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捉土鳖山东/金庆友
土鳖学名也叫地鳖、土元,是一种喜欢昼伏夜出的昆虫,具有散瘀止血、续筋接骨的功效,农村人称呼它“簸箕虫”,估计是因为像农家使用的簸箕的形状而得名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各公社的供销采购站统一收购土鳖以作药材之用,至于多少钱一斤(或克)倒不记得了,总之逮多了这东西卖了可以换来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还可以买小人书,我平生第一次花0.56元买的童话《木偶奇遇记》就是用捉土鳖、蝉蜕的钱换来的。
夏季的夜晚,是害怕阳光的簸箕虫出来活动的时机,晚饭后我提着挡风的小煤油灯、提个玻璃罐头瓶便出发了。
农村人家潮湿蓬松的灶坑、牛羊圈、老宅的墙缝等是它们出没的场所,这些场所也是晚上感觉比较恐怖的地方,胆小的总约上一两个伙伴壮胆,但战利品就要减半了。
我属于胆子比较大一点的,我家靠近大湾,湾南边是一家有些年代的青砖老房子,房子的主人我喊“王五大娘”,她高高的个子、黑黑的面膛,自己卷的土烟几乎从不离口,嗓子里不时发出呼呼的哮喘声,一双缠过的小脚走起路来倒是很稳当。
五大娘一般会把别的小孩撵走或根本不让进她家的大院子,而对我则经常网开一面,她家的青砖院子好大,一般我都能有不少收获。
记得有一个次晚上,我在她家牛圈旁的墙缝发现了好几只油亮的土鳖,我大喜过望急忙跑过去准备捉住,但觉得脚下软绵绵的有些不对劲,低头一看,我的老天,脚踩着的竟是两条盘在一起的大花蛇!
一时间吓得我脸色发白,慌忙中丢掉了盛着土鳖的罐头瓶、提着小煤油灯一溜烟地跑回了家,以后好长时间都没敢再去捉土鳖了。
土鳖喜欢疏松潮湿的环境,平时逮到的土鳖就放养在掺着麦麸、米糠的瓦缸子里,在养殖期间还会有一些嫩黄色的小土鳖孵化出来,这给我们捉土鳖的小伙伴们带来了更大的积极性,因为逮的土鳖越多就意味着其子子孙孙孽育无穷,我们的私房钱就如泉不竭。
那时有个大一点的孩子,他每次卖的簸箕虫和我们数量相差无几但卖的钱总比我们多,问他其中的原因他总是诡异地笑而不答,后来我用一块橡皮从他嘴里获得了这个秘密,原来他每次卖虫子之前用钳子将铅丝剪成一段段的塞进虫子的屁股里,分量重卖的钱自然就多了。
我也如法炮制,塞进铅丝的土鳖在盆子里痛苦地乱爬,我可不管这些,只是期待着到采购站多卖些钱,当我第二次如法炮制的时候,被信佛的奶奶发现了,她气得一边大骂“熊孩子,造孽呀!”一边要用拐杖打我,懵懂中我似乎良心发现,从此再也没有动过掺杂使假的念头。
后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营的采购站变得一天天不景气,再后来陆续倒闭关门,捉土鳖的事自然也销声匿迹了。
一般说来,留在儿时记忆里的大多是美好的记忆,但对于捉土鳖这件事来说,那一个个痛苦蠕动的影子总是晃动在我的眼前,时时刺痛着我的心!
栏目主编:陈劲松
实习编辑:许彤
文/金庆友
山东临清市金郝庄镇金西村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山东金融诗社社长、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作协专业理事、山东大学中国金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临清市作协理事,供职于基层人民银行。
诵/沈熙远
江苏盐城人,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现就职于盐城市大丰区育红幼儿园。《人民作家》平台特邀主播兼音频编辑。
每周一期周六发布(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诗歌
七月,陡变的天空(贵州/何元龙)
散文
茶泡饭(北京/金泉)
杏黄时节(陕西/张芳)
捉土鳖(山东/金庆友)
考洲洋(广东/林丽华)
八仙岛记(中)(江苏/薛德华)
小说
塞壬的歌声(天津/刘玉侠)
上期回顾(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诗歌
最后的牛(广西/叶志行)
那片云彩(江苏/张道富)
散文
啾啾鸟鸣(美国/禾青)
舌尖上的夏天(江苏/卢春桃)
本墎子(江苏/周桂稳)
八仙岛记(上)(江苏/薛德华)
小说
遭遇“吕洞宾”(广东/张金钟)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呢治疗白癜风的岐黄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