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本质是“气与血”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液在人身中,循经络流行不已,以濡养人身各部组织器官,保持着人身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正常功能活动,维持人体及其各部组织的生命活动。然血液一旦失其流动之性,发生滞涩不流,则转化为瘀血。《说文解字》载:“瘀,积血也。”所谓积血也者,是指人体内蓄积凝结而不流行的血也。
人体血液微循环
二、血瘀是引进发各类疾病根源
瘀血为病,在临床上的表现相当广泛,血瘀证几乎可以涉及到临床各科的大部分疾病之中。常因瘀血的发生原因不同、停滞的部位有异及血瘀的程度有别,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证,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瘀血者多。中医所论的胸痹、心悸、胁痛、痹症、中风、积聚、眩晕、头痛、不寐、血证、郁证、癫狂、胃痛、呃逆、腹痛、皮肤病等或多或少都与血瘀证相关,尤其可造成癥瘕积聚,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肿瘤,所以现代人往往谈“瘀”色变。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瘀血那些事。
二、人体为什么会发生“血瘀”症
1.寒凝所至:人身血液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如果血中的阳气不足,血液失去阳气推动就会滞涩而不流行。《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寒则血凝泣。”血液凝涩,不能濡养人体,则成为瘀血。
2.是热伤血脉脉为血之府而血循行于脉中,脉能壅遏营血,令其无所去而只在经脉之中循环运行。血液在经脉循环运行过程中,如热邪损伤血脉,则血脉无以壅遏营血,血液溢于脉外,失去运行之道而留止不行,遂成为瘀血。
3.气滞引起血瘀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情志内伤或其他因素,使气机不利,气行受阻而郁滞,遂导致血液不行而留止为瘀。
4.血瘀由外伤所至用力过度,跌打闪挫,必然损伤络脉,络脉因伤而破裂,则血溢于脉外而留止不行,从而形成瘀血。
三、血瘀的几种特征
1.是疼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瘀血停留在体内,必然会引起脉络不通而致疼痛。血瘀引起的疼痛特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疼痛拒按,一般在晚上疼痛加重。
胸痛
2.有肿块它是血瘀常见的表现形式,瘀血在局部凝聚,日久不散,即变成肿块。外伤后的血肿即是瘀血形成的,这大家最容易理解,其实现在我们常说的各种囊肿、肿瘤也是瘀血所致。
3.面色晦暗皮肤瘀斑,瘀血体质的人通常面色比较暗,尤其是两个眼圈,鼻和嘴唇紫暗,舌上有红色或青紫色的瘀点。瘀血长时间不能消除,则精血不能濡养肌肤、经络而致肌肤甲错,或见皮肤肥厚隆起,或见皮肤僵如皮革。脉象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唇乌面部晦暗
剑拔弩张
瘀斑
眼圈青紫
治疗瘀血症则主要以活血化瘀的方法。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有,行血定痛之血府逐瘀汤或活络效灵丹;益气通络之补阳还五汤;破血消瘀之大黄庶虫丸;化瘀清热凉血之桃仁承气汤或仙方活命饮;祛瘀生新之少腹逐瘀汤;行血止血之圣愈汤;化瘀止痛续筋骨之七厘散及跌打丸;助孕安胎之得生丹加味;散寒祛瘀之温经汤;清除热毒化瘀之犀角地黄汤;化瘀利水之当归芍药散;化痰祛瘀之活血方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涤痰汤或温胆汤等。更有如丹参饮、失笑散、四妙勇安汤、桃红四物汤诸方.
临床验症方剂如下:
1.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2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各15克(五钱)。
3.补阳还五汤黄芪(生)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4.大黄庶虫丸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5.桃仁承气汤桃仁(一钱)甘草(一钱)芒硝(二钱)大黄(四钱)
6.少腹逐瘀汤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7.圣愈汤组成部分:生地(20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川芎(8克)、人参(一般用潞党参20克)、当归(15克)、黄芪(18克)。
8.七厘散处方:血竭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g冰片6g麝香6g朱砂60g。
9.温经汤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10.犀角地黄汤犀角(水牛角代替)30g,生地24g,芍药12g,丹皮9g。
11.当归芍药散当归三两(9g)、芍药一斤(48g)、茯苓四两(12g)、白术四两(12g)、泽泻半斤(24g)、川芎半斤(一作三两)(10g)。
12.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
13.温胆汤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g,陈皮90g,甘草(炙)30g,茯苓45g。
14.失笑散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炒香)各6g。
15.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甘温之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化瘀生新是该方的显著特点。
基本煮法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各15克。
做法:在所有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煮的时候用中等大小的饭碗装4碗水,煮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好了。
用法:早晚空腹饮用,任何温度都可以,但是药材煮过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
不过,基本煮法煮出来的桃红四物汤也许有不少女生喝不惯,因为完全是中药汤的感觉嘛!别沮丧,桃红四物汤的煮法其实很灵活,想让它更好喝些,只要加料进去就行啦!必须了解四大主角。
主要有抗炎,降血脂,扩血管,抗疲劳及耐缺氧,抗休克,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
桃红四物汤15.1.抗炎;给SD大鼠灌服桃红四物汤%的浓缩剂,显示低剂量组(8g/kg)和高剂量组(16g/kg)均能显著抑制塑料环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其抑制率分别为28.83%、31.68%。且同时增加胸腺重量,对其余脏器重量无显著影响。该方还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15.2.降血脂:该方有较好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尤以高剂量组(16g/kg),为显著,对甘油三酯亦有降低的趋势。对高脂血症大鼠按7.5g/kg连续给药10日,可使肝组织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给药组为42.19±6.20μg/mg,对照组为51.52±6.78μg/mg,还可使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可使高脂血症大鼠的肝指数明显下降,给药组为36.86±2.05mg/g,对照组为41.75±3.15mg/g。对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影响不明显。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该药通过增加肝脂质的体外排泄和向血液转运,使肝脂质降低。
15.3.扩血管:该方能扩张豚鼠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拆方研究发现以川芎、当归的作用为强,各组成单药间有协同作用。大鼠下肢血管灌注本方后,能显著降低血管阻力,拆方分析显示以当归、红花、川芎的作用为强,地黄、白芍。桃仁作用较弱,全方的作用最强。
15.4.抗疲劳及耐缺氧:给小鼠灌服桃红四物汤浓缩液(15g生药/kg体重),实验组的耐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分钟)分别为.0±51.6、.7±.9,而对照组分别为.4±56.1、.1±.7,两者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证明该方具有较好的耐缺氧及耐疲劳的作用。
15.5.抗休克:按1.28ml/kg给烧伤的休克犬输入桃红四物汤注射液(生药g/ml)。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延长烧伤狗的存活时间。
15.6.补充微量元素:桃红四物汤中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钠、镁、磷、硫、钾、钙等含量均较高,必需的微量元素16种除锡外全都具备。
桃红四物汤是出名的活血化瘀之剂,现代临床用极其广泛,已经远远超出妇科的应用范围,在内、外、儿、眼、耳鼻喉科均有大量运用,临床报道较多。该方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肾小球肾炎、偏头痛、癫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眼底出血等。
你为环保禁止烟雾排放菌袋无法灭菌而发愁吗?
你为灭菌上温太慢将会造成培养料变质无能为力吗?
你为灭菌稍不注意就会将锅烧干爆烈而担心吗?
你为灭菌消耗大量燃料而使生产成本加大吗?
你为食用菌生产进料与出料劳动强度大而苦恼吗?
你为灭菌成功率没有保证苦无良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