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在地铁上,对面坐了两个扎眼的小伙子。
一个非常胖,两个人的位置他坐着都不宽裕,牛仔裤上开的洞,能装下一般人的腰。看样子应该是十七八到二十岁的样子,按说该是上学的年纪。看穿着举止,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小镇青年”(绝没有贬义,老苗自己就是十八线县城下的农村出身,现在是土鳖中年)。
胖小伙打“你们帮我找几个抖音上卖货的网红,卖快消的……快消就是那些个小玩意儿,卖得快的…..”然后用了好几分钟跟对方解释了什么叫“快消”,最后实在没解释明白,就来了句:“让你老板跟你说吧”,然后又是一通其它要求。
我的好奇心被严重勾起,本想等他打完电话去请教请教,结果下一站他打着电话就下车了。因为有事,我也没有追上去,觉得蛮可惜。
特别凑巧,第二天《中外管理》的美女大记者任慧媛问了我几个问题:1、网红带货,2、数据造假,3、监管严查。核心还是网红带货的问题。
由此想到前段时间,给远在山东十八线农村的老娘亲请安,老太太自从用上了VIVO的智能手机,也经常看看网络视频,主要是快手,看各种奇闻趣事,也看卖东西的(应该没买过,母亲大人还不会手机支付)。
跟几个做电商运营的、电商培训的朋友交流,他们最近的目光焦点也在网红带货上。
我一看,这还真不得了。从权威专业媒体,到一线实践操作者,再到小镇青年和十八线农村留守的老头老太太,居然全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