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湖南卫视快乐钓鱼职业超级联赛的赛场,是化氏公司打造的水族箱式竞技池。先是叹服,而后沉默,转而悲哀,甚至怀疑钓鱼最后要的是这个效果?
年化老先生拿钓王杯到现在,为国内推广钓鱼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竞技还是休闲,老先生亲力亲为。
化校培养了大量优秀钓手和领头人,公司也生产了很多优秀的钓具,可以说化粉满天下。老爷子也从满头黑发干到了白发苍苍,不容易。
但年初冬,令人尊敬的化老先生不知在哪个狗头军师的怂恿下,把水族箱竞技池干出来了!看着微博图片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化氏水族箱全方位立体式包装设计,整体无死角照明,24小时不间断过滤循环水、水体上下遍布摄像机位。为直播比赛煞费苦心的设计和投入怎能不叫人叹服!
那个华丽的PK台,咋就不像是为了钓鱼用的呢?直播比赛?谁家鱼是在这种环境下钓的?本来就有人说国内竞技比赛像笼子里抓鸡,我还跟人家理论,比赛需要技术,有钓法有应变有饵料状态,竞技休闲经验互补。
抛去水里面的鱼怎么想不去管,人工繁殖的,24小时光照也好,透明度高无遮蔽也好,应激反应吓死了活该,繁殖就是为了比赛服务的,等饿几天钓几回,变个滑口让我们快乐才是终极目的,是吗?莫名的悲哀,为为我们钓具企业的理念、价值导向感到悲哀!
观测鱼吃饵状态、钓组状态、把以前大家迷惑的东西展现到眼前,更具生动性,看的也更直观,是这个水族箱诟病最多的地方,我认为噱头大于实用效果,背离了竞技钓鱼的初衷,将竞技听起来高大上的运动变成了商人疯狂追求利益的舞台。
水族箱钓场让竞技钓鱼方式完全单一化。水体清洁无障碍且清澈见底,对动物而言缺乏安全感,趋群严重,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即便经过长时间驯化,觅食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可以上浮但不会离群。可视情况下,这种pk比赛不再会有应变,钓手多年的实战经验趋近于零,各种钓法交替使用也不复存在,大集群下调几钓几差之分毫,如果再使用公饵,运动员直接改成机器人就好了,简单又省事儿。
水族箱改变了鱼自然行为规律。此种状态下观测出来的结果对自然水域鱼的索饵习性没有半毛钱参考价值。大家可曾记得老鬼的仿生鱼饵实验环境平台,为了尽量还原鱼类的生存环境,里面放养鱼种是套养,水体中障碍物植物保持原生,水体能见度也趋近自然,这种观测环境就是有参考价值的。
类似的比赛环境还有北京百辰生态园,铜牛杯PK的时候也是水下观测,但绝不像水族箱竞技池这样极端,这个东西简直就是一群没有半点儿生物头脑的异想天开之作。
实际摄像直播未必会有想象中的清晰效果。只要窝子铺开,这群饿狼一窝蜂涌上,除了领头的鱼可能能拍到,其他后面的最大可能就是黑压压一团,根本看不到饵料的后半程溶散状态及鱼的吞钩动作,中钩与浮漂动作的对比也就无从谈起。
对广大休闲垂钓爱好者来说,竞技钓成了笑话。原本指着看电视学点儿什么,让大师解解惑,看看钓法、看看饵料、看看不同鱼情的应变,到头来却发现人家玩儿的跟自己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你跟他说调钓,他跟你说用不上,你跟他说钓法,他一个动作就全完了,你想学经验,他说手快就行了。再说深点儿,你买我东西就能上鱼!可你让我怎么相信你,看你在高密度水族箱表演?鱼钓好了跟工业产品做好了不是一码事儿。
钓鱼原本是健康的户外运动,为了竞技放到室内其实也没什么,北方大棚亦是很有特色,各色饵料钓法添加剂百花齐放。
竞技钓鱼在国内引领了渔具发展,引领了钓鱼技术进步,都有贡献。竞技池钓符合国情,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野外环境,推广走向自然有难度,小步快走,这些我们都看到了。但有困难不往前走也就算了,还要制造困难向后退,这算什么,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更发达的国家,为了这样的形式做个这样的东西出来,不是人家没钱没技术,是咱们太落后了,精神上的落后,脑补是最难的。这不是钓鱼,这不是跟鱼斗智斗勇,这是拿钓鱼人的智商开玩笑。
发展了二十多年饵料,丸九在钓鱼人心中的地位依然没法撼动,发展了三十多年的硬件,SHIMANO,Daiwa、Gamakatsu的设计和质量依然渴望而不可及。只有广告设计和投入,我们可能更略胜一筹,我们有能拉汽车的线,有三分钟就上鱼的饵料,有踩不断拉不断的杆子,还有万能的添加剂……
一群败家孩子,你们把钓鱼玩儿坏了!我们是要把钓鱼运动靠水族箱炒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么!这个水族箱是自台钓传入大陆30多年来,中国竞技钓鱼运动最大的耻辱!花再多的钱也掩盖不住你土鳖暴发户的灵魂!
东西是一气儿写完的,仅仅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一个纯理想主义钓鱼人的想法,不免有些过激的言论请见谅。各位看官是褒是贬随意,钓鱼运动需要在所有钓鱼人的努力下前进,没有争鸣,没有前进的驱使动力。
这个东东如果能像水族造景一样略微改造,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会变成研发饵料测试钓法及鱼类习性非常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