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酒,三千年它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嘴唇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392231654694284&wfr=spider&for=pc

---------

江水悠悠,半江澄碧,半江金黄

好水,酒之源

宜宾,坐落在长江源头的城市

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自古以来

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江文化与酒文化共生互伴,水乳交融

酒水为江水添香,江水为酒水增色

这长江水流了几千年

就经历了几千年的兴亡更替

人生的悲欢起落

千年之下,人人都曾经过

杯酒相逢,江流送别

动如参商的际遇与无法对人言说的怀抱

都只有在酒杯之中消解

宜宾这个绵延千年的酒都

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它有多年的酿酒史

早在先秦时代

僰人已经懂得酿制蒟(ju)酱酒

宋人宋伯仁《酒小史》考据这是一种果酒

人类最早酿出的就是果酒

(《史记·西南夷列传》:

“独蜀出蒟酱,经夜郎行销南越”。

康熙《宜宾县志·贡赋》记载,宜宾也是蒟酱的产地)

《新唐书》说这一代土著

“男女衣皮,俗好饮酒歌舞”

之后各朝各代宜宾都有传世佳酿见于史载

唐代戎州刺史杨使君宴杜子美于东楼

高朋云集,杯盛美酒

唐代大诗人杜甫

即兴诗云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坐从歌伎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qing)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杜甫《宴杨使君东楼》)

诗中提到的“重碧”和“荔枝”

就是当时郡酿重碧春和荔枝绿

重碧酒

唐时宜宾用粟米、高粱等四种粮食配制

此酒唐代戎州官坊所出

是为郡酿

(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现存为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荔枝绿

《叙州府志》载《荔枝绿颂》

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

三危露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

哀白头而投裔,每倾家以继酌

说明“荔枝绿”也是用多种粮食酿制而成的

北宋名臣黄庭坚寓居戎州三年

写下与酒相关的诗赋十七篇

中《安乐泉颂》盛赞“姚子雪曲酒”

杯色增玉,白云生谷,清而不薄

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蛰”

“姚子雪曲酒”就是五粮液前身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也特爱宜宾重碧酒

咏出了“我来但醉春碧酒”的慨叹

陆游晚年也十分怀念宜宾“荔枝绿”美酒

据宋代《熙宁酒课》推算

宜宾的酿酒业达到相当规模

北宋时戎州的酒课是贯

年产量达到了52.25万斗

大概合计现在的万斤

清代乾隆时期,

屏山县知县张曾敏有一首咏酒诗

“书楼山势最嵯峨,酒兴诗怀逸趣多

闻得此间歌凤翥,至今犹忆薛公过

足见宜宾酒与诗文化

歌舞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

(张曾敏,字逊逑,号凫门,

著有《读书所见录》6卷。)

《屏山县地名录》

楼东有地名“甘酒坛”、“酒坊沟”

“甘酒坛”得名是因为这里盛产甜酒

“酒坊沟”以前曾在此开过许多酒坊

到了近现代,

宜宾更是名酒荟萃,群星璀璨

有五粮液、叙府、梦酒、南福

尖庄、鱼泉、古龙、竹海、光明、一滴...

民国叙府尹长发升大曲作坊醉仙酒标

----------

至今

宜宾还保存有

明代古窖池(遗址)三处

清代酒窖池四处

最早的建于明初

至今已经有六百年历史

这些古窖池群从明初一直连续使用至今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唯一

仍在使用的

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

年12月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

栏目《古窖探秘》专门来宜宾

搜寻宜宾古代酿酒业发展方面的地情资料

央视拍摄纪录片《国宝酒古窖窖泥》

讲述宜宾的五粮液明代酒窖窖泥

年8月27日,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播出一期

《五粮液传奇——

杯酒时光,年的味道》纪录片

以一块神奇的“泥巴”揭开一段

封存在时光中的“活窖池”档案

讲述宜宾传承几千年的酒文化

折射氤氲酒香的中国酒的文化和历史

----------

宜宾不但有窖泥这样还在衍生传奇的活档案

见证更悠久历史的

还有大量的出土酒文物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考古专家从宜宾汉代墓葬和窖藏中

出土了大批铜制器皿罍、壶、勺等

和为数众多的陶制酒具

(向家坝库区出土陶器)

