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东阳红木木材”即可免费订阅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木微媒体!传播红木文化,交流红木知识
发布供求信息, 沉香按结沉香的植物生命迹象分类可分为生结沉香与熟结沉香。生结沉香是指从植物活体上取下的沉香。熟结沉香是指从死亡植物体上取下的沉香。熟结沉香的结香时间一般长于生结沉香。
高品质沉香以中国海南,越南,泰国生长的较好,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度较次。
沉香最高品种是绿色,其次是深绿色,黄色,黑色是较低的档次。
常规分类:
野生天然沉香
风树在受伤后会进行自我保护所分泌油脂,先会在伤口初形成种子,然后可能会蔓延,这些油脂与木质混合物,就是大家所说的沉香。
1、已经结香的部分或整颗树受外力或自然枯死形成倒架,掉在地上,有的再被埋入泥土中,经微生物分解,其包裹的白木及腐木不断腐烂脱落,经千百年的时间醇化,形成死沉
2、结香后风树仍然具有生命,结香部分被砍下来,就是活沉。
3、蚁虫咬噬所形成典型的虫漏
这里请注意
风树----特定的可以结沉香的树种,材质疏松,不结香的话,基本不具备经济价值.
伤-----有很多可能性,雨季的雷击,动物攀登,甚至部分自然死亡....
结香------不是所有的风树都可以结香,也不是在受外力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就必须结香.
醇化-----原理基本同普洱
另,所谓土沉和水沉
根据我的了解,在越南没有这个概念,圈内统称货死,货活.
沉香的产地一年只有两季,雨季与旱季,最开始结香的部分可能脱落在地面或水里,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暴雨,泥石流等等不确定因素,很难说是在水里还是土里,也没有从开采地确认这一说.
奇楠
奇楠就是枷楠、伽罗同翻译版本.
与死沉本是共生体,但油脂在醇化的过程中产生质变,形成与沉香完全不同的新物质,也就是说,挖到一个沉香的坑,可能全是死沉,也可能会有极少部分奇楠,但更多的情况是只有沉香没有奇楠.
与沉香最基本的区别在于
1、表面干涩且有风化或有氧化现象,但切开后油脂丰富.几乎全是油脂
2、加热后散发的味道完全不同
3、相同含油的奇楠很软,而沉香很硬
4、咀嚼后会粘牙,感觉类似年糕,而沉香咀嚼后的结果是木渣
5、味道辛辣,麻,但回甘,生津则更持久,更强烈.
6、相同含油量的沉香绝对会沉水,而奇楠绝对不沉.
人工沉香
几十年前越南就有人种植风树,并人为的施加外力,钻孔,火烧,插管子等等方式试图工业化量产,台湾,海南,广东都有大面积种植,并号称获得全面成功
“沉檀龙麝”,沉香成为四大名香之首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深厚的底蕴。虽然香界门派林立,但对于沉香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由此也可以见其魅力。
可实际上,人工方式结香大致需要8-10年,且与天然野生沉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课题是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实验基地在马来和印尼,且并没有宣布实验结果成功.
品质分级
依产地分
一般而言,沉香品级是依产地、香气及树脂的含量而分级;同一种之沉香树,在不同产地之出品,往往香气差异颇大;此一现象是否与相关微生物,环境因子等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印度、泰国、越南、高棉及海南等处生产之沉香有诸多被认为品级较高;马来西亚之产品一般被认为是中等品,而印尼、巴部亚新机内亚等地之产品大致被认为是较低品级者。
依比重分
传统分级之方法,常以同一产地之产品与水之比重而定之:沉于水者称为沉香,半沉半浮者为栈香,浮于水者称为黄熟香;沉香者,树脂含量超出25%;而含脂量渐次减少者,亦随之为栈香;而黄熟香;沉香原木之比重约为0.4;在韩国和日本,树脂含量超出25%的沉香才能药用;在中国则为定为15%以上即可。
依色泽分
有关沉香的颜色分级,众说纷纭:一般均认为以色黑有光泽者为上品;惟据陈让的海外逸说记载,沉香颜色有五种:第一级为绿色,第二级为深绿色,第三级为金黄色,第四级为黄色,第五级为黑色。在一般认知中,以为沉香树脂的颜色为黑色,但其实树脂含量较高的沉香中,黑色反而少见。沉香在燃烧前几乎没有香味,其树脂浓度越高者,燃烧时的香味越是醇而温和且不具辛、苦之味;推测原因不外是原有植物纤维等,在燃烧时可化成辛、苦味之物质减少或消失有关。
依特殊品质分
一般沉香质地坚硬,而另有一种却质软而性糯,刀刮之碎屑能捻捏成丸,嚼之则黏牙;树脂含量较沉香高,有史以来量少而质优;世人以伽楠、奇南或琪南香而称之;伽楠香燃烧之香味均远佳于一般沉香,加上其稀少珍贵,在分级时,通常自成一格。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木微媒体!传播红木文化,交流红木知识
发布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