使用当中,表哥给我寄来了SB1,也可以算作我的人生第三炮。

MKSB1,和MX最大的不同就是SB1少了一个被动的12寸单元,也没有使用MK当家的推挽技术,当下对比试听了一下,感觉是风格一致,低音一样的偏硬,偏快,量感一样的偏小,SB1量感更小些,不过差距不大,真正的差距体现的质感和细节上,似乎一些MX表现的比较好的细节在SB1上有所丢失或是表现的不完整,弹性略差些,速度上差距不大,总体表现我觉得还是符合这个炮的定位和售价的,如果上一个级别的炮可以称为优秀的话,这个炮算个良好或至少及格是没问题的,这个价位这个表现可以了,不坑爹。

人生第四炮,雷鸣F15HP?

这个炮是牛货,不知道是不是全国独一份,单元对地的雷鸣,地道的MADEINAMERICAN,和后期国产的不同,在HP后面打个问号是不太确定到底算是什么功率的,貌似雷鸣低功率W,高功率W,之前一直没有看这个是多少瓦,刚刚去看了下,炮板上电源接口下方竟然写着W...,不知道我也没有看错,如果没错这个是不是可以叫做超高功率版?之前也说过了,雷鸣的炮好在层次感,清晰度和弥漫感,这个炮密闭,高功率,对地,即使理论上讲也应该是层次和弥漫感更强,更加无方向性,实际听感也是如此。

自从知道表哥有这个炮之后,我就时间惦记着它,每每想起就口水一地,最终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威逼利诱收入囊中,到家后心情自是又激动了一番,接好后简单试听,感觉有几点:一较之FV15更快速清晰,层次感貌似更区分更加清楚些;二速度比FV15快,基本不会有拖的感觉,不过听过MX后感觉还是MX快,目前MX在较大的炮中我个人觉得速度应该算是数一数二的;三量感不如FV15,比MX大是肯定的,但没有FV15那种浑厚的气势;四是雷鸣炮的整体风格还是比较一致的,个人认为可能更加偏向音乐方面一些,层次氛围弹性俱佳,整体还是较柔,火爆震撼不是特长。

第五个炮EPIK双15寸帝国

这个炮我刚刚知道的时候就很感兴趣,双15的低音,原谅我当时的土鳖,已经有点超出我当时的想象力了,想象不出有这么大两个单元的炮是什么感觉。去物流取货的时候箱子有点过大了,又重,毛重64公斤,现场把木架拆了,把两厢车的后排座放倒,在德邦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勉强塞入,上楼又是找人帮忙,回到家弄出来又出了一身汗。这个炮基本上没法找炮位,太重是一个原因,体积也够大,很难抱拢。弄到雷鸣的旁边后换上炮线开声,看得是猎杀U,低音地动山摇,真有点担心房子的承受能力,后来拿声音计测量才知道在音量都指向12点钟的时候,雷鸣的炮声压要小上7到8个DB,当时我音量旋钮和雷鸣调的是一个方向,低音过量了。

同场大PK

雷鸣的F15W炮和EPIK双15寸炮都很有看点,我后来特别进行了多个场景的对比,初步有些感受:一是量感毫无疑问是EPIK大得多,仪器测试结果也同样差别明显,体感EPIK更强,但当时的体感是以砸胸口为主,连续的低频轰了几分钟之后胸口觉得有点发闷,上网学习过才知道砸胸口是五六十HZ左右的低频量感大导致的(没有去查数据,好像是这个频段)二是质感上雷鸣属于比较软的风格,EPIK的低频质感有点类似MK,是较硬的,三是弥漫感雷鸣要更好些,在当时功放,调试等都还不到位的情况下,雷鸣炮似乎更容易隐形一些,EPIK的低音总是很鲜明的告诉你他的存在,四是两个炮的速度没有感觉有多大区别,绝大多数场景都能跟得上,但是没有MK那么极致,五是宽松程度EPIK要好,变二一段飞机轰炸连续爆炸的场景雷鸣的声音有点像野兽关在笼子里了,感觉有些被限制住出不来,EPIK基本上就没有这种感觉,当时MKSB1也还在手里,感觉就不仅是声音不仅像被关在笼子里,而且有被虐待的感觉,但是后来在尝试SB1双炮的时候就要好很多,宽松程度似乎不比EPIK差,速度上就更胜一筹,量感的增加感觉倒不太鲜明,当时就觉得双炮其实还是很有搞头的,一般来说是能够较之单炮有明显的提升的。

炮的调试

对比一段时间后我还是选了EPIK配在系统里,炮在我这里基本就只是AV方面的用途,图得就是个劲爆过瘾,尤其是以美国大片为主导的片源中感觉够狠,够震撼,雷鸣也没舍得出,毕竟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在,在放了一段时间后想想闲置也可惜就在笨笨的帮助下组建了双炮,雷鸣负责低频上段的层次,EPIK负责下潜和体感,说起EPIK的下潜还要补充一下,之前听到捶胸口的感觉说明其量感最强的频段也是偏上,同时还有个问题就是突然的极低频大动态时量感似乎变小了,尤其以怒海争锋的炮突然后座的一下感觉最为明显。当时听过的兄弟结论就是这个炮相对来说可能更突出的是量感和速度,下潜没有很给力,当时也就认了,觉得有这个效果也就可以了,再好也不能奢望。但笨笨的调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笨笨带了刀疤制作的仿百利恒平衡口EQ上门来帮忙调试,当时的功放已经有平衡接口,EPIK正巧也有,就直接用平衡线进行连接,又帮我换了下炮位,然后就用耳朵开始调,调一边就看看熟悉的片段再微调,几遍下来炮的提升非常明显,一个是低频似乎干净了很多,听感清晰舒适了,一个是炮的下潜大幅度提高,捶胸口的体感变成了踢屁股和摇沙发,这种体感让人感觉舒适很多。调好之后感觉基本上低频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比较简单的像功夫熊猫里阿宝被豹子突然打到在地的那个片段,低频与画面结合很完美,倒的时候嘭的就倒了,而且就是一个胖胖的熊猫突然倒地应有的那种感觉,着地之后低频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感觉没有一点多余,又看了阿宝抢宝卷突然被残豹从空中踢落砸地的极低频,笨笨说这段如果下潜不好基本听不太出来,这段已经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那种很厚实带抖动的低频,又看了灵异孤儿院片段,指环王片段等等越看越有惊喜,恨不得把前期看过的一些片段都从新看一遍,再感受一遍,笨笨当时就说好了,你这里低频已经很好了,不用再弄了,我当时就只会傻笑了,估计脸上早就已经笑开了花。