山谷祠岩墓中

出土了一个神采奕奕的沽酒陶俑

宜宾县公子山汉墓的石棺上

有浮雕“厨炊宴饮图”

向家坝库区叫化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

距今约年的陶酒杯

长宁县飞泉东汉岩墓内

壁刻有“夫妻饯行图”

在汉代的宜宾

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年7月

宜宾县横江镇出土酒器“蝉纹青铜爵”

据考证为战国时期所铸造

年在宜宾县

隆兴乡林石村莲塘坝的古墓出土

元代磁州窑孔雀绿釉釉下黑花人物纹梅瓶

(宜宾莲塘坝古墓出土梅瓶)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

是著名的造型精美的酒器

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

"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

它在历史上还有个名字叫做经瓶

宋代有“经筵”制度

皇帝听讲席讲解经史

是一种古代帝王教育制度

讲经完毕

皇帝用经瓶盛美酒招待御前讲席

(明李东阳

《闻青溪学士擢礼部侍郎喜而有作》诗:

“从此黄扉须更到,讲筵经史待重论。”)

(图为7、80年代五粮液经典包装)

“五粮液”的经典包装萝卜瓶

就与梅瓶形相仿

宜宾还出土有一件元代酒执壶

执壶又叫“注子”,就是手把壶

唐中晚期开始盛行的酒具。

现在我们用来饮茶更多

(唐李匡乂《资暇集·注子偏提》:

"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

居无何,稍用注子,

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

据《宜宾县志》记载

当时的莲塘坝

“岸阔山低,心眼顿开,歌吟互答

于是居人朝采、暮饭牛

夜火取鱼、晨增弋鸟

可以艳清风,可以泛明月

三程起蟠龙,二尹留康乐

高人隐士所盘旋而流连者也”

(宋程公许兄弟三人读书处曰蟠龙书院

明尹仲了长庚长祥俱为名士,董玄宰题其堂曰康乐),

从这些出土酒具

和宜宾县志的记载

也可以看出

宜宾当时就是诗酒生涯的世外桃源

另外

宜宾还出土了一个有意思的酒具

明代万历年间

景德镇青花瓷的酒具

“公道杯”

公道杯杯中央立个老头或者龙头

盛酒最公道,只能七分满

要是给谁倒满了,酒全流光

公道杯有个有关朱元璋的传说

贡品九龙杯大宴群臣

朱元璋给心腹爱臣特意多倒了些酒

结果他们并没有多喝到一点酒

——全流走了

朱元璋将九龙杯改名为:“公道杯”

提醒上位者对待下属

父母对待子女

时时处处要一视同仁,公道处事

(元丰七年(年)德应侯碑文记载: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

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

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

锻炼累日,赫然乃成。

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

宜宾有三千年的酒的历史

有这样丰富的酒的文化

有五粮液这样世界知名的名酒

宜宾是历史上为数不多

酿酒史从未断绝过的古城

与贵州仁怀、山西汾阳、江苏宿迁

并称中国四大酒都

同样作为四大酒都

贵州有酒文化博物馆

这是酱酒的博物馆

山东有酒文化博物馆

这是高粱酒的博物馆

西塘有酒文化博物馆

这是黄酒的博物馆

宜宾酒又该如何展示?

浓香型白酒的历史又该怎样呈现?

