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治全医案三

五、疏肝理气、温化散结法治愈瘰疬一例

陈某,男,56岁。

初诊∶年6月8日。

主诉∶10天前左颈疼痛,不能转头,继发一包块,经旬包块长大如鸽蛋。医院嘱取活检,家属不同意,主张服中药治疗。

诊查∶左颈包块突起如鸽蛋大,疼痛,转侧受限,推之不甚活动,皮色不红、不热。平时常咳嗽咯痰。舌质正常,苔淡黄润,脉弦略数。

辨证∶肝郁气滞,痰湿阻络,凝成瘰疬。

治法∶疏肝理气,温化散结。

处方∶炙柴胡10g老鹿角15g(先煎)白芥子10g麻黄5g肉桂3g炮姜5g生牡蛎30g(先煎)浙贝母10g广玄参15g青橘叶20片生甘草3g,5剂

二诊∶6月14日。上方药服完后,疼痛减,口微渴,小便黄,食纳一般,舌脉同前。上方加夏枯草15g,以增强清肝火、散郁结之功。

三诊∶6月20日。服上方药5剂后,左颈包块明显缩小,痛觉已不明显,能左顾右盼,口不渴,二便正常。舌脉同前。上方加橘络10g以通络化痰。5剂。

四诊∶6月26日。左颈包块已缩小2/3,疼痛基本消失,食增,二便正常。苔淡黄薄润,脉细弦。上方减柴胡为5g,夏枯草加为20g。5剂。以后在上方基础上随症加减,经治三个月痊愈,至今未发。

瘰疬之发,每起于肝气郁结,痰湿阻滞,瘀阻不通,遂形成矣。治以阳和汤、消瘰丸复方加减。前方乃王洪绪治疗阴疽屡效之方;消瘰丸为程国彭治瘰疬常用方剂。现根据脉证,冶两方于一炉并随症加减,共服药30剂,卒收显效,后亦未发。足证前贤成方,运用贵在辨证明晰,合理施用,每收立竿见影之效。

六、温阳通络、活血化癌法治愈股骨肿瘤一例

冉某,女,13岁。

初诊∶年10月18日。

主诉及病史∶前几天滑冰后,觉左腿疼痛,经处理无效,第二天左腿股骨外侧发现包块,疼痛加剧,不能上下楼,抬到某医学院附院检查、照片后,诊断为骨癌,医院照片、穿刺诊断均认为是骨癌。并嘱其住院做高位截肢手术,因父母不忍见女儿成残疾,才改请中医治疗。

诊查∶病孩面色白,左股骨近环跳穴处突起一条包块,长约12cm,宽3~4cm,触痛明显,推之不移,局部皮色不变。舌质正常,苔白润,脉沉弱。

辨证∶阳虚寒凝,气滞血瘀。

治法∶温阳通络,活血化瘀。

处方∶鹿角胶15g(烊化)熟地黄30g白芥子10g麻黄3g炮姜5g肉桂3g淮牛膝15g乳香10g没药10g金果榄10g生甘草3g,5剂

二诊∶10月23日。服上方药后,痛减,大便稍干,口不渴。舌脉同前。上方加黄芪20g,以加强补气扶正托邪之力。5剂。

三诊∶10月29日。包块稍软,推之略可移动,行走时已不觉痛,眠食正常,二便畅适。上方加土鳖虫10g,以增益活血祛瘀、消癥散结之力。5剂。

四诊∶11月3日。包块明显缩小约4cm,亦略平坦,已能推动,疼痛基本消失。余无不适。效不更方,再服药5剂。

五诊∶10月9日。包块已缩小6/10,疼痛全止,行走自如。为免煎药麻烦,乃改处丸方∶

处方∶老鹿角40g土鳖虫80g蜈蚣80g全蝎80g生麻黄15g鸡内金80g淮牛膝50g广三七30g穿山甲20g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g,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连续服丸剂十个月,包块消失殆尽,与健侧无异,行走、运动毫无影响,遂停服丸剂。

此案经成都市4医院照片,均认为骨癌,治疗方案均主张高位截肢,别无他法。施老视为此乃阳气不足则阴寒乘之,寒主凝泣,凝则气滞,气滞则血脉瘀阻而形成瘤块。治此舍温阳通化莫属,温下不仅能祛除寒邪。更重要的是增强机体抗邪能力∶活血化瘀以消散癥块,故能达到治愈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8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