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土鳖虫!
1别名地鳖虫、土元、蟅虫
2药用部位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phancyi(Boleny)的雌虫全体。
3动物形态地鳖:雌雄异形。雌虫无翅,长约3厘米,体上下扁平,黑色带光泽。头小,向腹面弯曲。口器咀嚼式,大颚坚硬。复眼发达,肾形;单眼2个。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胸背板盾状,前狭后阔,盖于头上。雄虫前胸呈波状纹,有缺刻,具翅2对。冀地鳖:雌虫体宽卵圆形,较地鳖宽。虫体表面暗黑色无光泽。前胸背板前缘及身体周围具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体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状突起,无翅。雄虫有翅,体灰黑色,除前胸背板前缘处有明显的淡色宽边外,身体其他部分无细碎斑纹。
4产地分布地鳖生活于地下或沙土间,多见于粮仓底下或油坊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冀地鳖多生活于厨房、灶脚及阴湿处。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及湖南等地。
5采收加工5~8月采收。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6药材性状甘,微寒。归胃、肾经。
7性能特点地鳖:扁平卵形,长1.3~3厘米,宽1.2~2.4厘米。前端较窄,后端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较小,有1对丝状触角,常脱落;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横环节。气腥,味微咸。冀地鳖:长椭圆形。背部黑棕色,边缘具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8性味归经性寒,味咸,有小毒。归肝经。
9功效与作用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10用法用量常用量3~9克,煎服,用治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癥瘕痞块。
11使用禁忌年老体弱及月经经期者慎服,孕妇禁用。
12药材典故古时候,有一家榨油的油坊。油坊里雇了很多人干活,其中有个叫王老大的老头儿是专管烧火的。 一天早上,他正在灶下烧火,看到灰堆里爬出几个地鳖虫来,忙放下火锹去抓,小鳖虫“呼”地一声爬进灰堆里了。一会儿灰堆里又爬出几只来,他忙拿起火锹扑地一砸,可是一个也没砸着,只气得他连声叫骂。低头一看,还有一只,他又急忙砸下,结果把这只小鳖虫切成了两节。这时锅里正炒着菜籽,由于王老大急于捕虫,把这给忘了,致使锅里的菜籽全都炒黑了。
第二天,王老大扫地时,无意中发现昨天那只被切成两节的小鳖虫又活了。再仔细一看,原来这只小鳖虫是自动连接起来的,连切断的痕迹都没有。他再仔细地观察,发现只有雌虫切断了才可以自动连接起来。一次,王老大的孩子一不小心从高高的山坎上摔下来,把腿摔断了。他请了几个医生都没能治好,这下可急坏了。忽然,他想起了地鳖虫,就抓来几只雌的,把它烘干,磨碎拌在香油里敷在儿子的伤处。没过几天,孩子的腿竟好了。从此,地鳖虫可以治瘀血、折伤的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流传至今。
门诊介绍
天津静海龢壹堂中医门诊,秉着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打造品质精神,汇集北京、天津、静海中医专家教授,以“名医、良方、好药”为核心经营理念,为广大患者和中医爱好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和问道平台。
在继承针灸、正骨、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开设了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皮肤以及颈肩腰腿痛科,力求为老百姓提供真正的中医医疗及养生服务。
门诊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南纬二路南侧凯通花园底商。
联系-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