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养殖问5

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432.html

81.养蚕期间怎样保护柞树?

柞叶是蚕的粮食。在养蚕期间既要养好蚕,又应保护好树,这样才能有树养蚕,永续利用。移蚕是养蚕不可缺少的工序。移蚕剪树时,要剪小枝、侧枝,避免“大抺头”,更不能从基部剪下用大枝移蚕。攀树时轻用力,以免把树枝从基部折断。遇少量蚕在大枝上,应将蚕取下,放在筐里,不要为少量蚕而剪大枝。尽量少用折枝办法匀蚕,剪移应适当,春蚕移蚕后柞树剩2/3枝叶,秋蚕移蚕后留1/3枝叶为宜。避免蚕吃叶太枯,影响柞树正常生长。

82.有白粉病的柞树能用来养蚕吗?

柞树生长在自然界中,与其他植物一样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在特定的环境中而发生各种病害。其中白粉病就是柞树病害的一种。这种病主要感染一年生柞树,或二年以上的新稍,尤其蒙古柞受害最重,有的可达70-90%。利用发病较轻柞树养蚕,从蚕的食叶程度、蚕的生长状况等看不出与无病树上的蚕有明显差别,对收茧量影响不大,可以利用养蚕。发病严重,叶片呈黄褐或赤褐色,就不能利用了。

83.早烘的柞树有办法利用吗?

柞树早烘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此病传布比较广泛。9月上旬,大多数蚕场的柞树叶还是绿色的时候,而却有一部分蚕场的柞树叶,便开始出现黄色的斑点,随着病势逐渐发展,直至全叶枯萎,叫早烘。发生严重的地方,每墩柞树都受病害。甚至遍及整个蚕场。因柞树早烘,蚕缺食料,营养不足,造成蚕多茧少而减产。目前对柞树早烘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在实践生产中观察发现,柞树早烘多发生在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的蚕场,在长期阴雨连绵,雨量较多年分发生最多,还有树势衰弱的蚕场也容易发病,从各种柞树品种中比较,以蒙古柞发病最多。

由于柞树早烘多发生在9月上旬,利用这样的蚕场放养春蚕,或做秋蚕的小蚕场,提前利用养蚕就可以避免危害。实践经验证明,利用早烘蚕场养蚕,对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84.蚂蚁塘场能养蚕吗?

有的蚕场因蚂蚁多而不养蚕,这样的蚕场叫蚂蚁塘。因为蚕场长期休闲,或养蚕后被害,柞树枝叶损失少,柞树生长十分茂盛。从远处看柞树叶子是深绿色。蚂蚁塘蚕场内主要有两种蚂蚁。一种是红蚂蚁,这种蚂蚁体形较大,体色微红,俗称:“臊蚂蚁”、“红腿骡子”等。另一种是黑蚂蚁,这种蚂蚁体形小,体色油黑,俗称:“黑老虎”、“油机匠”等。这两种蚂蚁,对春蚕和秋蚕有危害,以小蚕被害最严重。蚂蚁常成群结队地爬到树上,遇到蚕后,便群起而攻之,蚕被咬得遍体鳞伤,甚至群蚁协力合作,将蚕拖回穴内,往往使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蚂蚁活动一般规律是:早春前不散窝,立夏不上树,早晚不出穴,晴天四处爬,阴天爱搬家。

红蚂蚁窝多在枯老的树根部,或靠近树桩附近。洞外有断枝、针叶、草棍等堆成小丘。小丘上有许多孔道通入窝内,有的窝深可达数米。一个窝常住多年,逐年扩大。每窝蚂蚁数量不同,窝越大蚂蚁数量越多。

黑蚂蚁窝常在树根或乱草丛中。窝外有小颗粒状黑色土粒,高出地表。一个窝有数个洞口,有主巢和支巢之分。黑蚂蚁群集性强,爬行时群来群往,常形成一条黑带。

消灭蚂蚁的办法有:(1)将灭蚁粉均匀地撒在窝上。为提高效率,应在春季化冻后,或秋季封冻前,蚂蚁未散窝时,将蚂蚁刨开后再散药。(2)在蚂蚁活动时期,用臭鱼、牛、羊骨等,有膻腥味的食物,放在蚕场中引诱蚂蚁集中啃食,然后撒药消灭。(3)用或杀虫药稀释液喷撒药杀。为根除蚂蚁,应采取综合办法,反复进行,才能把被蚂蚁占居的蚕场恢复养蚕。

85.柞树病害有很多吗?

