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549560.html独活寄生汤由唐·孙思邈所创,其药物组成为独活三两,桑寄生二两,秦艽二两,防风二两,细辛二两,杜仲二两,牛膝二两,茯苓二两,肉桂心二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芍药二两,干地黄二两,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本书卷八《偏风第四》有对独活寄生汤所治病证的记载:“夫腰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拘挛,脚膝重痹,宜急服之。”风湿久痹病程长,风湿之邪日久耗伤气血,可见肌肉消瘦、气短乏力、心悸等气血不足之象。风湿由肌表逐渐入里,侵入筋骨损伤肝肾,导致肝主筋、肾主骨功能失常,以致筋骨痿软出现手指变形、腰弯等表现。
方药解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寒湿侵袭,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所致。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主筋,膝为筋之府。
风寒湿侵袭,日久不愈,损及肝肾,暗耗气血,导致筋脉骨节,既不得气血所养,又被风寒湿浸淫,则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寒盛于外,则畏寒喜温;气血不足,不能滋养与温煦,则心悸头晕,气短乏力,汗出;舌淡,苔薄,脉弱或沉,皆为风寒湿侵袭,肝肾气血不足之征。治当祛风湿,止痹痛,益气血,补肝肾。
方中独活祛风胜湿散寒,蠲痹止痛;肝肾不足,以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共为君药。
防风、秦艽祛风除湿,助独活治痹痛;筋骨失荣,以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助桑寄生补肝肾,共为臣药。
寒凝筋脉,以桂心温阳祛寒,通利血脉;细辛散寒止痛;治风必治血,当归补血活血,通经止痛;干地黄滋补阴血;白芍补血缓急;川芎理血行气,通经止痛;气主温煦,以人参益气补虚;茯苓健脾渗湿;共为佐药。
甘草益气补中,并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祛风湿,止痹痛,益气血,补肝肾之效。
本方是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畏寒喜温,舌淡苔薄,脉弱或沉为辨治要点。
风湿久痹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病程久,一般几个月以上;二是气血不足之征,如心悸、气短、乏力、消瘦等;三是肝肾不足之象,如筋骨痿软、手指变形、腰弯等表现;四是关节屈伸不利。
治疗要点:一是搜风外出,搜风药入筋骨间将风邪向外祛除。病情轻时可选用独活、川芎、细辛等药,较重时可选用制附子、乌头,再重时则可选用一些虫类药如蕲蛇、白花蛇、蜈蚣、全蝎等。虫类药在入里搜风时且有通经络之功;二是补气养血,可用八珍汤加减变化;三是补肝肾、强筋骨,可选择桑寄生、狗脊、巴戟天、牛膝、杜仲等;四是舒筋活络,痹症日久筋脉拘练,关节屈伸不利,可用木瓜、秦艽、伸筋草等。
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病,配伍全面,不用一味虫药却可达到祛除顽痹的效果。临证只要具备虚痹的证候如肾气虚,腰臀股膝酸痛,畏寒,脉沉或虚大而弦,舌质淡,皆可投独活寄生汤。该方用大补气血之品为君药,兼用强壮筋骨药为臣药,佐以祛风湿之品。临床扩范用于老年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伴有肿瘤等现代疾病。
合方加减: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以增强温阳疗效;与四妙散合用以利下肢关节湿热;并酌配伍情血肉之品如鹿角片、鹿角霜以壮督脉;临证酌情加减,如背部歪曲疼痛者加狗脊、鹿角霜、乌梢蛇;畏寒严重者可配麻黄附子细辛汤;兼慢性鼻炎者,可酌加杏仁、桔梗,取“上病下治"之意。
临床医案解析
1、腰椎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男,70岁,近3年来反复感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活动不利,1年前曾行“椎间盘摘除手术",中医院CT诊断:腰椎重度骨性关节病。
刻诊:感腰骶部疼痛,左下肢疼痛,左关弦,左尺脉虚大,右脉缓,舌苔黄腻,边有瘀点,舌质偏红,拟千金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方:独活、当归、苍术各15g,赤芍、炒白芍、生地、桑寄生、茯苓各20g,炒川断、炒杜仲、怀牛膝各12g,肉桂6g,川芎、防风、生甘草、川黄柏、秦艽各10g,薏苡仁、伸筋草、鸡血藤各30g,丹参、太子参各20g。7剂,每天水煎分3次服。
年6月1日二诊,主诉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消失,已能爬山,左关弦,右关缓,舌红苔根薄腻。效不更方,前方去苍术、川黄柏,再投7剂。此后患者半个月来诊,行动已基本如常人。
按:本案因腰部疼痛、下肢疼痛,左关弦主肾寒,尺脉虚大主脾胃气血虚,而用独活寄生汤为主方,因舌苔黄腻加薏苡仁,边有瘀点加丹参活血,同加时伸筋草鸡血藤疏筋加黄柏补肾,加苍术去水。
2、肩周炎病案:患者,女,72岁,农民,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困难3月加重,伴局部发凉、怕冷,夜间为甚。
经按摩、理疗稍有好转,近1周来症状加重,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效果不明显。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纳差(与服止痛类药物有关)、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二便正常,舌质淡,脉细略弦。
给予独活寄生汤加鸡血藤、附子、桂枝。药用:羌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党参、杜仲、川牛膝各巧g,细辛6g,当归、茯苓、熟地、生白芍各20g,炙甘草10g,鸡血藤20g,附子60g(先煎3小时),桂枝巧g。
连服7服,每天配合按摩1次,辅以适当功能锻炼。复诊诉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较前好转,续上方7服,临床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随访两年未复发。
