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南京人感慨过,十几年前的悠仙美地,曾用一碗煲仔饭征服了南京人。
可现在,南京已经找不到几家店可以舒舒服服地吃上一碗煲仔饭。
现在的人太急躁,已经没有耐心去掌控火候,没有时间去打熬一碗饭。
煲仔还在,灵魂却没了。
最著名的煲仔饭,就是周星驰在《食神》中做的那碗黯然销魂饭。
用火云掌煎出来的蛋,用武功捶打出的叉烧。
但是,无论上层配菜有多出彩,这都不能算作一碗真正的煲仔饭,因为缺少灵魂。
那么,煲仔饭的灵魂究竟是什么?
灵魂就是饭。
煲仔饭的那一碗饭,讲究三重境界:
上层米饭被菜汁、肉汁浸润,香气浓郁直冲霄汉;
中层米饭晶莹剔透颗粒饱满,保留着米饭最真切诚恳的稻香;
底层米饭变成焦香脆口的饭焦锅巴,最上等的底层锅巴甚至只有一厘米的厚度,平整光滑宛如明镜。
失去了米饭的精髓,煲仔饭就失去了灵魂,无论配菜有多美味,都只是一碗煲仔菜罢了。
当然,煲仔饭压根不是什么高端料理,只不过是流传自广州的街边小吃罢了。
在广州的街头巷尾,时常能够见到这样的场景:
一排冒着火灶头,冒着热气的破旧煲仔,手持竹筷的赤膊老师傅。
不远处的简易桌凳边坐着衣着考究的中年男人,睡眼惺忪的睡衣少女,趿着拖鞋的中年妇人,满头白发的老人。
透过煲仔蒸腾而出的热气和遮掩不住的香味,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齐聚一堂,却产生了奇异的和谐感。
这是属于广州人的广州味。
煲仔饭也曾风靡全国,各地的煲仔饭店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丝毫不输给今天的黄焖鸡米饭。
但是煲仔饭并不是那种简单直接的味觉刺激,更像是一杯清茶而非烈酒,既要下功夫烹饪,又要食客有耐心品尝。
如果一定要给煲仔饭概括一个特点,那就是最质朴原始的香味吧。
至此,那些煲仔饭店也都凋零地七七八八,所剩无几。
南京已经没有多少家店仍然坚持做着煲仔饭的生意,小店铺不得不兼卖盖浇饭以维持营生,诸多港式茶餐厅的煲仔饭上座率也并不高。
也许再过几年,在南京就更难再吃到这么一口独属于煲仔饭的香味。
1
//顺德鱼生档//
有种说法是,南京最好吃的煲仔饭,就在顺德鱼生档。
顺德鱼生档的经典腊味煲仔饭,咸淡适中,吃起来并没有预想中的油腻,相当清爽。
最重要的是,顺德鱼生档的米饭选择非常出彩,询问了服务员后却没能得到答案比较遗憾。对于煲仔饭来说,最好的米饭应该选用嚼感略硬的籼米,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才较为膨松。
最上层的米饭吸收了腊肠渗出的油汁,入口毫不刺激只有香味;底层锅巴略硬且同样吸收到了汤汁,咸香非常。
顺德鱼生档的腊肠选用的腊肠,不出意外就是地道的广式腊肠,那种广州味,不会错。
一句话点评:米地道菜地道口味很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