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2月19日水稻行情

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主要针对各积温带主栽的优质品种组装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确保优质高产高效。

(一)旱育壮秧

1.选种

要选用熟期适宜、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第一积温带可选用五优稻4号、松粳22、龙稻18、哈粳稻2号、龙洋16、松粳16号等;

第二积温带可选用绥粳18、绥粳22、齐粳10、绥育、三江6号、苗稻2号、龙粳21、东农等;

第三积温带可选用绥粳15、绥粳27、龙庆稻3号、龙粳31、龙粳57等;

第四积温带可选用龙庆稻5号、绥稻4号、龙粳47、龙盾等。

2.建育秧大棚

大棚南北走向,高2.4~2.6米、宽6~8米、长度根据所需秧田面积确定。本田育秧要建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本田地距离近,可在庭院建棚育秧。

3.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2~3天,把种子平铺到苫布或塑料布上,不能直接摊放水泥地面,厚度5厘米左右,并勤翻动,避免戳破种皮,晚上收堆盖好,防止霜冻。

(2)盐水选种。在播种前10天左右进行。盐水比重1.13,具体做法:50公斤水,加入12.5公斤大粒盐,可用比重计或鲜鸡蛋法进行测试,以鲜鸡蛋露出5分硬币大小为宜。配置好盐水后,边加种子边搅拌,捞出下沉种子并用清水洗净盐水。每次选种后都要重新进行测定盐水比重,确保选种质量。

(3)浸种消毒。盐水选种后浸种消毒。药剂可选用25%氰烯菌脂,药液浓度为倍,种子与药液比例1:1.2。水温保持12℃左右,浸种7天左右,需积温80~℃。具体做法是:浸种前一天在浸种箱旁边的一个空箱内按比例配制消毒液,消毒液的量可根据浸种量的%~%左右配制。配制好的消毒液过夜,第二天使用。浸种当天浸种箱底部设置好5厘米高左右支架。种子装入编织袋的2/3左右,不能装满,以利于浸种、通气均匀,袋装种子码花垛放入浸种箱后,通入氰烯菌脂消毒液,消毒液水层以高出浸种袋10厘米为宜。浸种时每天要用泵使消毒液定时回水搅拌,以保证充分浸透。

(4)催芽。浸好的种子以高温(30~32℃)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当芽长到1~2毫米时温度降到15~20℃晾芽、待播。

4.整地做床

提倡秋备床土、秋施农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土壤化冻后浅耕10~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垃,床面必须整平压实。床土厚度10厘米左右,苗床可酌情施用壮秧剂或适量肥料。提倡应用专用基质育苗。

5.播种

播种前15天左右扣棚,一般从3月15日由南向北依次开始,增温解冻。为提高保温效果,还可加盖草帘、棉被,也可采用三层膜覆盖。第一积温带4月5日前后播种,第二积温带4月10日前后播种,第三积温带4月15日前后播种,第四积温带4月20前后播种。播种前要全面进行种子处理,催芽播种。钵体盘育苗每穴播芽种3~5粒,机插秧每盘播芽种~克,普通育苗平方米播芽种~克。

6.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以密封保温为主,齐苗后撤下地膜。秧苗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超28℃;二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2~25℃,不超25℃;三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四叶一心以后温度控制在20℃,酌情昼夜通风,防治秧苗徒长。棚内温度夜间要保证7℃以上,如有低温,在大棚上盖草帘,小棚上覆棉被、麻袋片等,必要时在大棚内采取烧稻壳、炭火盆等措施,保温防冻。

(2)水分管理。播种到齐苗一般不浇水,2叶期前,不干不旱不浇水,控制苗床湿度,床土过湿或积水时,要酌情揭膜甚至开棚通风散湿。2叶期以后应遵循“三看”为指标,缺水补水,一次浇透,确保旱育。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酌情通风炼苗。

(3)苗床追肥。2.5叶期前后根据秧苗长势,缺肥时可用1%硫酸铵水溶液叶面喷施,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也可每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铵2~3公斤,施肥后也要用清水洗苗。

(4)苗床灭草。可在播种摆盘后,用丁扑合剂封闭灭草,或当稗草1.5~2叶期,可用10%千金乳油,每平方米用5毫升,对水倍液喷雾。

(5)预防立枯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恶霉灵、瑞苗清、噁甲水剂等喷雾防治,如用97%恶霉灵1~1.5克/立方米,对水3公斤喷雾。

(6)插秧前“三带”。起秧前1~2天,一是带药:每平方米苗床用10%吡虫啉0倍液均匀叶喷;二是带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酸二铵克;三是带生物菌剂(按产品说明使用)。