按: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俗称漏肩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多因外伤及外感风寒湿之邪诱发。
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本病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外侵为标,独活寄生汤具有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作用。
但该病病变部位在肩关节,且多有发凉、怕冷、得热则舒之感,故易肉桂为桂枝引药上行,加附子温肾散寒、祛风止痛,改独活为羌活以走上焦。鸡血藤为治疗该病的经验用药,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症,一般20一30g适宜,多则什而涩,反而效差。
3、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女,58岁。于年3月就诊。主诉:右膝肿胀疼痛4周,伴右膝酸沉怕冷,活动不利。
患者自诉1个月前曾在外院就诊,以膝关节滑膜炎行关节穿刺抽液,当时病情有所缓解。但1周后又有所反复。近2周由于受寒后加重,遂来就诊。
检查患者右膝肿胀,膝温正常,屈伸受限,浮髌试验阳性。右膝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略窄,软骨下骨板硬化,骨赘形成。西医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伴滑膜炎。
患者自诉膝部酸胀沉重,活动不利。舌淡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病机是肝肾不足、寒湿阻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奏补肾祛湿,利水消肿之功效。方用独活12g,桑寄生12g,牛膝15g,淫羊藿15g,当归12g,白芍12g,细辛2g,防己巧g,泽泻15g,生薏苡仁20g,木瓜15g,茯苓15g,苍术9g。甘草9g。
连续服用该方剂2周并配合药渣局部熏洗。2周后复查,患者自诉膝部酸胀沉重感明显缓解,活动较前自如,但有腰膝酸软无力感觉。舌淡苔白,脉弦细。证属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前方减去生薏苡仁、泽泻、苍术,加入熟地、山萸肉、黄芪、白术再服2周,以加强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2周后复诊,患者症状缓解,相关物理检查正常。嘱患者勿受凉,勿劳累,现已3个月未复发。
按:中老年人膝关节滑膜炎属中医学“膝痹"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肾不足为本,寒湿阻络为标。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之府",“肝肾同源"。筋骨既需要肝血的濡养,又需要肾阳的温煦。
人过中年,肝肾亏损,日久必导致气血虚亏,使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发为本病。所以,中老年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应抓住其“本虚标痹"的病机特点,根据该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独活寄生汤的主治和功效,随症加减,标本兼治,方能奏效。笔者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中老年膝关节滑膜炎,获得了一些疗效和体会
4、腰椎增生。治一张姓患者,年55岁,由于长年在外做小生意卖面皮,起早贪黑,劳苦作累,患下了腰腿疼,天气一变冷,腰就僵硬板滞,弯不下腰,并疼痛不已。这次病又犯了,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1.75m左右的个子,人微胖,面略苍暗,舌淡苔白腻,脉寸浮滑关尺沉细。口述,这两天腰疼得直不起来,啥活也干不成,眼晴还上火,干痛,饮食一般,小便略热黄,大便正常。贴了几张追风透骨膏,不起作用。西医拍X光片,有腰椎增生。辨证:寒湿浸注,经络痹阻,郁久化热,灼伤肝肾。
出方:独活45g桑寄生30g杜仲30g川断15g怀牛膝15g桂枝15g秦艽12g细辛10g防风1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生地15g石斛15g密蒙花12g夏枯草15g五付水煎服。加白术有肾着汤之意,密蒙花夏枯草去肝火。
一周后复诊,腰已不甚痛了,已能直起。减密蒙花夏枯草,加豨莶草鹿含草各30g,又续服十剂,痊愈。
按:此案独活量大,一般医家认为会刺激胃,但其实临床上对胃的刺激不大。另外独活重用的病位在腰腿。另外本案之所以加石斛,一能健脾,二能蠲痹,三能护阴防止独活过燥伤阴液。
5、强直性脊柱炎李某,男,26岁,年10月13日初诊。患强直性脊柱炎1O年。颈、腰、臀、胯部疼痛,僵硬不舒,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肢体屈伸不利,腰脊僵直后凸变形,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检查:HLA—B27(+),骶髂关节及腰椎拍片提示:强直性脊柱炎改变。中医辩证为肝肾不足、寒湿凝滞,治以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
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15g,寄生,杜仲15g,牛膝12g,秦艽10g,茯苓10g,肉桂6g,防风10g,红参10g,白芍10g,熟地20g,枸杞10g,狗脊,炙甘草6g,1O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
10剂服毕,颈、腰、殿、胯部疼痛减轻,关节功能活动改善。上方续服1月后,能从事轻体力活动。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古人称之为“龟背风…‘竹节风”。系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节,遂致。肾督阳气不足,复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内外合邪,深入骨髓、脊柱而发病。
在运用本方治疗时,如果腰、背、髋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风寒湿偏盛者重用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痰瘀交结,腰背关节僵硬变形者加白附子、半夏、土鳖虫,同时选用狗脊、续断、枸杞以补肾养骨。
