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海归都是瞧得起他们了,
还不是因为他们在国外混不下去了,
才灰溜溜地回来的!”
这句话很刺耳,
但是我们肯定不陌生,
多多少少听过。
作为留学生大军的一员,
听了自然不是滋味。
可是谁能想到,
这已经不是少数人的偏见了..
海归不受企业待见海归吃香,
也可能在10年前、20年前。
而现在留学生甚至变成了个贬义词。
各种类似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广州日报)
(搜狐财经)
(新浪教育)
只要看中国目前的找工作电视节目,
就会发现,
对于海归来说,
都是一场考验甚至是煎熬,
因为你会发现只要是海归,
尤其是“新鲜”的海归,
现场找到工作的可能性,
比国内本科毕业生要低很多。
其实并不是这些节目,
想故意往海归身上抹黑,
而是体现了海归,
尤其是“新鲜”海归在国内就业的实际情况。
“海归”PK“土鳖”1.英语水平如果是海归,
面试官会对英文水平预期更高,
结果”新鲜”海归们的英文还不如“土鳖“。
就像如果面试一个有相关经验的人,
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
但如果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即使是同样的问题,
预期会低很多。
同理如果是海归,
但是英文却达不到预期,
肯定比国内本科毕业生难找工作。
尤其是在国外,
只镀金一两年的研究生,
考核就会格外严格了。
2.吃苦能力因为大部分人是自费留学,
意味着家庭可能比较富裕,
即使不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
家境应该也还不错。
HR普遍会认为,
家庭富裕的人,
一般不能吃苦也不够努力,
尤其是对公司的激励机制不敏感。
对于家庭不富裕的人,
或者有经济压力的人,
会为了钱而拼命工作,
但对于那些家庭富裕的人,
涨元绩效远不够买一个高档包的,
哪有什么激励效果啊。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找一个珍惜这份工作的人,
肯定比找一个对工作都无所谓的人合算。
所以“新鲜”海归和国内本科毕业生,
国内本科毕业生的优势更大一些。
3.专业能力国内的系统和外国的系统,
有很大的差别。
就拿会计来说,
国内的会计实务和制度,
和澳洲的的有比较大的差别,
相对来说,
国内重点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
可能更加容易上手。
现在大部分学生出国就读商科专业,
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回国从专业上来说,
毫无优势可言。
4.是否可以融入中国的职场之道如果是海归,
意味着可能比较麻烦,
在国外就读本科的学生尤其如此。
中国的商业环境是灰色的,
没有绝对的黑与白,
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其实90%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都亏损严重,
主要的原因是,
外国人无法牺牲自己的道德底线,
来迎合中国的灰色商业环境。
而在国外学习过的人,
接受到西方的教育,
比较容易变成“愤青”,
无法像“土鳖”一样,
在灰色环境中生活得自由自在。
因为海归是“高大上“,
所以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劳资纠纷,
则更加容易付诸于法律或者仲裁,
为企业造成更多麻烦。
所以即使一定要招没有工作经验的,
干脆找一个国内的本科毕业生更省事。
4.稳定性如果是海归,则意味着稳定性会差一些。当然,这是应届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但是海归更加不稳定。因为同学更有钱,更有社会关系,所以可能发展得更好。人之所以产生不稳定是因为对比,所以当海归同学们混得不错,则无法安心本职工作,换工作的可能性更高。(以上内容选自老查留学)
(老查,原名张超,英文名CHARLES,国际教育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尚友网副总裁)
企业的惯性思维
因此,
现在留学生回国,
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优势。
企业以上的想法和联想,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多年经验和教训重复和强化的结果,时间久了,就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很难打破。偏向虎山行可是相较于国内,
对于留学生的不待见,
留学生回国的数量,
在逐年增多。
从年只有22%的留学生回国,
到年77%的留学生回国。
短短15年,
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人会在疑惑,
在这种情况下,
海归不吃香,
反而回国还有可能会面临,
更大挑战的情况下,
为什么选择回国?
而事实上,
每一个留学生,
都清楚地意识到,
回国将面临的处境。
高压的工作,
不高的工资,
重新适应的环境,
身后人的讨论..
为什么选择回国1.中国的发展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
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比起90年代,
对于国外生活的吹捧,
不管怎么样都要留下来,
主要是觉得国内和国外,
差距太大了。
现在的留学生一代,
对于国内的发展都是期许的,
虽然现在还是离发达国家,
很有些距离,
但是前景不容小视。
因此,
有网友回复道:
“国外不是混不下去,而是混不上去。”
比起在国外过着悠闲的生活,
还不如趁自己年轻,
好好拼搏一把。
而对于这句话:
“回国的海归都是国外混不下去的垃圾。”
也可以用王毅部长的话反击。
你的提问,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王毅
2.朋友圈在国内相信很多研究生朋友有同感,
在澳洲,
太孤单了。
比起国内的大帮小帮的朋友,
相处自然而随便,
说话不用拐弯抹角,
一群人一起疯,
永远不怕找不到话题。
在澳洲只有自己孤身一人,
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在国内忙的不行,
在这里就变成一个人傻傻地发呆。
就算在这里交到一些朋友,
自然没有多年的朋友交心。
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事情,
有的时候,
也不好意思去打扰。
毕竟在国内,
早就有了自己的人脉圈子,
在这里,
哪是说重头再来,
就能重头再来得了的?
3.家人很多人都牵挂着,
在国内的父母。
父母也不会说英语,
离着天远地远,
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情,
自己也是爱莫能助。
而之后,
自己在澳洲,
也会有自己的小家庭,
对于父母的关心,
自然会变得更少。
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
都是独生子女。
想到父母之后老了,
身边缺一个依靠的人都没有,
怎么舍得下心?
3.适应不了澳洲生活不管在澳洲呆的时间的长久,
或许还是不能适应澳洲的生活。
“适应”指的不是物质表层的,
而是“内心"。
就算习惯了澳洲晚上,
街道空空如也,
还是想念在国内热闹夜生活。
就算英语说得顺,
还是想念用母语交流,
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就算习惯了亲人不在身边,
还是想念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
节日团聚的气氛。
就算习惯了澳洲的社会,
感觉自己还是局外人,
没有主人的感觉。
结语大家对海归期许较高,
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选择回国的小伙伴,
最好不要选择一毕业马上回国,
把握好工作签证的两年。
增加工作经验,
提高专业能力,
学习国外的公司是如何运作。
学到真本事,
一回国当然不会撞南墙啦..
每一个留学生的选择,
回国或者留在国外,
都是经过思考的,
毕竟这关乎后半生的人生,
是个郑重的决定。
留在国外不轻松,
回国的路也不好走。
所以,
这也无关对错,
也不存在留在国外的,
就比回国的优秀。
只是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
选择了自己适合的。
而对于那些风言风语,
我只想说:
不要因为背后的话语而沮丧,
不要质疑自己的决定,
用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成绩,
让他们哑口无言!
编辑:黑椒鸡
来源:老查留学说、《职来职往》等
好消息!
悉尼印象开始卖票啦!
蔡健雅和李荣浩演唱会已经上线
有需要的赶快加客服号↓↓↓
推荐阅读警惕!澳洲多处发现恐怖“癌症村”,近40人死亡,全家集体得癌,数百人怒告政府!一旦中招,毒素在体内数年难消...
炸裂了!这是年悉尼最惊艳的一条鍖椾含閭d釜鐧界櫆椋庡尰闄㈡瘮杈冨ソ鍖椾含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摢閲屽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