柞树在自然界中经常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病害不仅使柞树生长受到抑制,使柞叶质量低劣,产量下降,甚至造成柞树死亡。柞树生长的好坏还直接影响柞蚕茧的质量和产量。柞树病害按其为害部位分,有为害柞叶的白粉病、锈病、褐斑病、柞叶褐粉病、蛙眼病、早烘病、缩叶病、污叶病;为害枝干的柞树干枯病、枯枝病、干基腐朽病、白腐病;为害果实的橡实僵干病;为害根部的柞树幼苗根腐病、柞树根朽病等。柞蚕病害一般不会对蚕业生产构成威胁,如发生严重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加以控制。

86.柞树的害虫有哪些?

我国的柞树害虫约有余种,其中能为害成灾的有几十种,在柞蚕生产上防治意义较大、研究较多的是芽叶害虫、枝干害虫及橡实害虫。芽叶害虫主要有天幕毛虫、舞毒蛾、花布灯蛾、美国白蛾、栎褐舟蛾、黄斑波纹杂毛虫、栎粉舟蛾、栎黄掌舟蛾、黄二星舟蛾和刺蛾类。其防治方法多为:(1)人工采卵,根据其产卵特性,利用冬闲季节及早春采集各种卵块;(2)捕杀幼虫,利用幼虫的群集性,可进行捕杀;(3)灯光诱杀,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进行灯光诱杀,效果良好;(4)生物防治,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可以利用的天敌,包括寄生类,感染类和捕食类的天敌;(5)药剂防治,药杀幼虫,3龄前,可用50%敌敌畏乳油倍液喷雾。

具体哪类虫害发生,可采取针对性防治。

87.毛毛虫怎样为害柞树?

天幕毛虫俗称顶针虫、毛毛虫等,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柞蚕业、果业和林业的大敌。喜欢在辽东栎和蒙古栎上产卵。一般在春季柞树芽刚刚发芽时孵化。在柞蚕场内1龄幼虫啃食刚萌动的辽东栎和蒙古栎的芽。1个芽苞上,常有几十头幼虫,直至把芽苞蛀食空,致使柞树不能发芽。2一3龄幼虫吐丝将枝稍包裹于丝幕内。取食嫩叶,4龄后迁移为害,4一5龄为暴食期,常几日内将树叶吃光。

88.毛毛虫卵有什么特点?

毛毛虫的卵呈椭圆形,表面灰白色,比小米粒略小,中央稍凹。卵粒排列整齐,常数百粒集合成一个卵块,呈"顶针"状环绕于细枝上,故有"顶针虫"之称。冬春季节很容易发现和采集。

89.秋千毛虫有什么危害?

舞毒蛾别名秋千毛虫,俗称红刺毛。属鳞翅目,毒蛾科。此虫为春季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对柞蚕生产影响极大。大发生年柞叶几乎被吃光,使柞蚕跑坡饿死。此虫食性极杂,除为害柞树外还为害杨、柳、桦、榆、椴树及苹果、杏、樱桃等余种植物,是林业、果业、蚕业的主要害虫。

90.舞毒蛾发生有什么特点?

舞毒蛾有周期性猖撅为害的现象。其猖撅为害周期一般为7-8年,准备期为1年,增殖期为2-3年,猖獗期为2年,衰退期2年。但气候干旱可使增殖期缩短,猖獗期延长。但如遇某些不利因素也会使整个猖獗周期遭到破坏。在柞蚕场山下的梨、栗等大树上,舞毒蛾越冬卵块上百时,将预兆猖獗为害的到来。此虫大发生与树木的郁闭度等关系密切,如郁闭度为0.2-0.3林层简单的阔叶林中或新砍伐而被破坏的阔叶林中多发生。若郁闭度较大林分完整,林层复杂的林区很少发生。

91.舞毒蛾怎样为害树木?

