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的11种药引,以及其用途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李思博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中药“药引”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正确选用药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

药店人在日常销售中,应根据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药性等特点,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病程长短、体质强弱、发病季节的不同,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地指导顾客选用药引。

药引的作用

在汤药中添加“药引”较常见,中成药在“药引”的作用下,也同样有效果。中成药的特点是组方固定,疗效确切、服用方便,这样中成药的说明书都标明有固定的服用方式、方法。

顾客在“药引”的引导下,按照要求服用中成药,就能达到引药的作用。中药药引的作用如下:

引药归经:使药物直达病灶,这是药引的基本作用。如服用左归丸、大补阴丸时常用淡盐汤送服,因为咸味有引药入肾的作用,也就是引药下行。

增强疗效:如九分散中主要成份马钱子,小活络丹主要药味制川乌、制草乌,这些药物含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生物碱是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的,用黄酒做药引,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和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减毒、降低不良反应:如十枣汤方中含有甘遂、大戟、芫花,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三,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掩盖不良气味:如活血止痛散、跌打活血散二方中都含有土鳖虫等有不良气味的药材,用黄酒为引可起到矫味、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的作用。

兼顾多种作用:治疗风湿痹痛的腰痛宁胶囊,成份中有马钱子,其中含有生物碱;苍术、乳香、没药等含有挥发油;僵蚕、全蝎、土鳖虫等具有特殊气味。服用腰痛宁胶囊以辛甘温热之黄酒为引,既能增强药物疗效,又能矫正不良气味,可温经通络、疏散寒邪、养脾、护胃气,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药店人应该告诉顾客,服用中成药,如果说明书有在“药引”下服用的要求,就应该按照说明书去做。

常用中成药的药引

1、食盐水

食盐:性味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杀菌、解毒之效,引药下行。

送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治疗肾阴亏虚的宜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用法用量: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2、黄酒

黄酒:性味苦、甘、辛热。有温通经络,活血化淤、发散风寒之功。

送服中成药:活络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活络丸、追风丸、妇女养血丸与七厘散、云南白药、乌金丸、腰痛宁胶囊等。

用法用量:用量因人而异,一般每次用温热的黄酒15~20毫升送服。

3、大枣汤

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脾胃虚弱、产后羸弱者均需以此为引。

送服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归脾丸、理中丸等。

用法用量: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

4、姜汤

生姜:性味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效。

送服中成药: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通宣理肺丸、香砂养胃丸等。如服药呕吐者,也可用姜汤送服。

用法用量: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一般用3~5片生姜煎水取汤为引,以增强疗效。

5、红糖水

红糖:性味甘、温,有补血散寒、祛淤之作用。凡治疗内科血虚、血寒、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等疾患的中成药,宜以红糖水送服为妥。

送服中成药:生化丸、益母草胶囊(片)、乌鸡白凤丸等,可用红糖冲水送服。此外,香连丸治疗痢疾,用糖炒成炭,熬水送服,有散寒止血扶正的作用。

用法用量:一般用15~30克,冲水服用。

6、芦根汤

芦根: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送服中成药: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等。

用法用量:以鲜芦根煎汤为佳,用时取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

7、葱白

葱白: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

送服中成药:服用治疗疔毒恶疮的蟾酥丸时,可用葱白少许同丸药一起嚼烂,以黄酒送下,有助消散之功。

用法用量:以葱白2-3茎切断煎汤送服,有通阳散寒之功,用于外感风寒,有发汗的作用,也可与生姜同用,效果更佳。

8、藕汁

藕:性味甘、凉,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血之功。熟用微温,能补益脾胃,止泻,益血,生肌。

送服中成药:可用藕汁送服十灰散,用于出血病症。

用法用量:取鲜藕洗净,切碎,加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现代可用榨汁机取汁,适量送服。

9、萝卜汁

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无毒,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肺痨咯血、呕吐反酸等。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热解毒、利便。

送服中成药:理中丸、良附丸、香砂养胃丸等。

用法用量:取鲜萝卜洗净,切碎,加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现代可用榨汁机取汁,适量送服。

10、蜂蜜水

蜂蜜:性味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凡治疗肺燥咳嗽、阴虚久咳、习惯性便秘等病症的中成药,以蜂蜜水送服为佳。

送服中成药:取适量蜂蜜用温开水冲开搅匀后,可送服麻仁丸、百合固金丸等。不建议用沸水冲蜂蜜,更不宜煎煮,以免破坏其中的有效成分。

用法用量: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11、食醋

醋:性味酸、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产后血晕,黄疸,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送服中成药:取适量食醋加温开水送服失笑散,可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

用法用量: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症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中成药“药引”较多,除上述外,还有灯心草、粳米、薄荷、荆芥、苏叶、西瓜、梨等,药店人可指导顾客选用合适的药引。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9月

2、服中成药也可用“药引”今晚网-中老年时报(天津)-07-09

3、张伯礼《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中医古籍出版社-4

本文为原创/整理,转载请在文首注明来源和作者。投稿请发送到邮箱:yaod

.







































白癜风中西医结合会诊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2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