6、腰椎间盘突出症。胡某,男,48岁,年3月9日初诊。患腰椎间盘突出症3年。腰部及左下肢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遇寒及阴雨天疼痛加重,肢体发凉。舌淡,苔白,脉沉紧。
腰椎CT提示:C4/5腰椎问盘突出。中医辩证:风寒湿痹、肝。肾亏虚,治以祛寒除湿、补肝益肾。投服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20g,寄生30g,秦艽15g,防风15g,细辛3g,当归,白芍,川芎10g,熟地黄15g,杜仲,牛膝10g,党参15g,茯苓30g,炙甘草6g,1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服完15剂后,诸症大减,可以下地行走。又续服上药月余,能照常上班。后嘱服用独活寄生丸,以善其后。
按: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感受外邪、跌仆损伤而致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本病发生多由于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病情迁延可造成下肢痿废不用。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时,如果寒胜疼痛剧烈者加制川乌、制草乌;湿胜重着者加防己、白术;风胜放射痛明显者加威灵仙、青风藤;有热者加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挟瘀者加制乳香、制没药;病久入络者加蜈蚣、全虫。
7、骨质疏松症。病案3:黎某,女,68岁,年11月10日初诊。症见:腰背疼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呜,腹胀,大便干结,夜尿多,舌淡,苔白,脉细弱。
中医辩证:寒湿痹阻,肝肾亏损,治以祛寒除痹、滋肝补肾。予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10g,寄生30克,生地15g,牛膝10g,秦艽10g,茯苓10g,陈皮10g,防风lOg,太子参,白芍10g,炙甘草6g,l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完10剂后.症状缓解后守上方续服20剂,症状基本消失。
骨质疏松源于年老肾气渐衰,筋骨懈堕。现代医学则认为是多因素所致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大,容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骨骼疾病,属于中医肾虚、骨痹、骨瘘等病症范畴,临床可见腰背酸痛、骨松膝软等肾虚症状。笔者根据中医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综上所述,独活寄生汤所治之痹证,乃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故其病除痹着重痛之外,并见腰膝酸软,麻木不仁,甚则屈伸不利等。
独活寄生汤的现代应用
综上所述,独活寄生汤的基本内涵是明确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医学认识的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二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的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等作用。
目前,独活寄生汤多运用于治疗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等证。
本方设立之初用于治疗“腰痛”,尤其是以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腰腿痛,投以此方,均可获效。郭卫成E应用本方辨证治疗椎间盘突(膨)出症,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西药组有效率占72.80%,独活寄生汤组有效率占93.10%。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等病症,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目前认为本虚标实是其特点,凡辨证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均可运用本方加减以治之。肝肾亏虚是骨关节炎发病的根本,血瘀、寒湿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治宜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胜湿,以本方加减治疗,结果有效率占95.57%。有不少学者运用本方探究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得了一定进展。
亦有研究发现,本方治疗骨关节炎的方式是多靶点、多途径,提出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散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运用本方加减治疗该病30例,有效率占93%。
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属中医学“筋伤”范畴,多为气血虚弱、血不荣筋,复感风寒湿邪或劳损所致。姜颂军¨以本方加减治疗肩周炎例,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草乌;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湿邪偏盛者,去地黄加防己、薏苡仁、苍术,有效率占95%。
中医学“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用于指导临床,使本方的应用日趋广阔,使其外延不断丰富,但就如何界定其外延等问题,仍需深入探讨。
根据“异病同治”的治则,不少学者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将本方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收效¨;也有报道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多发性硬化症、青光眼、雀斑、产后身痛等临床杂症,并证明确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