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虎自拟方简介1

方剂是中医的精华,中医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方剂的不断增加来实现的。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五十二病方》还颇粗糙,《内经》也只有13方。到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多首方剂,已成为中医理论体系发展成熟的显著标志。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多首方剂已显示出中医理论和经验的博大精深。中医医生,也往往是通过对方剂的学习、理解、运用、领悟、化裁、创新而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乃至名医的转变。虽然现存方剂早已超过十万,但究其实际,仍是“医之所病病方少”。因为时代在变化,疾病谱在改变,诊断技术在提高,新的临床问题不断出现,患者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只有创制新方,才能与时俱进,弥补古方之缺漏,提高处方的靶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我自不惑迄今,不觉已十年有五,结合自身的临床实际,自拟了一些新方,期间也和同道一起进行了临床验证,收集起来也有十来个方子,十来篇文章,虽然多个版本不一,有一些增减,甚至方名也略有变化,但大同小异,渐趋精炼,如今终成定稿。本书展现出来的6个方剂,虽不能免浅显粗疏之讥,但或许可免虚度年华之责。若其中能有一两个方子被同行看得上眼,记得住歌诀,用得到临床,乃至在更大范围里流传,则可谓吾之大幸。当然还有几个方剂,虽也渐趋成熟,敝帚自珍,但因为尚未公开发表,就留作申报专利吧。

1.二贝母汤

组成:土贝母12g,浙贝母12g,山慈姑12g,瓜蒌皮15g,青皮12g,夏枯草15g,蒲

公英15g,连翘15g,漏芦10g,路路通10g,甘草6g。

功能:化痰散结,解毒抗癌。

  主治: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症等痰毒交阻,正气不虚,以乳房肿块,胀痛难消为主症。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

方解:乳腺癌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有关,也与心强气盛,超负荷工作,《素问经脉别

论》所谓“生病起于过用”密切相连,以致日久天长,气机运行障碍,经络痞塞,津液不循常道,痰浊内生,郁久化热,成毒成积变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症也有类似病机,只不过程度不同,尚未质变而已。所以本方以土贝母化痰散结,解毒抗癌为君药,浙贝母、山慈姑、瓜蒌皮化痰散结解毒为臣药,增强君药的抗癌力量。青皮、夏枯草、蒲公英、连翘疏肝泻火,消疮散结为佐药,漏芦、路路通穿透力强,引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且能使诸药缓慢持久地发挥作用,均为使药。共奏化痰散结,解毒抗癌之功。

歌诀:乳病土浙二贝母,瓜蒌青皮山慈菇,漏芦连翘蒲公英,甘草路路通夏枯。

按语:中医抗癌应该改变一药治疗多种癌症的“大水漫灌”思维,向专病专药方向发展。二贝母汤治疗乳腺癌就是在这方面的探索。用普通的药物组方,就是从辨病论治入手,针对乳腺癌特有的病因病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二贝母汤由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制成胶囊,取得军内批号,医院临床应用已十余年,疗效可靠。二贝母胶囊年获国家新药发明专利,专利号:ZL。

摘自《王三虎抗癌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3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