(二)本田整地、施肥

1.整地与施基肥

提倡秋翻、春耕,用旱耙或旋耕,然后灌水进行水耙,达到寸水不露泥的平整状态,稍沉实,花达水插秧。翻地前隔年施农家肥第一、二积温带每亩1.5~2吨、第三、四积温带每亩1.2~1.6吨。化肥:第一、二积温带一般为每亩磷酸二铵8~10公斤,氯化钾7~9公斤,尿素13~15公斤,4~6公斤硅肥(有效硅);第三、四积温带一般为每亩磷酸二铵7~9公斤,氯化钾6~8公斤,尿素10~14公斤,3~5公斤硅肥(有效硅)。氮肥40%、全部磷、硅肥、50%钾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入,其余氮肥的30%作蘖肥、25%~30%作穗肥施入,其余的50%钾肥作穗肥施入,粒肥酌情施用。

2.追肥

(1)蘖肥

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插秧后5~7天,即水稻返青后立即施用蘖肥总量的50%,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争取低位分蘖;第二次蘖肥当水稻第一、二积温带第七叶末到第八叶露尖时(插秧后4周左右)、第三、四积温带第六叶末到第七叶露尖时(插秧后3周后)施用,用其余蘖肥作调节肥施用。

(2)穗肥

在水稻拔节期施用穗肥,当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也即当扒开水稻主茎能看到节,并且水稻主茎上幼穗长度为1厘米左右时施用穗肥,施氮肥总量的30%和剩余的50%钾肥。

(3)粒肥

在水稻抽穗后的7天内可根据长势长相和病害发生情况等酌情施用,第一、二积温带可用氮肥5%做粒肥施用,第三、四积温带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做粒肥。为改善品质,抗逆增产促熟,可在水稻抽穗前后叶面喷施适量的富硒叶面肥、镁肥、锌肥等,喷施浓度一般1%左右,间隔7-10天,喷施两次。

(三)合理稀植

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秧苗3.5叶期时即可插秧。一般可在5月13~25日水稻高产插秧期内完毕,确保不插六月秧。插秧密度:第一积温区20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一个钵体苗,或3~5株基本苗;第二、三积温区25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一个钵体苗,或4~6株基本苗,第四积温区30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一个钵体苗,或5~7株基本苗。

(四)节水灌溉

采取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井灌区要设晒水池,并适当延长渠道,尽可能提高水温。插秧时田内保持花达水,插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三分之二(以不淹没秧心为准),扶苗返青。返青后,水层保持3~5厘米,增温促蘖。10叶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湿润灌溉方式,增加土壤的供氧量,促进根系下扎。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未出现拔节黄的地块,撤水晒田7~10天。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裂缝内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控上促下,促进壮杆。

盐碱土稻区不能撤水晒田,如果长势旺可采取酌情灌深水来控制无效分蘖。水稻减数分裂期当预报有17℃以下低温时,灌18℃以上的17~20厘米深水层,护胎,低温过后恢复正常水层管理。除此之外,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活杆成熟。每次灌水3~5厘米,自然落干后再灌水。黄熟期停水。

(五)除草防病

1.除草。

采用化学除草技术。防治稗草可选用禾大壮、莎稗磷、苯噻酰草胺等;大龄稗草可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嘧啶肟草醚等;防治泽泻、慈姑等多年生杂草可选用嗪吡嘧磺隆、丙嗪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等;防治阔叶杂草宜选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防治莎草科杂草宜选用灭草松、二甲四氯等药剂。

2.防病。

水稻本田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叶鞘腐败病等。

(1)加强田间病情调查。在做好致病生理小种调查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抗病品种种植。田间做好稻瘟病的监测预报,做到未发病或未达到防治指标的不打药。达到防治指标的,早发现早打药。

(2)重点做好稻瘟病的防治。采取飞机航化作业,防治两次,第一次为7月10~15日,第二次为7月20~25日,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可在水稻抽穗后再喷施一次预防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寡聚糖、肟菌?戊唑醇、烯肟菌胺?戊唑醇、嘧菌酯、咪鲜胺等,并可兼防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

3.防虫

(1)潜叶蝇和负泥虫。本田如发生潜叶蝇,可在插秧后浅灌增温,以缩短秧苗返青时间。潜叶蝇危害严重地块,排水晒田1~2天。或采用诱杀的方法,于5月下旬在潜叶蝇成虫田外集中期采用诱杀成虫进行防控。即在池梗上每隔30延长米左右设置一个诱杀桶,内置毫升含0倍氯虫苯甲酰胺+酒糟+糖的混合液。也可采取化学防治,即在水稻插后开始返青时,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短稳杆菌等药剂叶面喷雾防治。本田如发生负泥虫,可在发生盛期采取迅速深灌方法,只露苗尖,然后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扫后迅速排水,将幼虫排出田外。

