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市政园林中心园林病虫害防治简报

国外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08/4323409.html

第2期(总第46期)

(二)

七、绿翅绢野螟(一)为害情况绿翅绢野螟主要为害盆架子,一年发生5-6代,在每年的5-7月份为害最严重。幼虫常隐匿于虫苞中吃叶,使枝叶枯黄,严重时把所有树叶吃光,影响树木的观赏价值及长势甚至引起死亡。

绿翅绢野螟

绿翅绢野螟为害盆架子症状

(二)防治方法

1.发生初期注意摘除虫苞,杀灭幼虫和蛹。

2.利用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于树周围的路灯下利用灯光捕杀其成虫;或在树集中的绿化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或用糖醋液诱杀,配比为:糖5g、酒5ml、醋20ml、水80ml,加90%晶体敌百虫1g。

3.用50%杀螟松乳油倍、80%敌敌畏乳油倍、1.8%阿维菌素乳油倍、48%毒死蜱倍液喷雾。三天后继续喷杀1次,一周后改用1.8%阿维菌素乳油倍或20%灭幼脲悬浮剂倍进行喷杀。

八、曲纹紫灰蝶(一)为害情况曲纹紫灰蝶主要危害苏铁属的30多种植物。一般每年发生6-7代,7-10月份是为害盛期。第一代幼虫孵化于6月上中旬,幼虫只危害当年抽出的新叶,初孵幼虫潜入拳卷羽叶内啃食嫩羽叶,随虫龄增大吃量急剧增加,造成新生羽叶残缺不全,甚至只剩下叶柄和叶轴。

曲纹紫灰蝶

曲纹紫灰蝶为害苏铁

(二)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1)清理被危害过枝株、植株底部的枯枝落叶和苏铁心尖的虫蛹,减少虫源;施足底肥,促进苏铁新叶提早萌发、硬化,避开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可减少第一代虫口基数减轻曲纹紫灰蝶的全年发生危害。(2)在新羽化叶刚露出时用纱网罩住,防止成虫产卵,或利用雨后天情成虫喜在积水处聚集,停息,用捕虫网人工捕捉。2.化学防治:(1)幼虫孵化盛期可选用0.38%苦参碱SL倍液、2%阿维?苏WP倍液、25%丙?辛EC倍液、48%乐斯本乳油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施第2次,至苏铁新叶硬化即可。(2)产卵盛期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倍液喷雾。幼虫低龄时期可喷5%抑太保乳油-倍液、0.3%印楝素-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剂倍液。在曲纹紫灰蝶成虫期,离地1-2米处可人工捕杀成虫,降低虫口数量。(3)在苏铁引种运输过程中,调运带土的种头,可用40%辛硫磷EC倍液浸土球3分钟,地上部分喷湿药漤。若发现新芽带虫,则可用50%氯氰菊酯乳油倍液浸泡球茎5分钟后再种植。

九、橙带蓝尺蛾(一)为害情况橙带蓝尺蛾又称为“罗汉松尺蛾”,疑为随日本罗汉松引进中国的入侵害虫。该虫主要为害树种是罗汉松,其次为竹柏等绿化苗木。虫害主要表现为啃食树叶,速度极快,最快一天就能将高约3米的罗汉松整株叶子吃光,来势迅猛,为害极大。幼虫两头橙黄色,虫体背有黑白花纹,腹侧有橙黄色斑。幼虫遍布在罗汉松的枝叶上,日夜不断地啃食。幼虫常聚集或吐丝悬挂于罗汉松枝叶上或脱落于地面上。成虫出现于5至9月,幼虫大约5月开始会羽化,蝶身及翅中央闪着蓝光,非常显目,上翅与下翅中间有一条橙黄色带状纹。成虫常被误认为蝴蝶。该虫爆发时会将寄主的叶片取食殆尽,只剩光杆。

橙带蓝尺蛾幼虫为害罗汉松

橙带蓝尺蛾成虫为害罗汉松

(二)防治方法1.除治时间:橙带蓝尺蛾小龄幼虫时期,即看到罗汉松、竹柏等受害植物的叶片上有不明显的害虫咀嚼造成的缺口时,就应及时喷洒农药。2.使用药剂:可采用市场上常见的菊酯类水溶性杀虫剂进行喷洒,例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等,浓度按商品说明书要求。3.喷洒方法:选择无雨天气,整株上下要喷透,对于树高较高的,可选用长柄喷雾器。连片统一除治,不留死角,通过连续5-8次的除治,基本能除净。

