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丨趣说衡阳老街之帝王藩府篇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专家简介

许定国,省文艺理论会会员、美学学会会员、口才与演讲学会终身会员,衡阳市政协特聘文史专家。获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高师优秀教师奖、衡阳市优秀教师,主编出版《文艺鉴赏概论》《外国文学》《写作学》等。《石鼓书院大讲坛》特邀嘉宾,主讲《趣说衡阳地名》系列。近年在《船山学刊》发表王船山美学论文多篇。《王船山衡阳八景词十大谜解》《衡阳地名拾趣答客录》等文在《衡阳日报》连载。

「古巷」列入「老街系列」,在更广阔空间,更丰富层面向大家介绍衡阳老街,「还原」衡阳老街历史的、立体的鲜活形象。无独有偶,在史志记载林林总总的老街地名中,还真的有一条就叫「古巷」(沿江「柴埠门」外「下河街」六条巷子之一即是「古巷」《乾隆衡阳县志》)。本文从衡州老街古巷的历史烟云撷取归纳六个地名遗址系列:「帝王藩府篇」、「衙署城门篇」、「名胜名人篇」、「兵事经贸篇」、「神话宗教篇」、「烟火市井篇」,尝试在宏观历史背景与细节生活结合上还原衡州老街古巷画面。

这篇帝王藩府遗址类街巷,主要介绍清代初年「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衡州称帝」时的有关遗址,以及明代衡州府的「桂王府」有关遗址。

吴三桂「衡州称帝」对衡阳老街巷的影响

1.登基史料考辩

由于吴三桂兼有明朝「汉奸」与清朝「反贼」双重身份,「称帝」更属大逆不道,致使不少史料混乱。在此只考辩两点,一是「称帝登基地点」,二是「选择衡阳作京都」缘由。先看权威的《清史稿》这样说:「遂以三月朔称帝,在衡山筑坛,改元昭武,以衡州为定天府」云云。时间是三月初一,地点却含糊到「衡山」去了。翻检不少史书传记,这个想当然的错误居然不少。本土《衡州府志》《衡阳县志》比较准确:「筑坛于城南回雁峰前馒头岭」,并详细解释原来叫「曼陀岭」,民间俗称「馒头岭」。而最准确表述则应该是「回雁峰左馒头岭」,因为站在回雁峰上看,「前面」是大街,没有山岭,右边是「五桂岭」,左边是「馒头岭」,本地人叫「接龙山」(一度改名「文锋山」)。至于吴周割据政权选择「衡阳」作「京都」缘由,可从他在造反初从地下挖出的「石碑偈文」(实则蓄谋制作埋入地下)看出:「鱼生足,三家哭,土边木,土边木,铁扁担到头也自足」。「鱼」有脚,会行走,「行」字中间加个「鱼生足」就是「衡」字。「三家哭,土边木」是指「三桂」。「铁扁担」是云南特产中药,代指云南。石碑文字意思是上天授命我吴三桂建国定都衡州,守卫大云南可以自足。因为衡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东连吴浙,北上中原,南控岭南,西接云贵,扼守着大西南门户,是「平西王」吴三桂自保老巢又北图中原的最佳地位。

▲接龙山

2.登基遗址

「接龙山」地形异常,是人们难以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虽然从方位看,「回雁峰左侧」规定了大的范围,但它的「山形地貌」却不是单体孤立,而是「连续分布圆丘状地貌集群」,通俗的说,是一段蜿蜒的有着一个个山包的山体,这就不容易确定具体的「山顶」位置。从旧火车西站上山,山上走几里地到雁城路「湘中服装厂」背后,据说都叫「接龙山」,笔者上世纪70年代初,曾多次循此路到靠近回雁峰的「接龙山」(文锋山)居民村80号伯父家探亲,在山上树林间游玩拍照。在网上地图查到街巷地址是:「接龙山,衡阳市雁峰区蒸阳南路68号南90米」。居民小区地址则是「雁峰街道余德堂社区接龙山居民小区」。由于不远处山下有「接龙塔」(衡阳三大宝塔之一),故有专家推测其北侧是「吴三桂登基」处;或认为在现新建市图书馆对面,都在「接龙山」麓,准确位置有待权威判定。

