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雅来自:蒲公英
延伸阅读
当土鳖遇上土豪(1):土豪公司,是这样花钱的
当土鳖遇上土豪(2):土豪公司,是这样做清洁的
当土鳖遇上土豪(3):土豪公司,是这样做检验的
土豪公司,是这样生产的—JIT与可视化管理(一)
终于来到生产管理了,土鳖在可视化(看板)管理和JIT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决定,把这俩掺合在一块,先写个开篇。
百度(好吧,其实土鳖是谷歌的)JIT的定义:
JIT(JustInTime,准时生产(有些地方叫及时生产),又译实时生产系统,简称JIT系统,在年由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提出。
JIT生产方式(JIT,Justintime),其实质是保持物质流和信息流在生产中的同步,实现以恰当数量的物料,在恰当的时候进入恰当的地方,生产出恰当质量的产品。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库存,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文字来源于谷歌)
这么说的好像很难懂,那么我们来换个文艺点的说法: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万的物料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正好开工!”
——张爱玲
(土鳖被各路文艺粉和文艺黑暴揍中)
恩,我们还是落到实处来讲吧,比如……举个口服液口味的栗子!
就口服液的制剂来说,一般是分为配液、洗灌封、灭菌(有时包括灭菌后的洗瓶和吹干)、灯检、外包装几个工序。
做过生产管理的童鞋们应该知道,这5个工序的进度是不同步的。
比如说,当批量定为10ml×30万支时:
配液配一批(一罐)全程需要3.5个小时,清场需半小时;同时,一条洗灌封线做一批的时间约为8个小时,同样也是半个小时清场。而灭菌就比较坑爹,一批产品灭下来需要5个柜次,加上升温降温捡漏,按一个柜算一批下来12个钟头跑不了。(嘿嘿嘿,也有例外不用等的。)
至于灭菌后的洗瓶放置吹干就看各家的条件,少的一个班,多的两个班,不排除有土豪不用等直接包的。
至于灯检和外包,那真的是看各家的条件啦,不过一般企业都是靠人工外包,包一批要多久取决于阿姨们多熟手以及有多少阿姨,我们就暂定一个班一批吧。(其实灯检一般情况下都是比外包要快的)
这大概是每个口服液生产管理员每个月要算无数遍的数,各个设备产能指标大家可能都记到烂了。
那么,吃其他口味栗子的童鞋们,看到这里发现啥米问题木有?
木错,灭菌和灭菌后的放置,是所有工序里,最慢的一环!(众人睥睨,这种小学生数学土鳖你也拿来炫?)
咳咳,如上所说,作为整个工艺流程里,最慢的一环,我们给灭菌(以及灭菌后的放置)工艺起个名字,叫做瓶颈。
JIT的精神,就是围绕着瓶颈,来重新设计和定义工艺,让整个工艺流程以最短的时间运转完毕。
至于怎么定义和设计……嘿嘿,悍然歇晌!敬请期待~
土豪公司,是这样生产的——JIT与可视化管理(二)
书接上回,我们继续来说JIT。
上一章里,我们已经找到了我们分析的那个口服液工艺流程里,运作最慢的工序——灭菌。我们管这个运作最慢的工序,叫做瓶颈——整个瓶子直径最狭窄的地方。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对这个瓶颈工序怎么办?
一个司空见惯的思路是,增加设备的数量来增加产能,这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企业的做法。
但是场地是有限的,一个车间建好之后,它能放多少台设备,其实是有上限的。
如果设备的放置,已经到了上限了,要怎么办?
答案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产能。
大多数人看到上面这句话,第一个反应就是瓶颈工序24个小时甚至4班三运转。这是常规的方法,大家都在用。
按照瓶颈的生产节奏来安排和定义其他工序的生产,这是很多开展或者是部分开展了精益生产的企业使用的。
那么,还有么?
有。
有多少人想过,我们的灭菌柜,一直都是满的么?
楼主知道的口服液企业在设计批量的时候,主要是根据配料系统和灌封机的配套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配制一次的药液(一批),需要多个柜次进行灭菌(亚批)。通俗点说就是灭菌柜这个胃的容量太小了,我们得先把整个批次的产品分尸了再喂给它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柜,多半是不满的。
土鳖曾经粗略算过,视各个公司不同,这个空载量,大约在几千只到上万支不等,对比口服液动辄几十万的批量,大部分土鳖公司,选择对这个空载量表示无视。
但是广东有句老话,叫做“小数怕长记”,每批几千支的空载,几十批累计下来,也多出一批的产能了。
那几个月呢?一年累积下来呢?
在之前的章节里,土鳖曾经提过,土豪的产品批量,是按灭菌柜的生产能力定义的。配料罐可以配30吨,但是因为这个数灌出来不是灭菌柜次的整数,所以选择每次配24吨,为的就是匹配灭菌柜的灭菌能力。
之所以土豪那么严格的控制灭菌装载,除去质量管理和验证条件控制的原因之外,资本家那潜藏着的灵魂也在暗地里叫唤:
空载,是一种浪费!
唔……那除了上面这些措施,还有么?
还有。
比如……彻底改变灭菌方式。
楼主在进入土豪公司之前呆的最后一家土鳖公司,就完成了口服液产品在线灭菌的工艺变更,同时也把这技术成熟的应用到生产上。
设置一条能力足够的灭菌通道,与灌封线相连,做到灌封与灭菌连线生产。
这样,灭菌工序整个工艺流程里的瓶颈就不在是灭菌,而变成了灯检。
而楼主在离开那家公司前,参与折腾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在线灯检机。
嘿嘿,有的时候,土鳖,也能比土豪跑的快啊。
(土鳖抗铁牛,Maythe4thbewithyou!)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