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川贝,冬天咳嗽不用乱打针,这么吃,医

川贝,别名川贝母、贝母、药实、苦花、苦菜、勤贝等,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论述。贝母为名贵药材,堪称药中之宝。贝母是一个大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外形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古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认为“形如聚贝子”,所以称之贝母。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

药性

川贝母,就是常说的川贝,多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省,通常于每年的11~12月间采挖,川贝微寒、味苦,归肺、心经,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主治风热、燥热;土贝母则多用于散结消肿。

中药故事

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都十分烦恼。

一天大夫从门口经过,媳妇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了大夫。大夫看了下她的脸色,说:“我自有办法,叫你生个活孩子。”你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个活孩子。”

从此,丈夫每天按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发晕,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上嘴。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大夫家道谢。

大夫高兴地问道:

“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

“它是野草,没有名字?”

“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

“好!”大夫想了想,问道:“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

“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叫贝母吧!”

“好!对,就叫它贝母。”

“贝母”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川贝粥

材料:大米60克,贝母5-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用大米煮粥,待八九成熟时,加入贝母粉末,再煮至熟。服用时加入适量白糖。

功效:具有润肺养胃,化痰止咳等作用。适于病弱老年人服。

川贝杏仁饮

材料:川贝3克、杏仁3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川贝、杏仁洗净。架锅,加水大火煮开,小火熬煮1个小时,食用时加蜂蜜调味。

功效:该饮品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冰糖雪梨川贝炖燕窝

材料:

1.燕窝8克,冰糖适量,雪梨1个

2.川贝3克,水2碗

做法:

1、燕窝用水泡发。

2、梨洗净削皮,从蒂部往下1/3处打横切开做盖(有心思的话可切成锯齿状),挖去内核。

3、将川贝母洗干净然后锤碎,放入锅中加一碗水煮15分钟,然后滤掉渣待用。

4、把择净的燕窝放入做好的雪梨盅,盖上剩余部分,放入炖盅,再倒入煮好的川贝水、清水和冰糖,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40分钟左右即可。

温馨提示

川贝能补虚化痰,加上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作用,最好不要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免加重感冒病情。

川贝属于反乌头药物,如果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在服用时也要注意避免。此外,在服用川贝时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也不宜服用。

小孩子食用川贝一定要谨慎小心,尤其是2岁以下的小孩脾胃功能较差,须慎用川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3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