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患白癫疯 http://m.39.net/pf/a_4520956.html
如今粽子都能用黄金做了,瞬间赶脚这个节日好高大上了。想想,要是那些年那些玉还在的话,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们一人送一个黄金粽子是不是绰绰有余啊…
好吧,我又歪歪了!
其实,今天写的这点东西,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快乐,替我们行业内的你我他分享一些人生路上的快乐。
就在昨天晚上,欧姐说她要加班改个作业然后快递给客户,说马上过节了怕是会影响投递速度,让我们先走。我先是诧异都快8点了还能寄快递(原谅我们偶尔的土鳖),接着就是一愣神,过节?过什么节……好吧,端午节,我忘记了,那,就放假吧!想想也是,都要过节了,公司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过这事儿,难道是这批人都跟了我四年多,是不是都给我带傻了呢?嘿嘿。
说出来不怕笑话,在这个行业里呆久了,总有人说我们太清闲。也许是吧,看看这个行业里的人啊,深更半夜不睡觉,陪着谁谁吃宵夜(跟着回家就累成狗,趴下就睡,肚子的增幅每天跑五公里都来不及减)、抽香烟(眼皮子都打架了,喝咖啡?那个老早不管用了)、喝茶(几乎身边每个人都会泡茶,都能对茶的好坏品个一二三,不是学的,有句话叫“久病成医”,那久喝成啥?)。你说清闲吗?如果不是玉雕行业的特殊(哪里特殊?这不能告诉你,咳咳),谁愿意这么折腾呢?别忘了,这种情况是几乎“每天”。
但是,我们还是快乐的,我们不赞成“清闲”两字,因为我们走的路不比任何高材生简单。在这个行业里的路,我看用“博”更为贴切,这里就让我们可以看看一个“博”成功的玉雕员工的成长过程……
曾经,这个员工因为家庭条件或生长环境,他的命运几乎可以预测了,他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受过多少正统的教育,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迷茫的走进一座现代化大城市,为的只是打一份工,挣一份糊口的钱,而不是一辈子在老家种田。他碰到了一个老板,老板愿意收留他,供他吃住,每月还发他一两千块钱生活费,然后让他安心的坐在一种叫“玉雕机”的机器前认真的磨石头。慢慢地,这个员工从“磨”变成了“刻”,生活费从一两千变成了一两万,在他手里翻转的石头从几千块钱一公斤变成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公斤,而他身边当初一起“磨”的伙伴们,似乎大部分都离开了。他成长了,他仍然享受着老板供给他的吃住条件,把每个月的收入存起来,他没有过多的压力,也渐渐地让老家的父母过上了周围人都羡慕的生活。
再后来,这个员工已经不仅会单纯的“刻”了,他甚至因为老板为他专门请来的老师所制定的课程,以及老板个人的悉心传授,变得具备“美学功底”和“创作思维”了,他开始替老板分担很多设计与创作的工作,比之以前,他更为敬业,收入亦是水涨船高,同时,他对老板也越发尊敬了,他从仅存的几个一起“刻”的小伙伴里脱颖而出了。其实,他早就从心里认准了老板这位“授业恩师”。而老板心里也知道,多少年来的朝夕相处在即将分别时,会是多么的不舍,可能他还没有意识到吧,但是老板在心里祝福他,希望他成功,因为只有他成功了,他将来才会在心里好受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个员工不是第一个在技艺成熟时离老板而去的,事实上,玉雕行业的“大浪淘沙”,这样的聚聚合合,经常发生在老板和他身边的老板们身上,因为今天老板所碰到的一切也是这个员工明天所将碰到的。玉雕,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故事才会精彩纷呈、百花齐放嘛。
有一天,这个员工终于在对老板的不舍和人生的期盼中独自踏上了创业的道路。他把那些年攒下的钱用来租场地、买机器、购材料,他几乎不认识任何人,在这个城市里,离开老板后,他发现不再是这样的无拘无束,曾经他以为做好手艺是将来吃饭、吃好饭的刚需,但现在他发现,除此以外,他还要学会怎么“做人”。太贵的材料买不起,价格合适的材料也不敢买,因为他没有客户,他不知道什么样的材料和题材适合什么样的人,他压不起资金。好在能走到毕业后独自创业的他不可能是个笨人,慢慢地,他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有了自己的人脉,为了创造一定的利润,他开始买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材料,而难免的是,被放血的痛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头。但是他很快乐,因为他的人生在进步,苦一点,痛一点,算什么?
当他开始学会规避风险,学会买合适的材料、因材施艺、推荐给预判的客户或朋友,在得到他人好评后,他的名气渐渐地响亮了,他发现光靠自己已经很难完成现在市场对他的需求了。于是,他开始通过朋友们寻找“过去的他”,他希望找到一些好的帮手。他开始换场地,增配机器,招募员工。他发现,现在的他才真正的面临着压力,员工陆续入驻了,他们如同一张白纸,他不再能全心全意的创作与雕刻了,他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授业,把当初自己积攒下的经验点点滴滴的传授给他的员工,他要学着去相人,因为他也希望在教人成才的同时得到那个人更为长久的回报。他在买材料时已经不能仅仅考虑他的客户了,他要买各种各样的材料用来适应他各种程度的员工,为了让他们每天都能成长,他花费了很多金钱给员工们学习雕刻,而其中很多的成品在他看来是只能用来压箱底的。他做着和他当初老板一模一样的事情,请老师教课,请阿姨做饭,租房子给员工们住宿,替他们承担着生活中大部分的费用……他把当初面对收藏需求时坚决不割爱的作品拿出来分享给了他的客户和朋友,换取他用来周转的资金,这时候的他,开始懂了!
当几年以后,终于有几个员工可以开始像他一样独立雕刻时,为了让他们高昂的工资不会浪费,为了让他们感觉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他照着自己给客户选料购料、设计制作的标准,花费了更多的金钱和成本,精挑细选各种题材,让员工们去制作成“作品”,这时的人,不停地在做;机器,不停地在转;作品,不断地在出。收藏呢?和田玉之所以能成为“结缘”的代名词,就是因为在人选玉的同时,玉也在选人。
作品的积累速度超过流通速度,材料成本如同火箭般扶摇直上……套用一句网络名言,“说起来都是泪”,这就是玉雕行业的路,一条要靠拼搏甚至于赌博才能杀出的路。当身边的收藏爱好者们手捧玩件津津乐道之时,每一件玉雕作品背后都有它的故事,不是吗?!
回首那些年,从我们手上流走的和田玉,她教会了我们识玉、相玉、与玉为友;也教会了我们识人、相人、与人交心;更教会了我们怎么去努力创造人生。不是说我们想与她缘聚缘散,而是这个过程的必然性是大家都无法抗拒的,但这个过程真的让我们感悟良多。所以,感恩有你,和田玉!
谨以此文送给很多很多的玉雕从业者,你们,真的不容易:)
文本配图为《新疆和田玉(白玉)子料分等定级标准及图例》一书的展示,想要了解和田玉及和田玉的一些“规则”的朋友们,强烈推荐大家收藏本书哦。
《新疆和田玉(白玉)子料分等定级标准及图例》以详尽的文字阐述配合精美的图片展示,从了解和田玉的本质、玉雕作品的鉴赏要素、玉石价格行情的判断依据、和田玉子料的分等定级判断等几方面入手,为读者了解和田玉、如何收藏或投资和田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一本学习和田玉必备的教科级工具书。
本书售价单本元人民币,如需购买,您可以:
1手机用户可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