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middot伊文氏综合征

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m.39.net/pf/a_6298336.html
此案是北京汉传中医研究院学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卫红老师分享的一则临床治疗医案,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伊文氏综合征案

某患,女,21岁初诊:年6月8日。主诉:皮肤出血点、淤青5年余。病史:年发病,当时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中西医治疗后缓解。年12月鼻出血、牙龈出血,下肢紫癜,查血小板2×10^9/L,诊断为伊文氏(EVANS)综合征。输血小板并使用激素治疗,初效好,逐渐效减,终至无效。曾在西苑、医院就诊,无明显疗效。医院某老专家处治疗半年余,血小板未见升高,今查血常规,血小板4×10^9/L(我院血小板正常值-×10^9/L),血红蛋白g/L。刻诊:上臂有出血点,腿上有淤青,牙龈肿大,色暗,不痛,不敢刷牙,每日只能漱口。面色苍白,贫血貌。无畏寒,冬天手足温,时有阵发烘热汗出及手心热。无口干,口唇淡红干燥,饮水不多,偶食欲欠佳。睡眠可。服汤药后大便稀溏。未服汤药前大便基本正常。月经周期调,量大,有血块,无痛经。曾经月经淋漓一月余。末次月经为5月25日。白带正常。?舌脉:舌质红,较多红点刺,苔薄黄,舌体略胖大。脉右沉细弱,左沉弦细。

按:西医诊断为伊文氏综合征(EvansSyndrome)。

伊文氏综合征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同时伴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能引起紫癜等出血性倾向的一种病症。本病的特点是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破坏过多,而造成溶血性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人伊文氏综合征疗效不如单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好,病情反复发作,常呈慢性病程,往往产生耐药,远期疗效较差。

“患者无畏寒,冬天手足温,时有阵发烘热汗出及手心热,舌质红,有较多红点刺,苔薄黄”——阳明热;

“食欲欠佳,无口干,舌体胖大,脉弦”——太阴水饮;

六纲病位以里为主,阳明太阴合病,属少阳病。五证为寒热错杂,热多凉少的阳痞证。

皮肤出血点,皮下淤青,牙龈出血、肿大,色暗,月经有血块,淋漓不断,病理产物以血瘀为主;

面色苍白,沉细弱,津血不足,病已六年,阳明热损伤津血,又水饮不化津液,属于虚劳病无疑。

治疗上,以黄连阿胶汤清阳明燥热,黄芪伤多方调和营卫气血,滋养津液。内含大枣汤方义,虽大枣汤条文治妇人白带量多、颜色异常,只要符合“津血亏损,偏于虚寒”的病机,都可以用大枣汤来治疗。方用阿胶养血,大枣补气生津液。因无明显口干口渴,去人参、生姜,按药症加川芎、土鳖虫、茯苓。

方证与药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宋)

《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辨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篇23条:黄芪汤,治虚劳,胸中客热,冷癖痞满,宿食不消,吐噫,胁间水气,或流饮肠鸣,不生肌肉,头痛,上重下轻,目视(昏昏),惚惚志损,常躁热,卧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余沥,临事不起,阴下湿,或小便白浊,伤多方。(小品方)

《金匮要略增补》辨妇人杂病脉证治篇,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一节,第25条:“治妇人五崩,下赤、白、青、黄、黑,大枣汤方。”

川芎,《经方中药学》:中品,温,辛甘。《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土鳖虫,《经方中药学》:中品,温,咸。《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

茯苓,《经方中药学》:上品平甘淡。《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西医诊断:伊文氏综合征。中医诊断:虚劳病。六纲:阳明太阴合病,属少阳病。五证:寒热错杂,热多凉少的阳痞证。四本:血瘀为主,兼气滞、水饮。三势:病势盛,体势偏弱,药势强。

治则:祛邪扶正,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预后:难治。

类方:阴旦类方处方:黄连阿胶汤合黄芪伤多方,去人参、生姜,加川芎、土鳖虫、茯苓。黄连40g黄芩30g赤芍30g阿胶30g桂枝30g黄芪60g大枣g炙甘草30g当归50g川芎50g土鳖虫15g茯苓80g7剂,1日1剂,水煎温服。医嘱:每天吃熟鸡蛋黄两只。

二诊:年6月15日

刻诊:药后无阵发烘热汗出及手心热,大便成形,纳可,上臂出血点及腿上淤青颜色减淡,无新的出血点。牙龈肿大,色暗。

原方7剂,煎服法同前。另嘱吃两周药再化验,观察恢复速度。

三诊:年6月22日

刻诊:今日查血常规:血小板11×10^9/L,血红蛋白g/L。现无明显不适。纳可、眠安,二便调。无新的出血点。牙龈肿大,色暗。舌质红,点刺多,苔薄黄,边轻度齿痕。脉右寸沉弱、关尺沉弦,左沉弦。

原方7剂,煎服法同前。

转诊:年6月27日

本应该6月29日来我处复诊,因患者之前已经预约了6月27日某老专家的号,所以患者去老专家处就诊。已经看了半年多,名老中医的号很难挂上,所以每次预约1个月以后的号。

患者拿出6月22日的化验单,老专家不太相信,在她那里治疗半年多,血小板始终在4×10^9/L左右徘徊,在我这吃了两周药升到11×10^9/L。于是患者就又化验了一次血常规。6月27日血小板为20×10^9/L。

我猜测老专家在化验单面前认可这个治疗,因为她开出的方子一改以前的风格,明显参考了我的辨证思路。

该专家的处方:

阿胶珠30g赤芍30g川芎50g当归50g大枣g

炙甘草10g桂枝30g黄连10g熟地20g黑附片10g

三七面6g砂仁10g土鳖虫15g益母草30g生黄芪g

7月6日患者服老专家上方一周后化验血常规,血小板10×10^9/L,血红蛋白g/L。

四诊:年7月6日

刻诊:患者月经未至。无明显不适。纳可、眠安,二便调。无新的出血点。牙龈肿大减轻,色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右寸沉弱、关尺沉弦,左沉弦。

后续治疗基本守着初诊方,略作加减。

至第九诊时,患者出血点已基本消失,无新出血点,自觉体力和精神状态好,增加了活动量。第十诊时,患者面色微有血色,精神状态不错,牙龈肿大较之初诊时缩小一半。

患者前后大约治疗2年余,血小板在80~之间波动,没有不适症状,后不想再喝汤药了,遂停药。期间每2周至1个月复查血常规。停服汤药的2年多里,不规律的服用复方阿胶浆等中成药,无不适症状,但血小板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年5月因病情加重而就诊,血小板低至37,血红蛋白99g/L。仍以原方随症加减化裁,开始服用汤药后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稳步提高,治疗到年底,后因为疫情未就诊。

年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gq/8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