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床的准备整地和施肥,影响茄子的生长,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茄子做法荤素皆宜,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茄子病虫害较少、产量高、品质优。因此,茄子成为深受人们青睐的商品蔬菜品种。但是,受茄子大量上市影响,价格低迷,因而生产效益相对偏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根据茄子的管理特点,结合气候条件,对科学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一、生产茬口嫁接育苗栽培茄子砧木应选在11月上旬播种,接穗于12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翌年1月下旬嫁接,嫁接后20d左右即2月中旬假植在大棚营养钵内进行炼苗管理。4月初定植到大田,一般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至7月下旬价格低落时剪枝复壮,8月中下旬继续采收,至11月初生产结束。二、播种育苗茄子栽培的关键是育苗,茄子喜温暖不耐寒,对育苗技术要求较高。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1.育苗方式一般采用小拱棚、营养钵(8cm×8cm)或穴盘(32孔)两段育苗,茄苗二叶一心时(真叶)假植于营养钵或穴盘中。2.苗床准备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排水灌溉方便。苗床宽度1.2m,长度视地形而定。床的两侧各要做35厘米宽的脊,脊的宽度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准备建一个小拱棚。苗床土的制备方法如下:园土和商业有机肥料是1:1混合,1立方米的苗床土壤混合1公斤的过磷酸钙,混合均匀。覆地膜5~7d后播种。三、嫁接茄子和砧木的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嫁接。在嫁接过程中,去掉第一片真叶和砧木的生长点,接穗和嫁接的叶片一起切0.8-1.0cm。接穗楔形在两个子叶下,在长度上与砧木相等。制作嫁接钳,将接穗种植营养钵中。筛选后木质素肥料、12%过磷酸钙与细土的比例为1∶0.1∶。嫁接茄子苗种植在营养钵中,移栽到一个小拱棚中。定期覆盖,几天后逐渐移除。7d后进行正常管理。茄子苗床日间温度应保持在30-33℃,夜间不低于18℃。嫁接成活后,营养钵白天保持28~30℃的温热,夜间保持15~18℃的湿润。四、定植1、整地施肥茄子是深根作物,茄子的根系发达,较耐旱。但生长期长,定植前要施足底肥。定植前5-7d,每.67m2施~kg商品有机肥、50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和25kg过磷酸钙做基肥,然后进行耕翻耙平,按畦宽1.3m(带沟),畦高30cm,畦做好后覆盖黑色地膜并灌透水。2、移植当幼苗长到4~6片真叶时就可移栽了,移栽时要多带土,避免小苗的根系受伤。在茄子的生长周期需肥量很大,移栽前施足底肥,一般用腐熟农家肥做底肥,亩施0kg左右。定植前需要提前2d给苗浇足水,定植时用药剂蘸根,苗间距30cm,行距50cm,一定要让苗坨表面和垄面持平,然后浇一次定植水,避免幼苗被灼伤,为保墒还需在苗周围培土,移栽后开始缓苗。五、田间管理1、整枝吊枝开花前主要工作是抹去根部及主干侧芽、老叶、病叶。开花坐果后进行三秆整枝,摘掉门茄以下的叶、侧芽,最后八面风开花后留3片叶打顶。11月上旬进行吊枝操作,每根侧枝吊1根绳,用直径2cm的绑蔓夹固定位置。一是利于分散枝条承重果实,二是侧枝间保持适当间距,利于通风透光。2、追肥管理嫁接茄子生长势强,需肥量大,追肥要根据植株长势和采收情况分次进行。在定植成活后,用45%三元复合肥溶解成0.3%肥液浇灌1~2次,促进营养生长。当对茄长到8~10cm时,追施45%三元复合肥~kg/hm。随后再追施45%三元复合肥~kg/hm2。采收盛期,一般每采收2次追施45%三元复合肥~kg/hm2。3、水分管理嫁接茄子在整个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缺水不仅影响茄子产量,还会导致畸形果增多。应保持畦面呈干湿交替状态,土壤水分长期保持在60%左右,高温季节一般3~5d灌1次跑马水。提倡膜下微滴灌,实现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节约管理成本。六、病虫害防治茄子常见病虫害有枯萎病、软腐病、蚜虫、红蜘蛛等。除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及时观察大棚内病虫害发生情况,早预防、早控制。白粉虱应提早挂黄板,结合噻虫嗪防治,茶黄螨用哒螨灵防治,红蜘蛛和菜青虫用阿维菌素防治。病害主要为菌核病和灰霉病,影响不大,剪除发病的病枝,同时用速克灵(腐霉利)+百菌清防治。综上所述,茄子管理技术是提升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当下,虽然茄子栽培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但现阶段仍有部分种植者没有意识到科学的管理技术的重要。这就需要做好技术宣传工作,并为种植者提供必要的技术使用条件,为茄子产量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gq/10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