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为啥要混机器人班因为是人生的刚需啊

我家姐姐混迹于机器人班有段时间了。说实话,混着是开心的,业务是懵逼的,学费是有点贵的。至于能坚持多久?老母心里是完全没底的。回想当初报班,老母完全没考虑所谓的政策大势和科技利好。除了头脑发热,背后只是一片险恶用心而已……险恶用心一:培养皮糙肉厚的性格特质对,你没看错。就算是女孩,皮糙肉厚依然是刚需。对10后来说,物质是极大过剩的,家长是围着娃转的,生活是三点一线的,真实社会什么样子?娃们是不知道的。所以,老母想出了一个不太靠谱的主意:人为制造一个相对安全的江湖,放娃出去混。这个江湖就是:机器人的赛场。可是,天晓得这个江湖里也挤满了人啊!记得第一次带娃参赛,是在某大学体育馆。一进场,老母就差点原地石化:眼前乌泱泱的全是人啊!那会儿的真实想法就是:幸好三等奖是人人都有的。是的,这江湖并没有那么好混。比如丧心病狂的ROBORAVE冰壶项目,以前是99支队伍里取前八名。后来参赛队伍越来越多,就分了区,但竞争依然激烈。讲了这么多,你以为放娃出去是为了争金夺银吗?当!然!不!是!港真,娃们能正常发挥不出幺蛾子就谢天谢地了好吗!!!参加了这几次比赛,天晓得我娃出了多少状况!反正,总结起来,以下几种是最为常见要命的:快要比赛了机器摔烂了;开始比赛了电池没电了;场间休息的时候手太欠,把程序整个删掉了;好不容易比完了,计分单找不到了……等等。所以呢,你会看到,无论男孩女孩,机器人赛场上永远有娃在哭。哭的时候,家长老师在哪里?不知道。因为根本就不让进。从走进赛场的那一刻起,所有的靠山都被拦在门外,接下来面对的一切,包括令人崩溃的状况,都只能靠娃们自己解决。然而呢,就是在这样混乱的江湖中,娃们竟然逐渐成长起来,慢慢有了团队合作的最初意识。记得我娃有次比赛得了高分,队友直接一把把她紧紧抱住。要知道,那可是个特别温和,特别淡定的男娃。险恶用心二:培养眼高手低的择偶眼光其实,这一点才是老母愿意痛下血本的根本原因。你想想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再想想阿里or网易or华为,哪里不是充斥着格子衬衫,稀缺着碎花裙子?事实证明,我娃学了快两年,班里从来没遇到过女孩子。一开始她会抱怨,到后来完全就是习以为常啊!And,很重要的一点是,机器人班的小哥哥们,怎么都这么完美!老母曾经对机构老板娘掏心挖肺:这里的小哥哥,随便哪一个给我当女婿,我都会做梦笑醒啊!来看几个完美女婿代表:小哥哥A:长的帅,成绩好,体育棒,谦虚谨慎。永远的完美队长人选,永远靠谱。战绩辉煌。并且,家里有矿。小哥哥B:特别帅,特别有灵气。作文早熟,数学优秀。性格天马行空。业务超强,悟性超好,战绩上佳。家里有矿+1。小哥哥C:成绩好,体育好,性格沉稳安静,战绩辉煌。还是音乐人才。小哥哥D:大眼睛的可爱挂。学校大队部成员。性格安静讨喜,处女座。而且,爹妈很会鸡娃。这样的小哥哥还有很多。总之呢,就是一点,老母交这笔学费,主要是为了从小培养我家娃(对男性)的审美眼光。再进一步说,万一这群完美小哥哥里,有她的青梅竹马呢?哎呀,这样想想真是十分愉悦啊!反正不管怎么说,老母希望,一年年的学费交进去,等她到了待嫁的时候,不用劳烦老母本母,每周一趟黄龙洞,每月一趟万松书院。那,这笔投资也算是值了。险恶用心三:培养假公济私的亲子感情自从跌进了机器人的巨坑,我家的年度旅游,基本上就是跟着比赛计划走了。娃去哪里拿三等奖,老母就跟娃去哪里旅个游。北京,算是一个经常去的旅游城市。记得寒假带娃去比赛,我俩特地提早几天到达,还早早预订了门票,为的就是亲眼看看雪故宫。那天,好像是情人节么,我俩一早进宫,不久就开始飘起鹅毛大雪。天哪!那种感觉真的毕生难忘。娃也很激动,以至于手一滑,一大杯热巧克力全部倒翻在雪堆里。逛到下午两点钟,饿的前胸贴后背,我俩就冒着雪赶去涮肉。那一天,就因为下雪和涮肉,老母私以为,娃对我的爱增加了很多。暑假,去了广州。不是长隆,不是市区,而是,据说温泉很出名的从化。那样偏僻的地方,要不是比赛,谁会去?到了当地的酒店,娃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妈妈,你能不能陪我泡个温泉?好的吧。反正房间里就可以解决。只是,老母一没经验二没耐心,试了试温泉有点烫,就直接打开水龙头,掺和了一大堆自来水。当然,除了国内的这些土鳖旅游线路,英美日法,乃至北欧的高大上行程也都是有的。待日后世界安全了,如果家里有余粮的,不妨可以考虑考虑。险恶用心Plus:培养不得不上的十全队友这一点呢,不能算在对娃的险恶用心里,其针对的目标对象,是家里的二师兄队友。当上课、比赛、做项目的坑越刨越大,当老母的理工科知识已经完全无法hold住与老师的平等对话,此时,必须要请出原本用于镇宅的老父亲了。机构里,班级里,和格子衬衫老师相谈甚欢,勾肩搭背,兄弟相称的,都是老父亲。相比较之下,老母亲的画风是这样的:老母:老师,今天讲了什么知识点?老师(勉为其难):额,今天讲了最基础的汉堡包结构。老母:什么是汉堡包结构?老师:*……%¥。(关切but无奈的眼神)听懂了吗?老母(佯作镇定):嗯,听懂了。说到这里,想起老母的亲身经历。暑假,老母陪着娃集训了好几天。盯机器,掐时间,数落娃,自我感觉十分专业。某天偶然与一老父聊起,结果,如下:我:我们队的机器不太顺畅。老父:我们也是,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我:把零件重新固定过了?老父(瞟了我一眼):我大学玩过这个,所以重新写了遍程序。我:……后来才知道,人家曾是三墩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队选手。再讲一出传说。有位老父亲,原本对儿子的教育参与程度为零,后来家中老母痛下决心,把父子俩一起丢进了机器人班。没料想,该老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次次都坐在教室里巨认真地做笔记,用钻研奥数的精神陪孩子研究机器人。再后来,此娃在竞赛道路上一骑绝尘,该老父也因此成了江湖传奇。现在,每次看见该老父,我总觉得他是以陪娃的名义,自己来上课。絮絮叨叨了这么多,其实老母亲明白,在分数和升学面前,也许这些险恶用心都不值一提。但怎么说呢,娃痛并快乐地混着江湖,她有她的团队伙伴和成长。作为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老母亲,看着那些险恶的用心,在她身上见效or不见效;在她需要的时候,就这么陪着她。这样,就好了。知道老母为什么要特地发这篇文吗?加老母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gq/3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