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真的甩了我们的国产电影N条街吗

韩娱柚子哥约了篇稿,看完感觉写的不错,所以直接搬过来啦!!

--------------------------

你一定已经在朋友圈听说过这部电影——《釜山行》↓

天朝群众这样说:《釜山行》甩了国产片几条街!

可是在韩国社交媒体留言板上,有韩国网民留言:“看到一半才发觉,这居然是我们韩国拍的电影”

这是否说明在韩国网民心中,《釜山行》也甩了韩国片几条街?

在韩国,《釜山行》被称为“千万电影”,也就是看电影人次超千万的电影。它最新的观影人次已经达到近万。

考虑到韩国人口总数为万(年基准),这也意味着,至少有约五分之一的国民都曾到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

《釜山行》不光在亚洲吃得开,还进入戛纳电影节的“午夜映展”单元,烂番茄新鲜度95%↓

在豆瓣上,《釜山行》评分达到8.3分,评分人数超过4万↓

讲真,在看片之前,肥罗叔叔对《釜山行》依然是放低期待,因为我们早已身经百战阅片无数,个个都炼成了老司机。

为此,肥罗叔特意拉上资深僵尸片的好基友,准备和他一起看片一起吐槽。

在看之前,我的内心如僵尸般平静,然而看之后,我的心情顿时豹变了:

——港真,《釜山行》是我近年看过的把僵尸片套路玩得最好的电影。

世界上最痛苦的并不是从未得到,而是曾经得到的却又再次失去。

曾经被香港电影人“林正英们”玩得出神入化的僵尸片,如今却被韩国人玩出了这种和好莱坞势均力敌的爆款,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到悲伤。

用专业影评人的话来说,国产电影需要向《釜山行》学习的是:怎么实现本土电影工业化和国际化,完成类型电影的本土化改造。

而用一个影迷的话来说:这部韩国今年最牛的商业片,到底有没有把国产片甩出几条街?

韩国电影为什么总能把别人的套路玩成自己的套路?

韩国电影最牛的,就是拿来主义,这部电影的故事,似乎也是满满的套路。

工作狂父亲带着女儿,搭上开往釜山的列车去见妈妈↓

列车上突然来了个奇怪的女人,这里告诉我们随手关门的确很重要↓

还咬了想要救助她的乘务员↓

被咬之前的妹子长这样↓

之后就变成了这样↓

很好,真爱生命,远离丧尸!

然后整个车厢就躁起来了,被咬的人都以丧尸的姿态,再次站了起来↓

幸存的人们原以为坚持到大田站,就有军队来保护。没想到,那里的军队早已被传染↓

下车的人们只好再次回到车上,和丧尸乘坐一辆高铁殊死一搏↓

所以说这是一部优缺点都特别明显的电影。

缺点在于故事的推进,情节点的设置,高潮戏的演绎,甚至视听语言风格都相当好莱坞,延续的是丧尸片的打怪通关模式:

——组队,操家伙,闯关,掉血,挂队友,继续通关!

所以好像并不是很厉害?

可是刚想骂编剧,结果一张嘴又给憋了回来:

——因为优点在于,人家把别人家的套路变成了自己家的套路。

《釜山行》在好莱坞的套路里,加入了一味韩国电影特有的东西——人性,煽情和政治讽喻。

反派金常务:身份体面,内心龌龊。

他一个人基本害死了N多好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讨厌到想一脚踢死他的角色,最后导演告诉我们,他作恶的动机,同样只是想回家。

我们的男主角在一开始,也是一个为活命可以关上孕妇逃生车厢门的作死的家伙,他的宗旨是管好自己就ok↓

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儿心中的“吸血鬼”,在经历一番血战的洗礼后,也反过来开始帮助别人↓

他和金常务就犹如人性中的两面,一明一暗。所以当我们看到男主角的性格转变,才会觉得“啊这就是真实”。

《釜山行》也并不回避,人性中的邪恶与自私。

列车上的人们,在危机爆发之初还一片温暖祥和,然而危机一旦升级,人们立刻露出了自家顾自家的嘴脸↓

也不需要觉得气愤,因为人性就是这样的啊!都到了生死关头了,还顾什么礼义廉耻?你死好过我死不是吗?

