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听过的全蝎冷知识

这周讲动物药了,来点儿全蝎的冷知识。

蝎子。药用名:全蝎。种名:东亚钳蝎。在我国农村和山区广泛分布。昼伏夜出,多藏于石缝中,生性胆小而谨慎。负趋光性(哪里黑往哪儿爬)。惧风吹,风一吹就钳、肢收缩一动不动,又因产于东方,色青属木,故为足厥阴经药,乃治风要药。红字部分李时珍说的,这么怕风还能治风,我也没想明白。

下面是几个同学们不常见到的全蝎冷知识,分享如下

01

全蝎吃啥?

吃荤的!只吃活物。自然界中东亚钳蝎以飞蛾、土元(土鳖)、蚂蚱、蛐蛐、鼠妇等等昆虫为食。养殖全蝎多以黄粉虫为食(下图),但黄粉虫营养不全面,需配以土元、蟋蟀等多种昆虫辅助。

东亚钳蝎喜食体肉多汁的昆虫,捕获杀死后进食时间较长,受到惊扰即弃食而走。

下面视频是东亚钳蝎正在捕食小昆虫。啥昆虫?地鳖的雄虫,有翅膀可以飞的。雌地鳖就是药材里面的土鳖虫。

关于土鳖的冷知识:自然界中孵化出来的土鳖多数是雌地鳖,雄地鳖只占极小的部分。一只雄地鳖基本就负责了方圆好大一片的计划生育工作。

02

全蝎打哪儿生出来的?

有同学听过传说,说蝎子是从母蝎背部生出来的。

事实上,该从哪出来还是从哪出来,只不过东亚钳蝎出生后并不具备觅食能力,在初龄蝎和二龄蝎(脱过一次皮)阶段,都趴伏在母蝎背上,靠消化自身黏液和吸食母蝎背部分泌物存活。第二次脱皮,变为三龄蝎时,才从母蝎背部下来自行觅食。

03

全蝎怎么捕捉?

目前全蝎市场养殖品和野生品都有。但因养殖技术和养殖成本的原因,多数还是野生捕捉为主。

开篇介绍过东亚钳蝎夜行、怕光,生性敏感。那么怎么捕捉?这里就要介绍全蝎的一个特点:紫外灯下背部呈现青绿色荧光。因此乡下、山区的人们时常在夜间携带紫外灯去寻找蝎子。一找一个准儿。

往右扒拉图

04

全蝎从哪里便便?

与昆虫纲多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不同。蝎子为蛛形纲,体节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后腹部。

头胸部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身子部分。

我们通常认为的蝎尾,实为后腹部。共分5节,呈尾状。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有一开口,为肛门,从肛门排出白色的液体粪便(图中红圈处)。so~看到蝎子后背上偶有白灰状污渍,不要以为环境太脏,而是随着拉随着就蹭到后背上。能吃能拉就健康,看到那样的蝎子,买!

最后一节的尾节,由袋状毒腺和毒针组成,精华全在里面了,啥也不说了。

05

凑数图片一张

东亚钳蝎生性谨慎,对环境敏感的原因在于体有刚毛,能感受到环境的风吹草动。(你闭上眼,别人对你眼睛吹气,你是不是连头一起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7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