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土鳖医学博士的悲哀

一位“土鳖”介入科博士为大家分享他参加英文比赛的经历,一起来看看他的吐槽吧!

作者:郑大一附院放射介入科毕永华

来源:医师报

  第十二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CSIR)在美丽海滨城市大连举办。我报名参加了青年医师英文大赛,不是对自己的英语十分自信,而是抱着“重在参与”心态尝试一下。也好为参加欧洲介入放射学大会发言,练练胆子。

  6月11日下午共有21名选手参加初赛,前十名入围决赛。我初赛就挂了,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只是选手的强大倒出乎我的设想。参赛的绝大多数是男性,一个个穿西装、戴领带,和我穿短袖、凉鞋形成鲜明对比。我想,这些哥们是“有备而来”,而且一个个信心爆表,大有志在必得之势。闲聊中得知,帅哥们这样的大赛已经参加多次,而且好多是留学回来的,最后得了第一名的哥们就是刚从韩国打飞的来比赛的。

  我抽到的是第二个演讲,心中窃喜,以为可以在信心没有遭到严重打击之前早点发言。可是上台的第一个哥们,说得那口英文真叫个流利,而后面演讲的,个个口齿伶俐,似乎英文才是母语。果然高手如云!

  我对自己表现还算满意,毕竟第一次开口说英文,还当着这么多牛B的评委和“海龟”,我居然没有过多紧张。也许是心态平和,看淡输赢;也许是早意识到差距,无需惊慌。如同突来的大雨淋湿了行人,既然衣裳早已打湿,何必一路奔跑?“风吹得雨细,雨洒得密密”,细细品味,淋雨也别有一番韵味。

  与“海龟”相比,我这“土鳖”博士,尽管几乎天天看英文文献,但口语差得太远。从初中学习ABC算起,我的英语学习之路长达16年。一路走来,过关斩将,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研究生英语考试和博士英语考试。如此“骄人”的成绩,我应该算是众多成功者之一。

  可试问这个世界,有哪种语言需要学习十多年,仍然开不了口?、有哪种语言需要借助翻译软件,才能基本读懂、写作,却几乎不会用来交流?答案只要两个:文言文和英语。我们把英语当作像古汉语那样死去的语言一样学习,只求通过考试,却从来不求真正掌握、作交流。这应该是中国教育的莫大悲哀。

  气愤、憋屈、郁闷!不是因为输了英文大赛,而是因为学了十余年,没能学有所成,浪费了太多宝贵的青春。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以及因考试养活的以培训机构为代表的庞大考试产业链。

  说到比赛本身,我个人认为,年年让这些“海龟”和我们极少数的“土鳖”PK,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优秀的“海龟”们早已过了语言关,他们胜之不武,即使得了奖也没劲,更不会让“土鳖”信服。

  如果把英语换成我家乡方言,可以肯定他们会输得一败涂地。祖国各地有方言不计其数,个个都是比英语难懂的“鸟语”,非“土著人”几乎很难掌握。有的人混进了土着圈,掌握了语言密码那自然是幸事。他们要做的,应该不是以此为傲,而是分享成功心得,让更多“土鳖”借鉴学习,以便沟通、交流。

  英文大赛应该立足于国内,让“海龟”作为成功的过来人,指导帮助“土鳖”们勇敢开口,激励更多人学英语的热情、兴趣,否则每年都是这些“海龟”风光无限,“土鳖”哪能愉快玩耍?除非像我这样“无知勇敢”,否则“土鳖”都懒得参与,何必“自取其辱”?

  庆幸的是,闭幕式上宣布从下一届开始,获得二等奖以上的人员不再参与比赛,而作为组织者、评委。如果这样,“土鳖”的好日子就来了,即使说得不够流利,得不了奖,勇于开口就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了。

  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战胜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英雄!

  想和超过15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和经典病例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h

yxj.org.cn或

qq.   想和同行交流学习?影像频道实名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