▲接龙塔

3.称帝后若干重要地名遗址

行殿(行宫)。吴三桂在衡阳的宫殿,大家的共识是「以衡州府署」为「行殿」,地址在「老衡南县政府」处,即今中山北路、号一带。据清代地图显示,其大门在「中正路」(即中山北路「正街」),后门则在潇湘街城门处,可说横跨城东北两条街区。由于明清时官署建筑规制的高度制度化、标准化、定型化,参照有关史籍及国内尚存明清州府级官署(淮安、成都等),可大致估算,「衡州府署」南北约米,东西约米,建筑群约7万平方米,多间宾馆、房屋、坊门、公厅、祠庙、仓库、后花园等。据《类书集成,衡州府公署考》所列,大体格局是:「正堂五间,东经历司(文书),西照磨所(档案审计),左右为六房,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大门外又石坊」(略),简要归纳就是:大门外是一大块「石牌坊」,标有四个大字「湖南名郡」,下面有卫兵负责大门开关。两旁是石栏杆。大门进去是「仪门」,东边有三个公署:清军、捕盗、管粮。有寅宾馆、土地祠、理刑署、司狱司。正堂之后是二堂、后堂、花厅等。有东西二库、左右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对应中央「六部」),处理「官员、民政、祭祀、军事、司法、建筑」等,正好给吴三桂行宫行使中央管理。

▲中山北路

▲潇湘街

寝宫。民间有吴三桂在衡阳住在「桂王府」、「后宰门」提供「膳食」传说。姑且不论「后宰门」与明清两代宫廷膳食机构无关,从时间上看,康熙六年()桂王府就被拆除建筑木料押送入京。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王府在哪里呢?有专家认为住在「云台观」(今先锋路二巷),在桂王府南门近旁,「南起珠琳巷,北抵先锋路,此地有道教云台观,巷以观名」,邻近「金鳌山」,王府就是「移山取土」建造的。古代衡州曾有景点叫「金鳌滚石」(由金鳌山坡滚石下江),也称「云台滚石」,史载「金鳌山云台观」当年「古树参天,风物幽妍」(《衡阳地名文化》年版)。今天遗址已被都市繁华湮没:衡阳雁峰区先锋街道云台观1号至6号,均是建筑、房地产、家电公司及餐饮店。

▲珠琳巷

五凤楼。在称帝后改动的系列地名里,把衡阳「钟鼓楼」改为「五凤楼」最是令人不解。人们一般熟知的「潇湘街」正中的「钟鼓楼」,有哪点像展翅的「五凤」?笔者多方搜寻终于在乾隆21年(年)的《衡州城区图》上发现有两个「楼」!在西边「望湖门」(小西门)城墙旁有个「鼓楼」,在东边「潇湘门」城墙边则是「钟楼」。乾隆年离吴称帝时间较近,可想当时叫「五凤楼」是有根据的,因为综合史载:「隋唐时紫禁城正门,东西两边各一处阁楼,飞檐如翅膀遥对。明清故宫午门上的门楼,两边屋檐微翘欲飞,叫雁翅楼,故美称五凤楼」。他们在衡阳无法建「午门」,就把钟、鼓两个楼想象成「五凤楼」!据《类书集成,衡州府城池考》介绍,「池壕旧自南而西至北门,袤八百二十六丈」,是.8米,据此,东边潇湘门钟楼与西边小西门鼓楼相距约两千米,晨钟暮鼓,交相呼应回荡,堪称雁城美景。今天遗址应当在潇湘街,大西门巷两处。

▲和平北路

正阳门。当年把衡州正南向的南门回雁门改称富有京师气息的「正阳门」是顺理成章:通衢大街正中,坐北向南。符合光明正大,「日月丽于天」(《易经》)的皇城「丽正门」原意。城门高二丈五尺,合8.25米,城上又「各建层楼于上,其间参错置小屋,土名冷店」。这样就会高达十多米。城墙厚一丈六尺,合5.28米。在衡州大地巍然向阳!遗址,在今车水马龙的环城南路与中山南路交汇大街正中。

▲环城南路

棋盘街。把衡阳的「大街」(南北正街)改称「棋盘街」,给人的「诧异」感仅次于「五凤楼」。离谱了:江南城市衡阳沿江而建,整体是狭长「柳叶」形状,很少北方城市那样方正规整「棋盘」街区。衡州南门正街处有「四牌楼十字街」,但也很难说是「棋盘」。显然,要从「前门棋盘街」内涵来看他改名动机,原来,在京城「前门」(正阳门)与皇城之间有个广场,石护栏围着方正一块,类似棋盘,皇帝出行必经之地,又称「天街」,也是内外城居民通道。天街有守卫与稽查,「街规森严,民乘车马者俱下,官宦亦需守规」,但后来渐成京城交通要道,集市汇聚叫「朝前市」。「列肆长廊,百货云集」,又名「千步廊」,有诗云「棋盘天街,百货云集」。笔者查了查明清我国各地城市「长街」(百货云集)概况,发现就连明永乐年间的京城「长安街」也才米!后来达到东长安街米,西长安街米,共米。衡州府的「北正街」(中山北路)米,「南正街」(中山南路)米,共米。这几乎接近京城「百货云集千步廊」了!再深入查如长沙「西长街」是米,太原米,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最长的「拓东街」不到2公里竟分十来段。可见当时国内少有的繁华「长街」就在衡阳,在壮丽的「正阳门」下纵观衡阳长街「珍物罗陈,光灿夺目」(湖南经贸史),于是媲美京城「棋盘街」之名,自然而生。