舞毒蛾卵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越冬孵化。刚孵化的幼虫多栖息于卵块上,经3-7天,借风传播或爬到树枝上,初上树的幼虫,多群集于芽苞鳞片及新开放的芽叶上取食。1、2龄幼虫,遇惊吐丝下垂,随风飘荡似秋千状,故有“秋千毛虫”之称。为害多从树梢开始,逐渐扩及到其它部位。幼虫分布无规律性。雌、雄幼虫的龄期不同,雄虫5龄,雌虫为6龄。成长的幼虫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在受饥饿时能作长距离迁移。老熟幼虫吐少量丝将柞叶卷起包裹身体,或用丝将虫体系于树枝上化蛹。

92.包虫为害有何特点?

花布灯蛾别名黑头麻栋毛虫,俗称贴虫、包虫等,属鳞翅目,灯蛾科。包虫卵在7-8月孵化。幼虫孵化时,初孵幼虫乳白色,先在卵块的覆毛之下吐丝结幕,并将卵块所在柞叶的叶柄与柞枝以丝固定,然后在叶背取食叶肉。取食时,行动统一,头向叶缘,排列整齐。幼虫吞食的叶肉在前胸、中胸部可明显透视到一条绿线。被害柞叶仅留表皮,呈网状、白色。幼虫取食集中,通常是整叶、整枝、整株的被害,极易发现。幼虫出入虫包均排成一列,排头幼虫边爬边吐丝,后继幼虫以丝为路标跟随。其时取食量不大,生长较缓慢。因为此时期幼虫体小,抗药力弱,且群集,易于发现,实行药剂防治或人工杀灭效果最佳。幼虫在冬眠前可发育到9龄。该虫以9龄幼虫在柞树根附近的表土层、杂草、落叶下的虫包内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4月初春气温达lO℃时上树蛀食芽苞。此期幼虫食量大增,为害芽苞仅留鳞片,芽苞蛀空后,继续咬食新发嫩叶,此期为害最重。1头越冬幼虫可蛀食芽苞平均42个,常使成片柞树不发芽。

93.美国白蛾是什么虫子?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美国白蛾原发生于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年在我国的辽宁省丹东市首次发现,目前,此虫在我国的分布呈扩大趋势。美国自蛾是一个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它为害的植物很多,包括林木果树、农作物、蔬菜、花卉、杂草等。在为害的植物中,以糖槭和桑树受害最重,其次为杨、樱桃、苹果、山植、海棠和李子等。

此虫以幼虫为害植物的叶片。低龄幼虫群居结幕食害叶肉,仅留表皮,使叶片呈白叶状。4龄幼虫开始分成小群体为害,食量增加,食叶仅剩叶脉。5龄后分散为害,此期食量剧增,致使整株树叶被吃光,造成树势衰弱。成片树木枯黄,以至有的树木死亡。由于此虫食性杂,适应性强,且繁殖力强一旦发生,蔓延快,不易根治。因此,一但发生将严重威胁林业、果树、蚕业生产,被称为危险性检疫害虫。

94.美国白蛾有什么特点?

成虫喜在桑、糖槭树上产卵。同一卵块内的卵孵化也不整齐。幼虫在孵化后取食前即吐丝结网幕,营群居生活。低龄幼虫开始时缀合1-3片叶,随虫体生长,食量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叶被包被在内。大的网幕可达l米多长。幼虫经6一7龄老熟。1-4龄群居,5龄后分散成小群体为害,6龄后分散为个体为害。1一2龄取食叶肉,3龄可连同叶片叶脉全部吃进。5龄后食量剧增。在大发生年份,进入暴食期后,几日之内就可把树叶吃光,并进入农田为害禾本科作物及蔬菜等。幼虫有较强的耐饥性。

传播途径。美国白蛾自身传播距离不大,主要是通过陆海空运输工具在货物及其包装物内以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式传播。

95.洋剌子有什么危害?