十、朱红毛斑蛾(一)为害情况朱红毛斑蛾是鳞翅目斑蛾科的一种昆虫。幼虫体背面赤褐色,两侧浅黄色,气门上线和基线白色;每体节有4个白色毛突,每个毛突着生1根棕色毛。幼虫体上能分泌出一种粘液而使其体表粘稠。成虫头、胸红色,腹部黑色,两侧有红色的长毛。翅红色,臀区有1片大的深蓝色斑。朱红毛斑蛾每年发生2代,3月化蛹,4月羽化成虫。朱红毛斑蛾以幼虫食叶为害园林植物,大发生时,可把树木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城市景观。朱红毛斑蛾主要为害细叶榕、高山榕、花叶榕、橡胶榕、菩提榕等榕属植物。

朱红毛斑蛾幼虫为害榕树

朱红毛斑蛾成虫

(二)防治方法1.结合庭园树木冬季管理,松土除茧灭蛹。2.保护天敌。当幼虫大发生后处于危害低潮时,不宜喷药,使寄生蜂的自然群落旺盛,以抑制朱红毛斑蛾的发生。3.幼虫大量出现时,可喷洒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杀灭菊酯乳油-倍液,杀螟杆菌倍液与90%晶体敌百虫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倍液的混合液。

十一、夹竹桃天蛾(一)为害情况夹竹桃天蛾是身体花纹最漂亮的蛾之一,体表绿色的斑纹使它们看上去就像穿了迷彩装,其名字则因其幼虫主要吃有毒的植物夹竹桃而来。夹竹桃天蛾毛虫身上有醒目的眼状斑点,看起来很像眼睛,其实这只是它们吓唬猎食者的一种退敌方法。夹竹桃天蛾一年发生3代,老熟幼虫在土里化蛹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于3月上旬开始孵化,3-12月均可见幼虫为害,5-6月、8-9月为幼虫为害高峰。成虫飞翔力强,昼伏夜出,具趋光性。老熟幼虫化蛹前,体色变深,身体变短,在合适的土壤中静置不动,3-4天后蜕皮化蛹。幼虫匿藏于叶片中取食嫩叶,由于取食量极大,能在数天内将连片植株的叶片食光,对植株生长及外观造成极大影响。主要为害夹竹桃、长春花、软枝黄蝉等植物。

夹竹桃天蛾幼虫

夹竹桃天蛾成虫

(二)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在成虫高峰期应用其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2.人工捕捉幼虫,翻土灭蛹。3.保护和利用天敌。4.幼虫盛发时,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倍液、10%夹竹桃天蛾预蛹(下)及蛹(上)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25%爱卡士乳油倍液喷杀。

十二、炭疽病(一)为害情况炭疽病是园林植物经常发生的一大类病害,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死亡。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大小为1至4毫米,中央则由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易脱落。为害严重时,降低植物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植株死亡。炭疽病的病原菌因不同植物,其病原菌有所不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盘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至6月间迅速发展,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湿度大、病部湿润、有水滴或水膜是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季节发病较重。由于此病有潜伏侵染的特征,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因此,有时常常会失去早期防治机会,造成一定损失。炭疽病主要为害月季、非洲茉莉、鱼尾葵、海棠、芦荟、仙人掌、石榴、米兰、茶树等多种园林植物。

鱼尾葵炭疽病

月季炭疽病

(二)防治方法1.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种植不要过密或室内花卉放置不要过密,对于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2.采用科学的施肥配方和技术,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性。3.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至倍液,或1%半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倍液进行防治。4.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倍液,25%苯菌灵乳油倍液,或50%退菌特至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倍液。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

十三、雨季如何使用农药多雨季节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上给农药施用带来不便,贻误时机或造成农药浪费,影响防效。为提高雨季药剂施用效果,应掌握以下原则:(一)选用内吸性农药。内吸性农药可通过作物的根、茎、叶等部位进入植株体内,并输送到其他部位。如吡虫啉等杀虫剂及多菌灵、粉锈宁、托布津、瑞毒霉、速克灵等杀菌剂施用4~5小时,便有80%以上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到组织内部,不会被雨水淋洗而丧失药效。 (二)选用速效性农药。如杀虫剂中的速灭杀宁、敌杀死、快杀灵等农药就属于这种类型。这类农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或熏杀作用,毒杀作用迅速,施用1~2小时以后便可将害虫杀死。

(三)选用耐雨性农药。如三环唑、灭病威、速克灵、井岗霉素等具有较好的耐雨性,施药1~2小时以后,即使遭到中阵雨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在药液中加粘着剂。粘着剂能增加农药在作物及害虫体表的附着力,施药后遇到中、小雨也不易被冲刷掉,从而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在配制农药溶液时,每50kg药液中可加中性洗衣粉50~75克,充分搅拌后及时施用,效果较好。(五)改进施药方法。如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在害虫大发生前与细土拌匀后施入农作物根系附近的泥层,让植株根系吸收后传布全株,致使害虫取食中毒而死。这种根区施药的方法可避免受雨水冲刷,特别适于在雨季采用。 (六)及时补施。如施药后已被雨水冲洗,一定要在雨后及时补施,以免贻误时机,造成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6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