▲天后街

其他遗址举例——

「称帝」前后给衡阳街巷地名留下遗址的还有天后街(雁峰区和平南路与吉祥巷之间),因吴三桂为其妻张氏在此地建「天后宫」得名。马嘶巷、马趾巷、淘沙巷、钱局巷,民间传说则有太子码头、万花园,均后叙。此外,当时有「三穿九漏」之说。「三穿」,三个引水入城设施,即从朱陵巷、学宫路、濂溪街尾城墙下开凿,设闸引水,解决城内军民饮水问题。「九漏」,即九个排洪泄水口,分别在大西门、小西门、南门三地九处,据说到民国时还在使用。

▲马嘶巷

▲钱局巷

▲濂溪巷

明代「藩王府」对衡阳老街巷的影响

1.概况

吴三桂「皇宫」在衡阳一年不到,人称「缩小版皇宫」的明朝藩王府却在衡阳雄踞近二百余年。年(明成化23年)兴建雍王府,年(明天启2年)建桂王府。期间各有十余年大兴土木,移山造园,多次建造装修,各自耗银不下数十万,「府在城中,圆亘参半」。宫阙巍峨,金碧辉煌。年桂王逃梧州,年(清康熙31年)「奉文将王城基地,各还原主」(乾隆县志),王城兴衰共年。全国藩王府50个,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10个城市有明藩王府遗址,占比42%。衡阳同大多数藩王府遗址城市一样,遗址无存,但王府遗存地名却在市井街巷中。

▲都司街

2.宫殿宫门遗址类街巷

正殿巷。在衡阳古城地图及日军绘制衡阳城地图上都标志有,位于城中心中山北路东侧的和平北路,今天许多「老衡阳」都对「正殿巷」耳熟但不能「详」。衡阳市建设志注明直到年才将「正殿巷」「后宰门」等老街巷扩建为「和平路」(北端即正殿巷)。如今闻名遐迩的「人民路小学」被专家考证为「桂王府正殿」所在范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此校大门开在和平北路侧)。上世纪三十年代有《衡阳便览》一书记载「系明桂王宫遗址,现故宫井与石狮犹存」。有专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人民路小学内亲见「故宫井」(《吉屋网》年8月19日)。须知,这可是六百年前明藩王府在衡阳的宝贵文物!「藩王府」是「缩小版皇宫」,「正殿」就是「皇上金銮殿」(太和殿)!王府叫「承运殿」,「奉天承运」的主殿,七间大屋,八十二间围廊。地下金砖铺地,二尺见方一块,四千七百余块,头上七十二根大柱,十二米长一根。宫殿屋顶更是雕龙画凤,金碧辉煌。

▲人民路小学

大东华门。同样见于衡阳古近地图,即王府东门「体仁门」。《衡阳市建设志》指出「清代,自正街至上长街,称大东华门,火药局街。光绪年间()彭玉麟病逝,清廷把桂王府赐予,称彭公祠,谥号刚直。民国时改称刚直路,年改人民路」。可见,桂王府的东华门几百年来一直是这条街的核心元素,年建雍王府以后到民国,四百多年,民间都称「王府街」或大东华门。自宋代有皇帝在东华门给科举新人「临轩唱名」传统,宋代「三朝宰相」韩琦的「东华门外唱名方才是好男儿」警句,未必不在衡阳的「大东华门」上空回响?