(2)二化螟。要控制成虫,可采用投射式杀虫灯及性诱剂围垛诱杀成虫,性诱剂和杀虫灯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即投射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每台可控范围为半径50米区间),诱杀越冬代水稻二化螟成虫,减少虫源基数。设置方法是在稻草垛周围每隔60米设置一台,将稻草垛围在中间。如在水稻本田设灯诱杀,可3~4公顷设置一台,开灯时间从6月10日至8月20日,每日19:00时开灯,早上6:00关灯;性诱剂诱杀,以相邻村屯为中心设双层保护圈,方法为紧邻村屯的两排池子每个池子插10根性诱剂杆,杆上设有诱杀盒,盒内置诱芯。性诱剂杆于6月10日开始设置,一直设置到8月底为止。或采取化学防治,可在卵孵化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三唑磷、杀虫单等药剂喷雾防治。

(六)收获

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为指标,适时收割,精收细打,减少割拉打损失,损失率不超过2%。

年稻谷最低保护价公布在即!

  春节过后,年稻谷最低保护价即将落地。根据目前稻米市场格局,大概率是最低保护价将上调,因此笔者也就不在这里过多的赘述。若保护价上调,市场也将起到连锁反应。

  一方面,对于20年产稻价将有一定的支撑,提高了持粮主体的心理预期,带动稻价小幅上调。

  另一方面,随着托市价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国家临储拍卖底价方面调整较为关键。

  从年拍卖底价来看,年限近的如19~20年产稻谷基本为顺价销售,接下来3月中下旬至4月初临储粳稻也将加入拍卖序列,因此16~18年产稻谷底价方面不会有太大的调整,二季度过后很难再有低价稻谷冲击市场。

  小麦稻谷是我国主要的口粮品种,粮食政策框架上相互借鉴贯通。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一分,至1.13元/斤,限定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总量为万吨。接下来最受   我国稻谷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水稻种植面积调整和未来行情走势影响很大。根据历年来稻谷最低收购价发布时间来看,2月份是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发布的窗口期,不过年政策出台时间很可能要到2月下旬了。

  第一,上调是普遍预期。

  从政策高度来看,年以来高层多次强调粮食安全,而且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第一年。农业农村部提出,要确保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中提到,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年扩种的面积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

  他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曾表示,保供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坚持把保总量放在保供的首位。。。。。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下达粮食面积和产量指标。.。。。。农业农村部将积极推动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年最低收购价政策除了江西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黑龙江启动粳稻托市收购外,其他各省都没能启动,而且南方稻谷价格一直高位上涨,中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格都在1.5+。年可以预见玉米价格将长期保持1.3-1.4左右的高位,为了确保口粮安全地位,预计稻谷最低收购价将进一步抬高价格重心。

  综上,无论是政策定调还是市场预期,稻谷最低收购价有望继续提高。

  第二,上调幅度是关键。

  根据政策,稻谷最低收购价需要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

  结合中华粮网水稻各品种群抽样调研来看,东北年种植收益普遍不理想,尤其是普通圆粒种植户,一方面租金成本高,农场杂费多,而且农资投入也在递增;另一方面就是稻谷价格相对偏低等。预计在适宜旱田作物生长的地区,或在前几年旱改水的零散地区今年水改旱将会增多。但在水稻主产区尤其农垦区,农户种植习惯相对稳定,延续水稻种植居多。南方粳稻和籼稻产区,由于市场价格恢复性上涨,农户种植收益相对理想,种植积极性比较高,尤其是优质品种。

  另外就是品种之间的价差。稻谷、小麦和玉米等粮食品种之间具有替代性,价格联动性强。从经验来看,小麦价格被认为是玉米价格的“天花板”,三大品种之间相互影响。目前粮食市场现实是,玉米价格已经捅破了小麦价格“天花板”,带动小麦价格一起上涨,形成玉米、小麦、稻谷价格联动上涨局面,因此三大品种之间的价差需要进行重新平衡。

  此外鉴于稻谷本身库存水平较高、去库存压力较大的现实,且已经公布的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一分的市场状况,市场综合预计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会继续小幅上调1-2分左右,如果政策更有其他考量,调整幅度或许超出预期。

今日国内稻价稳定,局部地区小幅上涨。东北产区稻价坚挺,部分贸易商囤货意愿较强,距离黑龙江粳稻托市结束还有九天,部分粮库积极补库。江苏产区晚粳稻价格平稳运行,后期将有部分东北稻谷陆续到货,或将对该产区稻价形成打压。籼稻方面,市场多呈有价无市的状态,市场恢复购销相对缓慢。市场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全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发展了水稻产业,就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粮食产业。

  小麦稻谷是我国主要的口粮品种,粮食政策框架上相互借鉴贯通。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一分,至1.13元/斤,限定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总量为万吨。接下来最受   我国稻谷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水稻种植面积调整和未来行情走势影响很大。根据历年来稻谷最低收购价发布时间来看,2月份是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发布的窗口期,不过年政策出台时间很可能要到2月下旬了。

