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邱
ACCA会员
MajorClub导师,目前定居广州;拥有新加坡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文凭和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应用会计荣誉学位。于新加坡求学就业近十年,期间,参与过新加坡地铁、圣淘沙赌场等大型项目的投标与实施,负责过中国建筑新加坡子公司(中建南洋)的项目成本预算与控制,配合德勤进行了中国建筑A股上市前后的审计相关工作。回国后,在某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主导过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私募基金的设立与募集。后加入徐州通域空间结构有限公司,先后负责了西南中心项目融资、总部增资扩股与经营风险管控、西南中心物料采购与项目管理。
1
年1月16日,对于我,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年12月初开始,到那一天,我的ACCA考试之旅终于可以结束了。
说起来惭愧,当时选择报考ACCA,纯粹是因为自己穷,有继续进修的野心却没有继续进修的资金,只能选择当时看起来含金量相对高、学习成本相对低的专业资格考试。
刚开始很幸运,也可能是因为那时我还在新加坡工作,社交活动比较少,稀里糊涂的两年通过了前面九门的考试。霎时间,我自信爆棚:没有任何人教我,哥白天工着作,晚上吹着牛、喝着酒、跑着步还能轻轻松松拿下所有ACCA基础科目的考试。
接着,悲惨的事情来了。年,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毕业论文折磨得我死去活来,之前近三十年累计起来的自信被吴导师打击得一地鸡毛。
直到他在我的论文上签了字,他才一改近四个月的残酷无情,笑眯眯的对我说:“你应该可以通过!之前没告诉你:你选的课题不适合你们中国人来写,公司治理对于非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太难通过了。我必须不断的逼你,看你能不能挺住,能不能一次次的推倒重来。不这样的话,你肯定会不及格的。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你必须对得起别人对你的信任与尊重,你拿出来的东西必须显示你的专业。”
我很感激吴导师,此后时不时的,我会微笑着记起他屡屡将我的论文草稿扔到地上或抛向我面庞的样子,虽然自此以后我们再无联络。
年,我参加了两次专业科目考试,以写毕业论文为借口放弃了两次专业科目考试,结果一门未过。
年,我参加了六次专业科目考试,通过了一门。
年,我参加了四次专业科目考试,通过了一门。
年,我参加了四次专业科目考试,通过了一门。
整整六年!很多人用这六年可以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而我,只是取得了ACCA基础科目完结证书和会计荣誉学士学位。虽然这六年,从新加坡到国内,我一直在工作,甚至后面几年还有不少社交活动,但是每年五月末、六月初和十一月末、十二月初,我都痛苦不堪。每到那两段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在抱怨为什么工作和家庭会占有我那么多精力,总在悔恨为什么自己没有在上一次考试结束后就马上投入新的备考状态。
后面的三年更加悲惨,尽管这三年,我基本完成了从海归到土鳖的转变,认识了一大帮新朋友,经历了反复的思想冲撞……但是与此同时……
年,我参加了四次专业科目考试,未通过一门。
年,我参加了两次专业科目考试,而且是考同一门,依然未过。
年,我参加了两次专业科目考试,还是考那同一门,仍然未过。
年上半年,我参加了两次专业科目考试,考的科目并不一样,因为一直无法通过的P2《高级财务报告》似乎成了我的死穴,我已然患上恐惧症了,必须换最后剩下的另外一门碰碰运气,结果还是一门未过。
2
濒临崩溃!与许多参加专业考试的同学们不同,我明显不需要ACCA证书来提升我的生活状况。虽然从06年到16年,我的工作一直围绕着工程、成本、金融和管理在打转儿,我却没有正式做过财务会计相关的基础账目处理工作,除了阅读书本,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的教导。
《高级财务报告》需要对会计原理、准则、确认、计量及其灵活应用非常娴熟,死磕这门对于当时的我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我怀疑自己为什么还要坚持:难道我坚持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我当年吹过的牛逼吗?投入考试的时间、精力如果用来做别的,我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