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寄语:
龙头抬一抬,好运跟着来,日子麻溜溜,快乐开笑口,财源似水流。二月初二到,祝福送朋友,幸福藏心头,万事不用愁。
龙抬头的由来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谚语“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引田龙。”
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理发(有习俗正月理发死舅舅)。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龙抬头禁忌忌针线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照房梁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忌洗衣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龙抬头开运方式一、踏青:龙抬头之际,正处春旺之时。踏青可以改换自己的心境与运势,给人带来好运与吉祥。
二、穿红:国人喜红,吉祥旺运,有驱逐邪恶的功效。龙抬头穿红,寓意整年都好运吉祥,无病无灾。
龙抬头习俗二月二剃龙头,是指新的一年要有个精神头,所以呢!一切从头开始,攒足劲头再干一年。
02
吃龙食,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03
二月二还是开始耕地的日子,有些地方干旱严重,这些农户就趁着这一天,祭祀祈福,因为春雨贵如油呀!
04
在有些地方,还有“带姑娘”之说,因为正月不能回娘家,索性等到这一天娘家人就来接已出嫁的女儿了。
05
放龙灯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06
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07
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广告时间:
本期由甘肃锐星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赞助
二月二,龙抬头,一抬头,丰收在望好兆头;二抬头,烦恼霉运都赶走;三抬头,福禄寿喜全都有;四抬头,钞票多多不发愁;五抬头,事业高升永不停;六抬头,感情甜蜜到永久。祝你们好运连绵,惊喜不断!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