  第一,上调是普遍预期。

  从政策高度来看,年以来高层多次强调粮食安全,而且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第一年。农业农村部提出,要确保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中提到,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年扩种的面积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

  他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曾表示,保供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坚持把保总量放在保供的首位。。。。。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下达粮食面积和产量指标。.。。。。农业农村部将积极推动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年最低收购价政策除了江西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黑龙江启动粳稻托市收购外,其他各省都没能启动,而且南方稻谷价格一直高位上涨,中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格都在1.5+。年可以预见玉米价格将长期保持1.3-1.4左右的高位,为了确保口粮安全地位,预计稻谷最低收购价将进一步抬高价格重心。

  综上,无论是政策定调还是市场预期,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有望继续提高。

  第二,上调幅度是关键。

  根据政策,稻谷最低收购价需要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

  结合中华粮网水稻各品种群抽样调研来看,东北年种植收益普遍不理想,尤其是普通圆粒种植户,一方面租金成本高,农场杂费多,而且农资投入也在递增;另一方面就是稻谷价格相对偏低等。预计在适宜旱田作物生长的地区,或在前几年旱改水的零散地区今年水改旱将会增多。但在水稻主产区尤其农垦区,农户种植习惯相对稳定,延续水稻种植居多。南方粳稻和籼稻产区,由于市场价格恢复性上涨,农户种植收益相对理想,种植积极性比较高,尤其是优质品种。

  另外就是品种之间的价差。稻谷、小麦和玉米等粮食品种之间具有替代性,价格联动性强。从经验来看,小麦价格被认为是玉米价格的“天花板”,三大品种之间相互影响。目前粮食市场现实是,玉米价格已经捅破了小麦价格“天花板”,带动小麦价格一起上涨,形成玉米、小麦、稻谷价格联动上涨局面,因此三大品种之间的价差需要进行重新平衡。

  此外鉴于稻谷本身库存水平较高、去库存压力较大的现实,且已经公布的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一分的市场状况,市场综合预计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会继续小幅上调1-2分左右,如果政策更有其他考量,调整幅度或许超出预期。

节后稻谷依然坚挺

  春节小长假已结束,各主体已陆续回归至工作岗位。近两日国内稻米市场也恢复购销,从各地情况来看,节后市场有望延续节前需求旺盛的状态,稻价或将持续坚挺态势,难有下行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托市即将结束

  距离晚粳稻托市全面结束还有10天,整体来讲年稻谷市场化收购占主导,政策性托市总量难超上一年。除了东北粳稻外,国家后期政策性调控力度相对会偏弱一些。由于我国新冠疫情控制得当,因此黑龙江省托市延期的概率非常低,托市工作将在本月底(2月28日)全面结束。虽然黑龙江托市力度不及前期,但是今年北粮南运的量将在节后大幅增加。特别是黑龙江疫情已得到控制,物流运输开始恢复,其运价也将较春节前有所下降,刺激南方前来采购。加之节前贮存在东北的粮源将开始南运,因此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稻价难有回落的空间,此时农户也可及时变现,特别是水份偏大,米率偏低的稻谷,以便于节后春耕生产。其他品种超级稻、辽星等品种可根据当地自身情况可适时出售,但整体剩余量较往年偏多,后期仍有一定的销售压力。

  21年最低保护价公布在即

  春节过后,年稻谷最低保护价即将落地。根据目前稻米市场格局,大概率是最低保护价将上调,因此笔者也就不在这里过多的赘述。若保护价上调,市场也将起到连锁反应。一方面,对于20年产稻价将有一定的支撑,提高了持粮主体的心理预期,带动稻价小幅上调。另一方面,随着托市价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国家临储拍卖底价方面调整较为关键。从年拍卖底价来看,年限近的如19~20年产稻谷基本为顺价销售,接下来3月中下旬至4月初临储粳稻也将加入拍卖序列,因此16~18年产稻谷底价方面不会有太大的调整,二季度过后很难再有低价稻谷冲击市场。

  米市或将好于预期

  众所周知,春节前经销商提前备货且备货也相对积极,因此库存十分充足,不少米企表示节后市场需要消化期。但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购销要好于去年。如工厂方面的正常复工。在春节前期,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倡导就地过年,因此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未返乡,届时复工也将早于去年。另外多地区教育局已明确高校以及中小学校开学时间,这无疑是加大了市场的刚需,因此市场有利好消息支撑,稻价将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

  综上所述,短期内各产区稻价或将继续稳中偏强运行,在临储稻谷未大量投放之前,笔者仍是建议米企可适当存贮质量好的原粮以保障老客户的正常供应。同时也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6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