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中三年的变化绝非偶然,而是与高一、高二和高三这每一年的变化相关的。有的同学初中升入高中后原本成绩很好,高中三年却出现跟不上,成绩直线下滑的现象;也有的同学初中升入高中成绩平平,但是三年努力后考上类高校,甚至北大清华。其实每一届学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是正常的,我把它叫做自然现象。也有的是不正常的,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很多人只看到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这三年中学生每一天的具体表现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微妙变化往往是导致最终大相径庭的根源。下面我就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告诉今天的高中生,怎么才能不在三年后败走麦城。一、同样是三年努力,为什么入学成绩相仿,高考却差距悬殊?01案例一这是我高中的时候的同位,他叫王子甲,入学班里第二名。当时属于被我们班主任重点关照的群体成员之一。班级入学成绩第二,按理脑子肯定不笨,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数学老师讲的一些内容我云里雾里的,他一听就明白,而且还属于反应速度很快的那种。开学初期几次考试,王子甲成绩还不错,班级前五稳稳的,年级也可以跻身前50名。能和这样的同位坐一起这是我的幸福。但是,几个月之后我发现了他的问题。当时在中国刚开始流行踢足球,什么马拉多纳、罗伯特-巴乔风靡世界,我们宿舍里满墙贴的都是这些明星。王子甲特别爱巴乔,他喜欢巴乔带球的风格,床头就是巴乔的画像。王子甲的人生变化开始了。每天他会花很多时间练习踢足球,尤其是练习盘带技术,体育课同学们之间会踢比赛,王子甲总是最勇猛的那一个。自习课大部分同学都会在教室里学习,王子甲也会出去踢球,哪怕班主任三令五申自习课不许干别的,但是王子甲根本不在乎。半年之后,王子甲的球技上升得飞快,一次学校组织的比赛,他作为我班唯一的参赛队员帮助球队夺得胜利。但是,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期中考试直接到了26名。我后来和他聊过天,告诉他应该多学习,他没有听,继续他的足球“事业”,到了高二学年,文理分科,我选择了文科,他选理科,最后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学,之后就不知道怎么样了。总结:这个案例中的同学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高考失利,其实在今天很多高中学生当中,有不少同学由于没有摆正好位置,偏离的学习这个主要的目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足球,篮球谈恋爱等其他方面。专注度的缺失是最终导致这些同学失败的根源,也有一些同学情况也许没有这么严重,但也是部分的偏离了学习这一主题,不要小瞧这样小小的偏离,它有可能是最终导致你偏离大方向的蛀虫,浪费每一天,葬送高考梦。02案例二上一届高三,我班里有一个学生,入学的时候成绩还比较好,班里前六,最后高考的时候发挥非常一般,只考了一个普通本科。按照他的实力应该考上、这样的重本院校,但是最后却没有考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孩子初中的时候是他们学校的第一名,到了高一的时候,由于班里的同学成绩都非常棒,一下子让它显不出来了,这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后来他找到我要和我交流一下,经过交流我才发现,这个孩子自从到了高中之后,他对每一个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很敏感,尤其是那些成绩比他好的同学。他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不受老师重视,上课的时候老师的目光不放在他的身上,他就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而在初中的时候他可是佼佼者,深受老师们的喜爱。这种巨大的落差可以说折磨着他每一天,高一的头两个月这种现象最为严重。后来他也觉着不行,便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但是状态总出不来。后来我经常鼓励他给他打气,每次鼓励完了之后效果就会稍微好一点,他就会有几天学习动力比较足的状态。可是一旦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又恢复原状。我还发现他的一个问题,就是每天学习没有任何计划性,起的也很早,睡得也很晚,忙忙碌碌一天,但是效率非常低,学了一天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好歹在高三的时候,我请其他几位任课老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