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厂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

公司惠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

1.1.项目承办单位

惠州公司(后文简称“HZ”)

1.1.3建设性质

新建

1.1.4建设地点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工业园

1.1.5建设周期

1.5年

1.1.6建设单位概况

公司,于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万元,是一家专注于印刷的大型制造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HZ已成长为书刊包装盒智造综合印刷生产企业。公司占地0万平方米,员工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及中、高管理人员余人,组成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管理团队。

1.1.7项目提出的理由

基于智能制造理念,HZ集团旗下企业:HZ印刷(全名:深圳市HZ公司)等在深圳龙华的HZ工业园区,受空间限制,在车间的“一个流”现场物流空间布局,无法实现按产品工艺和标准产能的运作划分车间现场,且体现出诸多掣肘:出货区无出货码头与印刷物料区冲突、外发周转区与临时仓库区冲突、临时物料周转区(雨棚)与消防管理冲突、成品仓库太小与生产成品入库冲突、停车位与消防管理冲突、兄弟工厂未在产业链整合发力与场地空间不足冲突等。

基于长远规划目标,HZ集团需要在固定场所规划百年企业,实现很久以前的建厂初心,实现HZ梦,将“专业、专注、创新、发展”的企业理念完全实现。这需要规划印刷包装产业链,规划文化产业升级,规划员工福利后勤和企业文化建设、智能包装产业研发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做强做大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深圳的七栋五层厂房显然无法满足这些发展需求。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以厂房一1层和厂房二8层连理构建,规划使用面积.37㎡,规划货梯10部,保障运营物流畅通。

1..1建设用地面积及性质

本项目用地面积共㎡,用地性质为未利用地。项目用地为广东省惠州市,详见惠府国用(01)第1号。

1..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惠州市HZ公司惠州工业园建设工程,规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37㎡,主要包括办公楼、宿舍楼、厂房、相关物业配套用房及地下设备用房和停车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1-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1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m

项目总建筑面积 

m

.37

.1

计容建筑面积

m

.86

.1.1

其中

1号厂房

m

.6

地上1层

.1.

号厂房

m

.86

地上8层

.1.3

门卫室

m

.4

包括保安室/消防控制室及连廊等

.1.4

宿舍楼(二期)

m

地上10层

.

不计容建筑面积

m

.51

..1

其中

1号厂房

m

8.14

..

号厂房

m

.37

..3

门卫室

m

70

..4

宿舍楼(二期)

m

0.00

3

容积率

3.0

4

绿化率

%

17

5

停车位

17

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1-项目建设投资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万元)

占投资百分比(%)

1

建筑安装费用

.76

8.%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96

13.0%

3

预备费

.8

4.76%

4

合计

.00%

本项目资金总投资为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及银行贷款,其中公司自有资金万元(占总投资的38%),银行贷款万元。

1.3咨询类别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编制单位

深圳市利华企业文化管理有限公司。

1.5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7、《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8、本项目其他调研资料。

1.6报告研究内容

本项目为惠州市HZ公司惠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本报告以建设单位初步规划为基础,针对惠州市以及项目建设地所在片区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城市更新规划,对建设规模以及建成后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投资、财务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未来的实施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建设背景.1.1“新战略”将为印刷包装行业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力

(1)轻工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发展最早、经济规模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无论生产总值、出口创汇、从业人数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各个工业部门中名列前茅。我国历来重视轻工业的发展,在法规、政策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鼓励轻工业,提高制造水平。运用信息、生物、环保等新技术改造轻工业。提升轻工业水平,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扩大高端市场份额,巩固和提高轻工业竞争力”。包装业作为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受到高度重视,对发展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中明确提出了国家确定产业指导目录的原则包括:

(一)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六)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允许类轻工项目,是国家提倡发展的产业,符合我国政策、法规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1.广东已成为国内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受惠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借助港台的贸易、信息通道进一步获得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广东迅速形成了产业优势,成为出口导向型加工制造业的“世界工厂”集聚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支撑广东经济规模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推动广东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的是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印刷包装制造、家用电器、金属制品、轻工造纸及中成药制造等八个优势行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为抓住全球新一轮制造业变革和我国实施《中国制造05》发展战略的机遇,广东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05》战略部署,围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为标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

.1.3惠州惠城区

0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对广东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既“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为实现此目标,惠州加快速度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加快推进“一基地、双平台”建设,突出“五大抓手”,力争年成为广东省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到00年成为全国创新型城市。为此惠州市形成了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国家级开发区,惠州经济开发区、惠东产业转移园省级工业园,以及各县(区)自行设立工业发展集中区的多层次产业园发展格局。

三栋镇经济状况:

