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种中草药。4月9日下午,本报学生记者采访团展开了年活动之旅的第二站,这一次我们来到了位于鼓楼西大街的新兴德胜药房。此次活动是由《北青社区报》什刹海分社联合新兴德胜药房共同举办,活动共有13位小记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参加。分辨中草药种类、了解戥秤的使用、动手称药包药包等环节,不仅小记者兴奋,家长更是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成长了一把。药房内活动中,新兴德胜药房的李苗苗、崔丽娜两位大夫从中草药的由来和体验称量两大方面向小记者们介绍了中国的中草药文化。神奇的中草药真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一共有多少种中草药吗?往多了猜啊”。李苗苗大夫问道。“五百种、两千种、一万种”小记者们众说纷纭。“恩,一万种比较接近了,其实我们国家的中草药有种”大夫说道。说完,便拿出了几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来教大家分辨种类与功效。“这是三七粉生吃有止血功能熟吃可以补肾,山茱萸与何首乌也都有补肾的功效,甘草可以止咳解毒,乌茱萸则含有微毒,有温胃的作用,每次用量至多3至6克,还有的中药药性相克,不能同时服用,如甘草和海藻就不能同时服用”大夫一一介绍道,中草药可不完全都是植物,其中包含了种动物中药,连蛇、土鳖、海马、壁虎这些小动物甚至蚕和蝙蝠的粪便都可以来做成中药!小记者们听得入神,看得着迷,认真地记着笔记。许多孩子表示,这些知识太有意思了,同样的一种植物,生吃与熟吃却有着不同的功效,真是太有趣了。称量中药并不难戥(děng)秤据传说是在宋代时期发明的专门是用来称量名贵药材的精密衡器。“秤杆不过鼻尖,秤砣挂小指端,抓药用前三指”大夫说道,称量时,秤杆放在左手中指端和虎口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药,靠左手中指和食指的伸屈活动来带动砣绳的进退移动。听完大夫的介绍,小记者们自己动手称量了起来,别看大家年龄不大可做起来真是有模有样,一只手上下取药,一只手拿小杆秤称,称量准确后倒进一个大的盛药纸里;双手拿着盛药纸的对角一折,便倒进了早在一旁准备好的牛皮纸袋里,一提一折一握间,就成了四四方方的一小包。药房大夫们手把手的教小记者们包药,新鲜出炉的药包尽管并不整齐,但这“第一次”的体验,让小记者们充满了成就感。活动结束感受多,小记者们有话说“刘如意:原来蛇、土鳖、海马这些小动物也能做成中药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去德胜新兴大药房参加小记者活动。药房的李经理亲自做我们的老师,为我们讲解有关中药的知识。李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整个药房,我发现药房有一整面墙都装满了中药药斗,每一个药斗里都装满了三味中药,而且药房中还有一个自动熬制中药的机器,特别神奇。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原来中药不仅仅是植物做成的,还有动物和矿物质做成的。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十几味中药材,其中有相同名字不同功用的,有长相极为相似的,还有最神奇的就是连蛇、土鳖、壁虎这些小动物甚至蚕和蝙蝠的粪便都可以做成中药呢!在动手实践环节,李老师教我们如何用秤称中药,原来秤在称中药时又叫“等子”。称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秤是分两面的,一面记录小刻度的重量,另一面则记录大刻度的重量,在秤杆保持水平时,重量就刚刚好。在封药袋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将一面多折一些,留出个角来,才好把药袋固定住。今天的活动让我学知识、长见识,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辅导和指教,再次谢谢你们,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小记者活动!“杨子玥:同样的植物不同的功效,真是太有趣了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北青报的小记者们来到新兴德胜药房参加活动,活动分为五个部分,先了解有关于中药的知识,再学习如何使用等子,接着药房老师教我们怎么包药包,然后又学习如何称中药,最后还学习了怎么使用熬药机,在这五个环节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了解中草药知识这个环节。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何首乌、炙首乌、三七粉、山茱萸和乌茱萸这五种中药的样子和功效。其中,炙首乌是何首乌炙烤而成,但他们的功效却大有不同,何首乌主治腹泻,而炙首乌则是补肾的。三七粉分生三七和熟三七,生三七用温水洗冲泡,有止血降三高的作用,用开水冲泡则有补血活血的作用。还有,同样是茱萸,乌茱萸和山茱萸却有很大不同,山茱萸用来补肾,而乌茱萸则含有微毒,有温胃的作用,每次用量至多3至6克,还有的中药药性相克,不能同时服用,如甘草和海藻就不能同时服用……这些知识太有意思了,同样的一种植物,生吃与熟吃却有着不同的功效,真是太有趣了。我在店里还看到许多动物或者昆虫制成的药,古人是怎么发现的呢,神农尝了百草,是不是也尝了百虫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准备回家后查一查资料,多了解了解,找到答案。“黄文熙,王思霏:虽然我们认字还不多,但今后会逐步完善,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
文并摄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