▲人民路

▲常胜路

小东华巷。《衡阳地名志版》在对「常胜路」注释时说「清代,叫小东华门,年因街内有常公祠,改名常胜路」。常大淳,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人。清代总督,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咸丰二年()自杀殉国。从地图上看,「小东华巷门」一直独立存在,位于中山北路「茅盖台」跨街对面(东面),紧靠著名的「九角巷」北端,是当年桂王府东门一个小侧门,大东华门在南端。常公祠则在越过「福星街」之后的路尽头的王府城墙边,相距甚远,所以「小东华门」改「常胜路」有些遗憾。

▲茅盖台

▲九角巷

西华门。在地图上「长街」即「蒸阳北路」的「卡路巷」处,是王府西门(遵义门),在今天的人民路与蒸阳路交汇处,地标有都司街小学,蒸阳北路口公交站等。藩王府四个大门的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城台有三座券门(拱门),外方内圆。汉白玉须弥座,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西华门离我们熟悉的「后宰门」不远,徐霞客年前()游览衡阳时这样说:「乃绕西华门,循王墙后门后宰门外肆,有白石三块欲售」。王府建筑规制是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就是说,他绕过西华门到北门后门后宰门只有一里多路。王府城墙周长三里多,开列不少店铺,如上述售玉石的,还有卖名贵紫砂壶的:「随桂府分封到此,其弟以荆溪壶开肆东华门墙下」(徐霞客游记)。

▲都司街小学

后宰门。王府北门,叫「广智门」,「后宰门」是北门开的一个后门。全国几十个有明藩王府的城市都有「后宰门」街,都在繁华闹市。从古地图看,「后宰门」处于「三眼井」与「司前街」之间,今天在和平北路28号,即「三眼井」路牌对面,以「石鼓区后宰门北区农贸市场」驰名南北,覆盖周边五个街区交汇处,有百货、禽蛋肉类、水产蔬果等交易品种五百多,年改造后占地面积近三千平方米,日金额三百万元,人流量三万余人,其中农副产品二十万公斤,日金额八十余万元。

▲三眼井

▲司前街

「后宰门」释疑:名称来于元大都宫门北门「厚载门」(「厚德载物」,易经);明朝皇宫北门都叫「厚载门」,到正德帝朱厚照、嘉靖帝朱厚骢、隆庆帝朱载垕(音厚)连续三朝66年,此名都犯讳(厚,载),从此改名「后宰门」,一来后、厚同音,而且「北门」原意就是「后门」。「宰」、「宰辅治理」意,不是「宰杀牛羊」供给之意;明清宫廷负责供给机构叫「典膳所」,不是「后宰门」。

3.王府戚属,景观遗址类街巷

黄青巷(王亲巷)。位于回雁峰下,通衢大道中山南路西侧各条小巷之首,即「中山南路一巷」。民国以来到今天的地名志,地图都是此名。曾解释为「巷内有黄姓缙绅,名黄公巷,讹称黄青巷云云」。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讹称」。查清代各时期《衡州府志》《衡阳,清泉县志》,此巷都标记为「王亲府小巷」,并有解释:「明藩邱姻戚所居,故名」。原来是明代藩王府曾在本地结了一门亲事,姑娘姓朱,王府的亲家住在「王亲府小巷」,「王亲」流传讹误成「黄青」!此巷长米,宽3米。离藩王府前门「先锋路」只有一街之隔。今有市二轻企业、市教育学院驻地。

▲黄青巷

金鳌巷。中山南路东侧,长80米,宽3米。「昔日此处有金鳌山,山峰巍立,古木参天,故名。曾为中山南路六巷。」(《衡阳市地名志》版)。

▲中山南路

有两个史料古迹可让我们想象。一是府志:「金鳌山,府学旧址」。府学规模有八千平方米,殿宇房间建筑约两百余间。常驻师生二百余人(《重修衡州府学记》明李东阳);二是今衡南县泉溪镇有「清泉山」海拔米,两平方公里,离市区9.8公里。山上有古城寺、听泉亭,一应名胜,都从「衡郡城中金鳌山迁来」。时间是年前的明朝成化23年(),衡阳雍王府开工:挖山取土,佛寺搬家,金鳌蒙尘。一直折腾了11年!到年雍王府落成,雍王就位。后百余年又建桂王府!金鳌山紧邻王府南大门,今先锋路,留下「金鳌巷」:王府建筑工地遗址。

近期相关链接:

雁城趣游丨走进一家咖啡馆,获取一份内心的宁静

活动丨快来看中奖名单中有没有你!乐游衡阳诗魔月饼品鉴会入选粉丝名单公布啦!

「疫」后会相见丨双水湾景区9月1日起恢复运营!

预告丨乐游衡阳诗魔月饼品鉴会邀请函,请接收

名家专栏

回雁峰:衡阳市的文化地理坐标

文字:许定国

图片:御风

编辑:小L

PS:乐游君最近建了一个“想旅游,找乐游”的群,有兴趣的朋友可添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8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