工业:三栋镇被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镇政府制定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方针,走“工业立镇”的发展道路。镇内已建成四个工业园区,占地00多万平方米,有港台和内资企业超家,主要行业有化工、五金、电子、玻璃工艺、灯饰、塑胶、玩具、毛织、制衣等。

农业:三栋镇临近市区,是发展城郊型商品农业的重要基地,已办成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项目──“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及大型种养殖场。镇政府致力于把镇内农业建设成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市区的菜蓝子基地。

三栋三黄鸡原产自惠阳,因其嘴黄、脚黄、毛黄,故称三黄鸡,其肉细嫩、鲜美,风味独特,闻名惠州地区,该镇多以农户个体饲料,场地主要在果园,山地圈养,饲料以谷物、蕃茨为主,年饲养量0只以上农户有多户市场价每公斤在1-16元左右,年出栏量50万只以上,广大养殖户懂多年饲料,已有一套过硬养殖技术,养鸡已成为该镇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1.4三链整合,推动印刷包装产业腾飞

印刷行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儒家思想在文化产业实践领域的充分运用。现代印刷包装与先进的科技手段相结合,已经为产品包装和文化事业创造出了新领域,还将在未来印刷包装整合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印刷行业取得更大发展的基础在产业振兴,关键在融合创新,未来在价值提升,印刷行业迫切需要打通产业链、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实现真正的腾飞。

打通产业链,推动印刷包装上下游的体系化建设

印刷包装以其绿色生态、原创优势突出、产业链长、促进商品消费作用明显的特点,为我国经济和市场消费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随着印刷包装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技术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带动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印刷包装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印刷包装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从印刷包装的材料材质、加工到印刷包装色彩结构的研发、生产,再到印刷包装产业丰富的业态、产品和服务,印刷包装产业链不仅足够长,而且辐射人群广泛,带动了从第一产业的林木种植,到第二产业的材料加工制造和印刷包装,到第三产业的广告文宣和设计创意的发展。同时各产业联系紧密,互相依存,比如印刷包装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商品的质量和消费经济的成效,因此迫切需要打通整个产业链,建立全产业链思维,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做好体系规划、理顺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形成印刷材料、印刷生产、印后加工、配套服务、市场终端等全产业链利益共同体。

同时应该借助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整合ERP、ISO、KPI、IE等现代管理手段,为打通印刷包装全产业链服务。例如,通过AI人工智能,根据研发新品的样本进行大数据的识别分析,表面处理真伪辨识、产地溯源、品质预测等。通过AI技术不仅掌握高品质森林产销监管链原材料,让企业在源头控制上有了底气,同时在后续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AI赋能材质与结构研发,优化生产效率,持续抢占印刷技术的高点,将会给印刷包装市场带来“颠覆性技术革新”,获得应用型专利成果,获得国家高科技企业认证,打造出印刷包装高科技制造企业。

HZ集团管理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客座教授李小利认为,“互联网+印刷包装”重构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产业链纵向深化、横向扩展,印刷包装电商平台让产业链更加扁平化,冗余环节被压缩,高附加值环节被保留;印刷包装价格指数大数据分析实现印刷包装价格的市场行情监测、整体走势、未来预测、决策支持;印刷包装大数据分析助力用消费行为挖掘、指导工艺技术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线上线下模式,即前店后厂模式,把网络营销、个性化消费理念、消费心理学融入新品研发的色彩与结构设计中;印刷包装可追溯技术与材料的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等;互联网化经营管理,还要基于风险的思维,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变化,特别是像新冠肺炎疫情、电子烟等“黑天鹅”事件,要有前瞻性的预警思维,作出科学判断与决断,及时止损。

印刷包装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全产业链布局,HZ集团正利用自身二十年全产业链资源优势,推广智慧印刷包装技术,投建全产业链结合企业群,开发前沿技术,推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印刷包装文化产业一体化平台智能生产基地。

做强创新链,以创新工艺和技术增强市场信任

品牌价值已超过印刷企业生产制造本身。产品设计研发中心与集团兄弟企业的印刷工厂强强合作,共建攻关平台,创新研发模式,进一步完善包装盒的色彩和结构的功效。用科学的语言阐述各种产品的作用机制,有效提升了5G产品的外观价值和视觉价值;积极开展质量标准系列研究,参与制定国家、省级、部级、企业内控等各类标准,为保障产品优良品质划出了重要的“质量生命线”。

华为这样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产品附加值的通信企业,是我国通信现代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做强创新链,抓住一个点深入市场,突破后再不断拓展应用范围,以丰富的一线数据科学地阐述功效,确认使用价值,以独创性的产品受到广泛认可的功效取得了市场的信任,从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成为5G国际标准化的代表。HZ两大主力客户(华为代工企业),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将内部管理向现场代进军,以贴身服务客户和终端客户为核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6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