刺蛾的幼虫通称为洋剌子、剥刺毛、毛剌子等。属鳞翅目刺蛾科。在柞蚕场中常见的有褐边绿刺蛾、中国绿刺蛾、黄刺蛾和梨刺蛾。它们的幼虫和秋蚕幼虫时期相仿。其以幼虫为害柞叶,小幼虫取食时的表面或叶肉,4龄以后常将柞叶吃光,仅剩枝条和叶柄,大发生时可与蚕争食影响柞蚕生产。此外,幼虫体上的枝刺毒毛,可螫人皮肤到红肿,疼痛异常。被螫后可立刻用胶布或不干胶贴上刺扎到的地方,撕下、贴上,反复几次,以拔除皮肉内刺毛。然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处。若是疼痒难忍可以抹一些消炎的药膏。

96.橡实象甲是怎样为害柞树橡实的?

橡实象虫又称橡实象甲、橡实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以幼虫为害橡实,成虫亦能为害幼嫩的橡实和嫩芽。橡实象甲年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幼虫6-7月化蛹,7-8月羽化为成虫,8-9月产卵于橡实内,卵经10天左右孵化为幼虫,幼虫在橡实内共蜕皮3次,4龄,生活约1个月时间。10月份咬破橡实,脱出于地下作土室越冬。

97.橡实也有病害吗?

橡实主要的病害就是橡实僵干病。其次是橡实霉烂病。橡实僵干病,病原为橡实杯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杯盘菌属。发病率一般为30-50%,严重时发病率可达70%,影响柞树育苗。在橡实贮藏库中,病、健果接触能传染,被害橡实发芽率降低。橡实落地季节高温多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落地橡实的感染一般零星发生,但当采集橡实混入病果时,尤其是橡实含水量大时,在仓库中温湿度过大以及橡实带虫口和伤痕时,病情蔓延较快。春季橡实发芽期间,遇霜冻更加严重,致使子叶、根、幼芽变色以致死亡。

橡实霉烂病,病原多半是半知菌亚门也有接合菌亚门,少数为细菌,主要是发生在橡实的贮藏库里。遭受菌类侵染的橡实霉烂变质,影响橡实质量

98.怎样更好地保护橡实?

尽早及时收集橡实,防止在柞林中停留过久。在小河中水流较缓的地方,挖一大坑,让河水经坑流过,将刚采回的橡实精选后装在筐或袋中,再放入挖好的水坑内,上面加覆盖物并加压,使之不露出水面,浸泡l0天以上。取出后,先将橡实阴干,使含水量降至30%以下,再混入相同体积的干沙放在屋内或干燥的窖内储存。温湿度要低,要通风干燥。定期检查,除去病果。

99.根据什么确定放养哪一季蚕?

首先要看气候区,高寒冷凉地区只能放二化一,适应两季蚕的地区要看蚕场,只有蚕场朝向好,叶质较好的蚕场才适合放养春蚕。看完蚕场还要看市场,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来计划生产。

.消灭雀害有好办法吗?

蚕是多种雀类喜食的昆虫,小蚕期至壮蚕期都有遭雀害而减产的危险。常见的害鸟有大嘴乌鸦、灰喜鹊、松鸦、大山雀,麻雀等。过去消灭害雀多用火枪射杀,这种办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成本较高。近年来科研部门研究利用“灭雀灵”药饵诱杀,效果很好。药杀时间最好在冬季下雪后,将“灭雀灵”20克,加水克,拌入谷粒克,加热使水分蒸发,制成毒谷,撒在雀常来的地方,雀食下后便可毒死。也可以在养蚕期间,将“灭雀灵”药粉,加少许清水,涂在蚕体上。制成活诱饵,放在蚕场附近的高树上,诱雀食下后,轻者昏倒,重者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sl/5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