这个时候小情侣中的男孩子让姑娘留下来↓

而姑娘说出了此刻所有观众的心声:这里才是更可怕的地方。

是啊,比丧尸更可怕的永远是人心。

这样的细节在韩国电影里出现的次数不要太多,对他们来说,人性就是TVB剧里“你吃了没有,我去给你煮碗面”一样的套路。

可正是这样的韩国式套路,让一部原本套路满满的僵尸片,显得与众不同。

《釜山行》的另一个绝招就是黑政府。

电影用音画对位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各地都在死人暴乱的时候,政府发新闻说已经有效的控制,画面中却是一群丧尸各种撕咬的镜头。

大概这样快准狠的讽刺,亚洲电影中也只有韩国电影可以做到。

整个故事被讨论最多的就是结局。

最终,孕妇和女孩牵手走过隧道,女孩唱着歌,军队确认生还者赶去营救,女孩的歌声很悲伤,但依然留有希望。

但是听说还有另一个结局:

——当孕妇和女孩一到达釜山,就被当做感染者击毙。

很多观众说,如果真的这样拍,《釜山行》会比现在更好看,也绝对会成为电影史上的神作。

可对于导演来说,也许这个“不够给力“的结局,才更加韩国电影。

一个动画片导演凭什么把打丧尸拍得这么燃?

《釜山行》虽然剧本靠谱,但如果导演不靠谱的话,也很容易出现剧情节奏吭呲吭呲,特效烂得没边,以及各种出戏的元素和台词,导致观众觉得这又是一部天雷级大烂片的现象。

当然,还有国产片那些天线宝宝级别的特效,也是辣么令人难以忘怀。

真要探讨《釜山行》的话,大家应该把目光锁定在导演——延相昊身上。

因为,这特么居然是个动画片导演!

再详细看一下他的简历,你就会更佩服《釜山行》的投资人:是什么给了你们这么大的勇气?

放在善于使用大数据的国内电影人那里,这种导演别说韩片顶级投资,网大电影都没资格拍吧?

可是韩国电影就敢把钱丢给这么一个菜鸟导演。

延相昊先构思出来的是动画电影《首尔站》,也就是《釜山行》的前传↓

在和《首尔站》电影发行方交流时,有人提出了把《首尔站》拍成真人版的建议,可导演觉得,同样的电影做两遍不太好!

所以他就写了个坐上火车去釜山的丧尸故事梗概给对方看,就这样《釜山行》诞生了。

啧,讲真,这简直就是赌博!然而结果你们都看到了——电影拍出来才发现,这个大叔好会撩观众。

韩国影迷常常抱怨说,不少韩国导演常常执着于中近景固定镜头以及短镜头的使用,十分死板,看不到充满力度的镜头运动。

那么我们看看延相昊的执导:

在狭长逼仄的车厢中。僵尸潮水般涌来,镜头高速移动旋转,如同人们惊慌失措眼神↓

为了表现僵尸的速度,镜头平行移动,拥有奥运短跑速度的丧尸,一个个掠过眼前↓

丧尸扒火车这段,拍得不好,就会变成印度阿三赶火车

然而看看看人家的镜头,缓缓从全景突进,real大气↓

大家注意这个主角“踹”的动作,有没有感受到,摄影机的律动?

电影的很多画面一看就是花了大钱,特效不土鳖也不山寨,拍出了业界良心的质感。

比如老司机通过消毒站,撞死了一只鹿,后来这只鹿抽搐着扭转肢体和脑袋,化身丧尸鹿重新站了起来↓

美术部分的话就看丧尸的脸就ok,每一个丧尸都有着爆裂的血管和颜色,后期对眼睛的处理也凶狠无比↓

这才是一个导演该干的活。

也许是因为许多韩国导演一辈子拍不了几部戏,因为市场有限。有戏拍的导演就那么多,所以很多导演一辈子都在等待中度过。

可是一旦得到机会,他们就会使出洪荒之力,因为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某些导演实在是太幸运了!

韩国电影的演员真是除了演戏什么都不懂!

