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对应创业,便是「合伙人」和「股权」。合伙人以及合伙人之间的股权顶层架构,奠定了一个创业企业的基石。在上一篇股权架构设计总论后,本文将围绕股权顶层设计(合伙人股权)与大家进一步分享。
本文旨在让大家对合伙人股权架构有初步了解:如何凝聚一批「有主人翁精神,敢于追求卓越,愿意做困难但有意义的事」(见附注1)的合伙人,并通过合理的合伙人股权架构设计,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分配、进退有度,保持公司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相似时间点(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陆两个创业企业因对「合伙人及其股权架构」的认知及实践程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同命运。
永久合伙人:马云与蔡崇信
马云与蔡崇信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合伙人典范。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只有两个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一个就是蔡崇信。
蔡崇信其人
蔡崇信,祖籍浙江省湖州,年出生于台湾,年拿到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从耶鲁毕业后,蔡崇信先是在纽约做税务律师,三年后进入私募股权行业。年开始为总部设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权业务。
合伙人股权架构
年,蔡崇信因被马云人格魅力吸引而加入了阿里。加入阿里后,他首先做的就是把阿里员工集合起来,从最基本的「股权」(见附注2)开始,培育阿里企业文化。接着,又帮创始的「十八罗汉」准备了18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明确了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创业团队正式以合伙人身份进入阿里历史舞台。
资本运作
内部关系梳理的同时,蔡崇信负责帮阿里融资及资本运作,阿里每轮融资及资本运作都有蔡崇信的影子。最重要的一点,蔡崇信的背书为阿里首次融资提供信任基础。
基于「锚定效应」(见附注3),此后阿里获得了诸多知名国际投资人的青睐。可以说,阿里成功资本运作的大棋,幕后推手蔡崇信都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年
阿里获得高盛等的万美元投资。
年
蔡崇信找到孙正义,阿里获得软银万美元投资;
年
阿里获得软银、富达投资、GGV共计万美元的
投资,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界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
其中软银投资万美元;
年
阿里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
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
......
年
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美国股票市场有史以来
最大IPO,首个交易日总市值达到亿美元。
多次被驱逐:雷士照明吴长江
雷士照明吴长江与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股权之战可谓跌宕起伏,出现了创造性的「经销商投票决定上游公司控制权」的一幕。吴长江与创始合伙人的冲突主要是经营理念的不一致,但最终导致矛盾不可调和的根源可以说在合伙人股权设计初期就已埋下。
年
年年底,吴长江与其两位同学杜刚、胡永宏
共同出资万元创立雷士照明,三人持股比例
分别为45%、27.5%、27.5%。
年
年,三位创始合伙人逐渐有了分歧,雷士照明
进行了一次股权调整,三人的持股被均分成了33.3%。
年
年,吴长江被另外两位创始人联手逐出公司,
随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全体经销商对公司股东
及管理层施压,要求吴长江留下重掌企业。最后,
其余两位创始人被迫各拿万元离开公司,
吴长江获得了雷士照明%的股权。
然而,这次创始人之间的纠纷使雷士照明元气大伤。吴长江被迫引进外部投资人,开启股权融资之路,为后来吴长江再次被驱逐出雷士照明及最终的锒铛入狱埋下隐患。
案例总结
上述两个案例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了我们关于「合伙人」与「股权」的认知:
1)一个「好的、适合的」合伙人对一个团队、乃至整个企业的重要性。马云的幸运在于,阿里事业开始发展的最早期就有了一个解决一切财务、法律问题的守护神。
2)合伙人之间合理、明晰的股权架构设计将有效避免纠纷或为纠纷预设解决途径。雷士照明恰恰因为不甚合理的股权架构设计,最终导致了合伙人的分崩离析。
启发:法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合伙人股权架构设计绝不仅仅是一份协议。股权架构设计背后是合伙人之间价值观、能力、资源、权利义务的综合考量,前述考量配合律师的专业设计,方能呈现股权顶层架构。
那么,作为创业者,如何寻找自己的「永久合伙人」,组建卓越的创业团队,并使得团队大体按照合伙人的意愿稳步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文我们就合伙人股权的「WWHE」四个角度给出这个问题的初步答案。
01|合伙人的基本素养--WHO
特别提示:本部分对于一名创业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部分构成了合伙人股权架构设计的基础。如果必须按照重要程度分配股权架构设计所需的时间,我们认为,创始人需要在该部分投入最起码50%以上的精力。
如上图所示,合伙人仅是股东中的一部分,而合伙人本身也有创始合伙人和联合合伙人之分。这样的区分是必要的,因为不是所有的股东都具备合伙人素养,也不是所有的合伙人都具备企业家视角和领袖精神。那么,作为创始合伙人,如何挑选、甄别合适的合伙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选择合伙人主要可以参考三个要素:价值观、能力和技艺。
其中,价值观最为重要,「驱动着行为的深层信仰,决定着人际相处」(同附注1)。有共同的认识和追求,对创业的态度、公司的愿景都有高度的默契,合作起来才能如鱼得水。其次,能力体现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这里特别强调互补型合伙人。创始人和其他合伙人需在各自的领域各有所长,相互弥补。对创始合伙人来说,既要有创业能力,又要有创业心态,更有对创业艰辛的预期,并愿意为之全力付出。最后是技艺,也就是专业技能,这是可以通过后期学习、训练而被培养的。在契合的价值观指引下,能力、技艺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发挥,并且在刻意培养下将呈倍数增强。
在上述选择合适的合伙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价值观」、「情怀」,但最实际的落脚点一定是利益。那么,如何在共同的情怀下,集中体现合伙人的利益和价值?唯一的途径就是股权。具体见下一部分:合伙人股权架构设计的必要性。
02|股权架构设计的必要性--WHY
合理的股权结构可以明晰股东之间的权、责、利,科学体现各股东对公司的贡献、利益和权利,有助于维护公司和创业项目的稳定。
合理的股权架构带来的好处长远且广泛:在未来融资时,有利于确保创业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合理的股权架构带来的控制权稳定,也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股权架构设计方案最终还需由专业律师操刀。对于律师而言,第一步是确认客户已经慎重考虑合伙人人选,下一步作为律师的工作就是精准理解前述意图,并从法律角度加以把关和转化。为了普及常识、构建共识(一如我们开刊宗旨),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列举律师在落定合伙人股权设计过程中重点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