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动物药土鳖虫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别称地鳖虫、土元、地乌龟等,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理血伤科中药。

我国医用土鳖虫的历史源远流长,土鳖虫首载于汉代的我国第一部药物著作《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名列中品。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名方大黄蟅虫丸,其中蟅虫即为土鳖虫。《名医别录》载:“蟅虫,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新修本草》载:“状似鼠妇(又名潮虫),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但有鳞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重舌,木舌,小儿腹痛夜啼。”明代《本草经疏》记载:“治跌打扑损,续筋骨有奇效。乃厥阴经药也。咸能入血,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和血而营已通畅,寒热自除,经脉调匀,……又治疟母为必用之药。”据上所述并参考《本草图经》附图,可知古今用药来源相符。

土鳖虫药用价值高,应用广泛,常用于跌打损伤,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有明显疗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土鳖虫性咸、寒,有小毒,归肝经,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能。用于治疗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常用量在3~9g之间,孕妇禁用。目前市场上的跌打丸、治伤散、消肿膏、云香精、黑鬼油等百余种中成药,其中土鳖虫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土鳖虫配伍的药达多种,利用土鳖虫投料生产的中成药、新药、特药达上百种,畅销国内外市场,如人参鳖甲丸、五行化生丸、追风丸、跌打丸、地鳖虫胶囊、七厘散、治伤散、消肿膏、白药、颈复康颗粒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逐的不仅是好吃,更加追求营养与时尚,土鳖虫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是一种对人体滋补的食疗药膳。土元宴、土元滋补羹、早已成为珍品名菜。要说吃土鳖虫的渊源还要追溯到满清,相传慈禧太后在执政时期,安德海每天会命人去北京的西郊香山捕捉土鳖虫专做御膳供慈禧享用,慈禧每天睡觉前都要吃两只酥油炸制的土鳖虫,以养颜保颜而成为皇家秘方。后来有人把土鳖虫做成“鳖虫宴”。

当今医药学不断发展,土鳖虫的各种化学成分如今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土鳖虫的活性成分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尤其是近年来对其在防治肿瘤等方面的研究。更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北京五棵松中医门诊部,李建生副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以鲜地龙、鲜水蛭、鲜土鳖虫三种虫类药共用,取其均有活血化瘀、通经透络之功效,并配以人参、三七,取其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和补血作用;又取人参大补元气和扶正的作用,诸药合用,经低温提取冷冻加工,保持和突出鲜药的特点,用于临床治疗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的中风之中经络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语强蹇及胸痹引起的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等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赞赏

长按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pf/2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