许多观众都没有发现,那个首先闯入列车的僵尸扮演者是沈恩京——《阳光姐妹淘》、《奇怪的她》的女主角。

用国内娱乐圈很熟悉的话来说她就是绝对的当红小花,去真人秀里走几遭,搞几个绯闻炒作一下,下一部电影没有一番绝对不考虑。

而她在这部电影里根本没有番。

奇怪吗?

其实这就是韩国电影的常态——想当明星的滚出我的片场,当演员的留下来。

孔刘的经纪人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难道他看不出来,整部电影最出彩的角色并不是他们家孔刘,而是这位肌肉大叔——马东锡吗?

生死关头站出来顶车门的,是这位大叔;举起棒球棒走在队伍最前面,和僵尸硬碰硬干的,还是这位大叔。

戛纳展映后马叔一出场,全场马上掌声雷动。这种精彩,来自于演员本身的努力,也在于剧本中精彩的角色设定。

尤其是最后她为救妻子献身时,对着妻子喊出未出生孩子名字时的那种宠溺,无法不被这位大叔打动啊!

如果是在国内电影的话,这么出彩的配角,那必须早点挂掉吧?

——把戏都给我们家孔刘吧!僵尸我们来打,门我们来顶。那个什么马东锡对吧,让他早点挂掉,不要来抢我们家孔刘的戏!

很庆幸韩国电影没有人这么做!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马东锡出彩的发挥,也是因为有了马叔的对比,孔刘才能演绎出另一种人性苏醒带来的角色精彩。

郑有美和小女孩的演出,同样全程在线↓

这两个清新不做作的女性角色,从角色功能上,赋予了影片巨大的合理性——为什么她们值得被拯救。

如果没有这些丰富精彩的角色演出,这将是一部平板无趣的丧尸电影。所以说比起许多中国电影人,这些韩国电影人真是太不懂演艺圈那些事了!

可正因为人家把娱乐圈和电影圈分得很清楚,才会有《釜山行》。

韩国电影甩出国产片几条街,我不认!但是韩国电影的态度甩出国产片几条街,我认!

《釜山行》的精彩,更多来自于前无古人。

之前的韩国电影,从未拍出任何一部像样的真人僵尸片来,所以它的横空出世,就如同一道黑夜里的闪电,注定夺目耀眼,也令国内弹幕大爆发。

某种意义上,《釜山行》对于僵尸片的颠覆,是革命性的。

行动缓慢,是我们对于僵尸片中僵尸的基本印象,但《釜山行》中的僵尸,个个快得跟奥运短跑选手一样。

还有英雄,也是我们对于僵尸片人设的大概印象。

但在《釜山行》里,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英雄,甚至,没有一个完全没人性的反派。

当编导有足够的自信,才敢于拍出这种与丧尸对战完全没有热兵器的血战肉搏,从而创造出一种”“亚洲丧尸电影”的新类型。

韩国电影,随时准备革自己的命。这其实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

《釜山行》的总制作费和宣传费超过亿韩元,如果想要收回成本,必须走国际化,必须寻找到普世情感和韩国僵尸电影的特色。

相比之下,我们的许多大片,即使随便拍拍,依靠庞大的内地市场,依然有机会活得很好。

在创新之外,这部电影还让我们看到的是:态度。

《釜山行》前前后后,延相昊已经琢磨了十年。这一版剧本,是他和编剧朴柱锡磨了大概六个月才出来。

为了呈现完美的僵尸状态,开拍前六个月,僵尸演员们就开始接受特别训练。

在有限的预算之下把电影的每一个细节打磨到尽量完美,是这群电影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因为他们懂得,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都会被观众看到,真正打中观众的正是这种近乎吹毛求疵的创作态度。

像这种工业级别的丧尸电影,华语电影有可能生产出来吗?当然能!

韩国电影在类型电影叙事,技术上的成熟,当然值得借鉴,但中国电影并没有真的被一部《釜山行》甩出几条街。

拿来主义+本土化改造,反复跟自己较劲,只为给观众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这种对电影和观众发自内心的尊重,或许才是《釜山行》最大的套路。

也是中国电影能够从这部韩国年度卖座片身上,能学到最珍贵的“套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