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血竭。血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在古代这是可以做成金疮药的,就是被金属武器打伤出血,创口破裂,所以在伤科或者部队行军,往往少不了它。而现在,疮科依然沿用古代的经验,比如用含有血竭的七厘散治跌打伤,或者用血竭散内服促进伤处修复,能够把瘀血破除,把新血送到伤折的地方。现代还有一些更广泛的运用。大家学血竭要知道,学各类伤科药都要善于借助伤科药活血化瘀的特效来推陈出新,治疗各类瘀血内阻的疑难杂症。比如颈肩腰腿痛,血痹胸闷,以及各类刺痛之病症,为什么呢?久病必有瘀血,刺痛必是瘀血所致。唐容川说,一切疑难慢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为不懂得活血化瘀。他用活血化瘀之法,写成《血证论》,为后人打开了一条治病的捷径。所以病人但凡有疼痛,不管是瘀在头颈胸背,还是瘀在心腹腰脚,瘀滞之处,气血不对流,脏腑不升降,这样问题就会由小到大。所以说堵塞无小病。把这瘀滞之处通开畅达,诸症自消。正如王清任所说,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何患疾病不消,病痛不除。有一个顽固腰背痛的患者,已经有七八年了,拔罐减轻些,但随后又加重,做小针刀后松快了些,不久还是加重。这病人典型的瘀血舌脉,连嘴唇都是暗的,脉细涩,腰背刺痛晚上加重,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这些瘀血属于阴性物质,属于阴成形的产物,白天得到阳气化,管道相对畅达,气血能通得过去,它就不在局部作乱。可一到晚上气温下降,血脉收引,局部堵塞就明显了,气血就不容易通得过去。这就好比管道里有个疙瘩,管道扩张时,水通过去,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可管道一收缩,刚好把疙瘩包住,疙瘩在那里堵住狭窄的管腔。这样气血过不去,整个管内压力就增加。《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血脉,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这种末梢的瘀滞堵塞,压力最后全部归到心来,引起心中烦热难受,局部气血过不去就痛,心脏压力加重,血压就会变高。所以这个病人虽然脉象细涩,但血压是高的,如果片面地降血压,心脏泵血的压力被降下来,局部瘀堵就更严重。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力,局部气血过不去,就容易缺血,这样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各种疼痛就纷纷来了。如果在局部止痛,麻痹了疼痛,虽然你感觉不到疼痛存在,但事实上瘀堵仍然存在,只是你不让它反映出来,最后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反映于血脉的老板——心脏。血脉是心脏的员工,心脏是血脉的老板,如果员工之间不能相互沟通,甚至相互打架,这样员工与员工不能内调,不能和解,最后肯定会闹到老板那里。局部的腰背刺痛,血脉瘀堵,看似脉管瘀血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背后心主血脉功能减退,反映老板的领导力不够,所以后劲不足。这样瘀塞折射到心脏,就会心烦,就会急躁,甚至心主神志减退,睡眠就会不安,容易失眠,容易头晕,因为心脉与脑窍是直接相连的,左寸管脑窍也管颈椎。故这个病人不单腰背出现问题,失眠,血压高,甚至颈椎、脑窍也出现问题,容易颈僵头晕,这一系列的杂症,你如果一个一个地治,永远治不完,如果要吃药的话,那得吃多少药啊。但我们要治病求本,找出疾病根由。既然脉细涩,我们看到脉细就要补益之,看到脉涩就要通达之。最后还是要用通补立法,选用桂枝汤合桃红四物汤,再配合血竭、延胡索、土鳖虫等疗金疮伤折之药,借助这些强大的破血逐瘀之品,在一派养血强心的药物鼓动下,把身体周身上下的瘀滞冲开。病人喝完药后,晚上刺痛感消失,睡觉沉稳多了,再量血压,原本一百五六的高压,现在脉道一打通,瘀滞一理顺,掉到一百四以下。他很奇怪地问,你这里头有哪些药是降血压的,哪些药是治失眠的,哪些药是止痛的,哪些药是治头晕的?其实中医组方,把病因一治,其他各类病象就缓了,不是去治头晕,不是去治血压,也不是去治疼痛,更不是去治失眠,而是把身体阴实挡道、瘀血阻脉通开,这样血脉对流顺畅,睡觉自安,瘀化冰消,疼痛自除,上下通达,血压自减,气力充足,头晕顿消。中医是重实质而不重形式的,是重病机病根而不重病象病名的。现在很多人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