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卡农小世界
作者简介:木槿,女,29岁,单身,非典型新闻传播学延期博四生。时而逗逼时而严肃,不白不富不美。是一只喜欢吃吃吃,反应迟钝还无比固执的典型金牛。喜欢徒步、旅游、看剧、狼人和理工男。不抽一手二手烟,不喝酒。琴棋书画都只学了个皮毛,没有特别的才艺。
01
全日制博士分三种:直博、硕转博、普博,通常来说普博年龄整体偏大,因为有很多是工作后考博的,我们通常亲切称之为大龄普博。假如你是女生,又单身,那么你的title是大龄单身女普博。假如你是国内的博士,那么你的title又会增加两个字称为大龄单身土鳖女普博。如果再用世俗的眼光来区分国内的高校级别,那么很不幸你可能会被冠以大龄单身土鳖双非女普博的荣誉称号。而我的title是大龄单身土鳖延期女普博,对,我延期了,但是并没有很焦虑,大概死猪不怕开水烫吧,从我昨晚还在狼人杀就能看出来我心态有多平稳了。导师如果看到此文大概会很无语吧,作为一个延期的普博,我经常会觉得愧对导师,然后又继续看剧去了。。。
作为不需要做实验的文科生,我们是幸运的而然又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我们时间很自由,不需要每天去实验室打卡做实验,也不需要每周和导师开组会汇报工作进度。我们只需要一台装有浏览器、pdf和office软件的电脑即可。宿舍-图书馆-食堂,这是我们每天的生活轨迹,三点一线,循环往复。除了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可以相约去图书馆自习,一般情况下很多同学也许一学期也见不到几次面。大家都很独立,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你甚至可以一边读博一边生个孩子出来玩,还能按时毕业,历不厉害~不幸的是,没有实验室就没有单身的会做实验的理工科小哥哥,对于大龄单身文科女博士来说极其不友好。
我是一个本硕博一直在跨专业,一直在换学校,一直在找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的人(其实是职业生涯规划失败,女人善变这点一直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反复印证。ps,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的主讲教师因师德问题被举报并于年调离工作岗位)。我想我内心其实是有些抗拒进入社会的吧,想一直呆在象牙塔里。
本科是工科,每天在实验室做着无聊的电路实验、信号模拟实验,让我窒息,所以硕士的时候果断换了一个专业换了一个学校。从寒冷的北方来到了温暖的南方,怕冷只是我的一个借口,那个时候我喜欢了一个明星,他叫钟汉良,我想我应该去一个离他家乡近的城市,于是我就来到了广州的某所大学,从工科转到了理科。
02
硕士在广州的两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学业压力不大,没有家人催婚,每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晚上九点多喊上师兄师姐去小北门宵夜,糖水陈村粉油麦菜来一套。我们硕士期间没有发论文的要求,但是感谢刘老师让我们用课程论文去投稿一个会议,结果人品爆发,竟然就这样拿着一个课程论文投中了一个会议。这大概是我硕士期间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之一,偶尔怀旧的时候上cnki搜搜自己的论文,发现引用量突破了两位数,而自己在博士期间发的论文引用量为0时,心理各种复杂。每次看到自己论文的引用量为0时,就觉得自己又在制造学术垃圾了,我想作为一个文科博士很多人都会挣扎,自己写的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多时候我都没办法说服自己更不要想去说服别人。
硕士毕业我在魔都一所高校工作了一年,这一年领导和同事都对我很好,然而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喜欢科研的,而不是行政和教辅的工作;向往自由和有价值的生活的,而不是每天就坐在办公室里上上网。在工作的这一年中,家人启动了日常催婚和日常介绍对象的模式,似乎所有的家长都是希望你读书不要谈恋爱,毕业马上结婚。曾经有好心的同事给我介绍对象,某个周五的下午,部门的一位女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到某教学楼一楼大厅来,我蹭蹭蹭下来,看到这位女老师旁边站着三个男老师。这三位男老师分别是某学院的院长还是书记,工会主席和一位单身男博士。就这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被相亲了,当时尴尬的全身冒汗眼镜都起雾了,还真没太看清楚男博士长啥样。在老师们的套路下,交换了手机号,晚上就收到男博士发来的短信,问我是不是要考博。。。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秘密,我当时只是动了考博的心思,还没有考,这都能知道,真心佩服高校老师的信息挖掘和传播能力(bagua)。
那个时候觉得自己还很小,很反感相亲,但扛不住家里的日常催婚,于是我就在考完博的那个暑假对一个觉得还不错的北大男生通过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