调试后记

后来随着经验的增加,我也冒充专家给其他兄弟进行过调试,慢慢也有了些自己的心得,关于调试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首先要有正确的听感,多听听好的系统听听好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次可以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段,对其中的低频应有的表现烂熟于心,再就是根据环境和器材的特点对症下药。我就以笨笨帮我调炮的过程为例,具体说明一下。

笨笨兄属于实践派,发烧二十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举个不知道是否恰当的例子,类似于老中医,网上有些兄弟理论功底非常扎实,对症下药明确有据,类似于精通专业的西医,不论中医西医,只要能治好病就是殊途同归。

在笨笨调试之后,讶异于效果的神奇,我也在不断了解学习,要知其然更让知其所以然,在论坛上J开头的好像是嘉宾的那个兄弟的回帖里,我看到了他贴出来的EPIK的曲线,结合其他途径的了解,我知道EPIK这个炮的曲线较为特别,由于单元大且是双单元,喇叭的特性更为凸显,整个声压曲线向上倾斜,在30左右可能和其他炮差不多量感,随着频率逐渐向上,量感也越来越大,到了60就可以超过其他炮10个DB了,另外炮的声压曲线在20HZ处又有较大的上升,这个可能是厂房调校所致,这种曲线就导致了在总体声压不变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受到频率较高的低频,这些频段声压更大,也解释了开始感觉这个炮容易捶胸口以及极低频突发时感觉量感变小的原因。

了解特性之后就应该把曲线拉平一些,首先要压下驻波,然后对25-35这段进行适量拉升,对50以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一边升,另一边压,像压跷跷板一样将声压曲线变得平直就容易出好的声音。当时我的炮驻波是在功放里压下去的,笨笨通过EQ对较低频段的低频量感进行了拉升,同时通过调低炮的截止频率来降低50HZ以上部分过多的量感,他的听觉实践和理论上的结论不谋而合,都有针对性地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功放篇

之前我的功放是NAD,也是NAD合并机的老旗舰,买来的价格不高(当时行货价的一半左右),估计是当时传说中的工厂流出货,好在用了两三年也没出过什么问题影响使用,功放是双环牛,重量有六七十斤,用料还是很实在的。

一直以来都有个说法,说功放也很重要,一般价格至少要和箱子相当,或者是功放与箱子与炮的投入比接近1:1:1,这个说法我并没有太大怀疑,只是不明白功放到底能对声音产生多大的影响,会不会像换箱子那么明显。在和小徐一起折腾炮的时候他也有这个疑问,于是我在对比炮的时候把功放也带过去了,都是大件,搬起来还真累人。小徐的功放是安桥,和我的标称功率一样,都是W8欧,我们简单对比了一下,以播放歌曲为主,试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感觉似乎差别不大,操作上安桥要便捷人性很多,声音取向上安桥似乎对声音有所修饰,声音听起来柔美一点,NAD则比较直白。推力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安桥不知道是推不上去了还是怎么样,到-8DB还是什么地方我记得不太清,再加大也没用了,声音大小一直不变了,NAD则可以一直向上,在开声都比较小的时候两个功放推出的声音差不多大,音量调到很大的时候,安桥是还好,说话大声些两个人隔着两三米还能交流,NAD开大后声音非常大,几秒钟都难以忍受,赶快关小,怕伤了耳朵,烧了箱子,同样的标称功率,欧美功放确实要厚道很多。按理说NAD推力大,控制力好,箱子的声音表现应该会更好,实际上,在音量差不多的时候,箱子的表现就我们当时的水平倒没听出多大差别,不能说谁比谁强,只能说风格不同。当时我们两个菜鸟得出的结论就是不同的功放只是功率,音色和操控上有所区别,都是一样的出声,对声音没有太大影响。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错了。

在对比之后过了一两周,当时的心思都没有放在功放上,直到小许同学的一个电话,事情出现了转变。。。

一天小徐给我打电话,口气很是兴奋,说换了个功放,效果好太多了,一定要我去听,原来是他一个做音响工程的朋友听说他在弄,给他拿了一台圣歌的MRX回家试听,试听后感觉有很大提高。之前一直说功放没什么用的小徐这么反常,我觉得很奇怪,晚上就和另外一个朋友驱车赶往小徐家。到了之后直接看拯救大兵瑞恩中登陆的片段,这段我们之前对比时听过,感觉就是一般,声音和激烈的画面配合的不是太好,声音比较凌乱,炮的声音也比较突兀。这次确实大有改观,首先是声场的感觉似乎比之前要明显了,体会到了被声音包围的感觉,之前感觉各个箱子是各自为战的;其次是细节丰富了许多,海浪冲刷声等细节以前似乎没有怎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pf/7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