近期

宜宾规划将利川永、长发升

五粮液明代老窖

与保存最完整的清末古街冠英街

酒之源广场,连成一片

形成酒文化沿江长廊

重点打造修建酒文化博物馆

酿酒长廊

重建杨使君楼

重现酒仪、酒令表演

(翠屏区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主题旅游”体验区打造——区政协关于“江酒茶食”文化体验的报告)

不难看出

除了展示尘封的历史

重拾酒仪和酒令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中国距离现在已经十分遥远

传统的酒仪和酒令

宜宾人相信都已经十陌生

最后与大家一起回顾

古中国酒仪和酒令

----------

古代宴席文化

宴前三天需先送请柬邀请

酒礼从迎客的时候开始

《礼记》规定主人迎客

需要三次作揖然后才能进大厅

主人洗手再洗酒杯

客人拿到主人洗干净的酒杯,拜谢

主人敬酒,客人要拜受

客人走了,主人要拜别

主人进献酒食

客人都需要先用来祭祀先人

六十以上的长者在座

五十的人都得站着伺候

这就是红楼梦里贾母吃饭

为什么邢、王二夫人在一边站着服侍

三代同堂

王熙凤这当侄孙媳妇站着伺候

宴饮之间往往行酒令助兴

用酒筹计数

酒令由来已久,最早诞生于西周

汉代的时候设有“觞政”

在酒宴上执行“觞令”

在远古时代就有射礼

为宴饮而设的叫做“燕射”

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

后来燕射渐渐演变成了“投壶”

投是战国时就在士大夫之间流行

绵延几千年酒史

《东观汉记》记载

东汉的大将祭遵

”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

(《礼记·投壶》说:"投壶者,

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左传》记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

举行投壶之戏)

投壶一直流行到宋元时期

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花样规矩和比赛方式

到了明清时期,花样更加繁多

(据明末侯王向《投壶奏矢》称,当时投法有种)

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酒风俗和酒礼

有所谓“当筵歌诗”,“即席作歌”

秦汉承前代遗风

更加流行即席唱和

唐宋时代酒令文化到了一个高峰期

明清时代品种更加丰富

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

虫禽、曲牌、词牌、诗文

戏剧、小说、中药、月令

八卦、骨牌

以及种种风俗、节令、无不入令

(俞敦培《酒令丛钞》把酒令分为古今

、雅令、通令、筹令四类)

(当代人何权等编的《古今酒令大观》

把酒令分为字词令、诗语令

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

通令、筹令七类)

(麻国钧、麻淑云编《中国酒令大观》

将酒令分为射覆猜拳

口头文字、骰子、牌、筹子、杂六类)

文人行的十分复杂的酒令被称为“雅令”

在士大夫阶层流行

市井之间则流行更加简单

游戏性更强的酒令,被称为俗令

《红楼梦》中也写了很多种

最有意思的是占花名

这个雅俗可以同玩

占花名是酒令一种

把写了诗句和花名的竹签

放在竹筒中,抽签

依签上的规矩喝酒

《红楼梦》将它和人物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种酒令又多一种占戏的神秘色彩

这个也是最好复原

人人都能参与的游戏

其余酒令则需要相当文化水平

而且花样繁多

(唐宋时期记载酒令的书就有《酒令丛钞》

《酒杜刍言》、《醉乡律令》

《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

《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这许多种。)

春秋战国时候流行投壶

魏晋的时候流行曲水流觞

喝酒的时候

酒杯飘到谁面前,就该谁作诗饮酒

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有记载

唐朝流行藏钩,射覆

射覆红楼梦里也写过

出谜和答谜都要用同一谜底

不同谜面的诗句词章相对

答对了一起饮酒

答错的错了的人喝酒

宋代

黄庭坚行令饮酒留下了

宜宾流杯池的曲水

明清流行的是拧酒令儿

就是拧转不倒翁,让它自己转

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喝酒

酒筹是用来计数喝了多少杯的工具

防止赖酒

一般是用作签所制

但也有更加风雅的

(白居易诗:“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用美丽的鲜花计数,浪漫极了

----------

酒既是历史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产物

富有诗意

承载礼仪

连接人与人之间情谊

宜宾酒都的风采和魅力

就在于它的历史

它的传承

它多姿多彩的浪漫文化

我们在这里

仅仅揭开酒文化面纱一角

相信通过努力宜宾一定能展现出

真正迷人的酒都酒文化

让我们一起期待

宜宾酒

三千年的风雅和浪漫

参与文章留言,有机会获得红包奖励噢!

推广/合作/策划/活动/爆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gq/8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